中國文化名篇導讀(四):讀韋政通先生《中國文化概論.藝術》第四節中國舞蹈藝術精神

第四節 中國的舞蹈藝術精神

前文提到,本篇章「中國藝術」一詞是指在日常生活實踐中,所表現或潛藏的一種真善美的化身;它不一定有專為審美而創作的作品,或者可供欣賞的製成品,而是「一切能融洽自然,把天道實踐到人道上去的工夫」。下文所指的中國舞蹈精神,是在這個定義下闡述的。

注意:本文只摘取「中國舞蹈藝術精神」中與知識分子「修身致德」有系密切關係的部分加以介紹,並不包括娛樂表演性質的舞蹈藝術。(注99)

一、藝術生活化

古者詩歌、音樂、舞蹈同源。 「舞」是「樂」的一部分,和「詩歌」合成「樂」的體貌。(注100)
在人民日常生活中,舞蹈結合詩歌以手足動作表達心中情貌:

「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

「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禮記.樂記》

這種秉心順性的手舞足蹈,融合到個人的德行修養中去,就得到了一種藝術性的提升。日常生活中發乎情、止乎禮,舉而中節,進退有度的舉手投足,本身就是一種舞蹈藝術。這些優美的動作,被有系統地編入舞蹈姿式中,透過舞蹈去熟習它的體態姿式,自然而然地展示在日常生活之中。(注101)

在統治階層而言,舞蹈是「樂」的一部分,存乎六藝之中,是統治階層的日常必修課(注102)。學校以樂德、樂語、樂舞教國子(注103),把生活禮儀融入樂舞姿式之中,使習舞者於不自覺間熟習它的揖讓進退,謙恭和順,並以樂語使他們熟習言辭應對;用以修其德,以治其身,訓練他們的舉手投足、談吐應對、容貌顏色均能發而中節,進退有度;也藉此熟習奉祭祀待賓客的舉止儀容,使出任公職時不至於失禮:

「德不足則不可與有為;言不足則不可與有應;容不足則不可與有接。則大司樂之教其可緩乎?以樂成其德謂之樂德;以樂達其語謂之樂語;以樂節其舞謂之樂舞。」

「教國子以舞使之委蛇曲折、動容貌、習威儀,就其抑揚進退之節,以銷其驕淫矜誇之習。」
「國子者將使之奉祭祀待賓客,揖遜升降以行禮者容儀之際尤不可不中節,故以樂而教之舞。」

(注104)

簡而言之,禮──廣義來說就是生活化的舞蹈藝術。樂舞融合了生活中的禮儀,使人熟習其揖讓進退以修養其身心德性 (注105) 。它和舞蹈共通的精神,是彼此都約之以禮,發而中節,使生活中的舉手投足有一種音樂性的韻律,呈現一種藝術美感。(注106)

武,在生活中也常與舞蹈融合起來。古代樂舞,把武功招式融入樂舞姿式中,使舞者熟習它的的俯仰屈伸,進退攻守;又把行軍戰陣,融入羣舞行列之中,使舞者熟習它的陣勢;把武器作為舞具(如干戈戚鉞等),使舞者熟習兵器的用法。然而,戰陣應用並不是它的真正目的,它的真正目的是表達喜怒的情緒,制止戰事的發生:

「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
──《禮記.樂記》

(注107)

舞也是古代體育科目之一。國子習小舞,以「均調其血氣而收束其筋骸,條暢其精神而涵養其心術;是以血氣和平,耳目聰明……」(注108)透過舞蹈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重點回讀:中國舞蹈怎樣體現「藝術生活化」的藝術精神特徵?中國舞蹈把平日生活禮儀,融入舞蹈姿式當中,使人熟習後不自覺地在生活中應用出來。這使他們生活中的舉手投足,揖讓進退,都呈現一種藝術味。此外,中國舞蹈又把武事融入舞蹈之中,平日可以強身健體,戰時可以徵誅行軍。這使中國的武術,呈現強烈的舞蹈藝術的味道。

二、美即象徵善

美即象徵善,古代樂舞象徵統治者為生民努力的功德。

「舜紹堯之俊德而以後夔作《韶》;禹成治水之大功而以皋陶作《夏》;成湯能護民於塗炭而澤之故伊尹為之作《濩》焉;武王能以武定禍亂而正之故周公為之作《武》焉。」(注109)

他們都是能為生民努力的人,樂舞是用以形容他們的功德。天子也會賞賜諸侯樂舞以彰顯他們的政績。樂舞反映了一國的國情。(注110)

美即象徵善,古代樂舞象徵天地同和,萬物共生,生死相通,安邦睦鄰。「大樂與天地同和」 (注111) ,表現在樂舞上有「致鬼神」、「和邦國」、「諧萬民」、「安賓客」、「悅遠人」、「作動物」的同和功能(注112)。相傳《韶》樂能使百獸率舞、祖先來格、鳳凰來儀(注113),是以祭祀必有樂舞(注114)。

美即象徵善,古代樂舞以樂成德。樂教「廣博易良」,樂音「中正和平」,樂舞也要求舞者「志意得廣」、「容貌得莊」,舉手投足要中節奏,務必使行列得正,進退得齊(注115)。舞譜亦宜「簡易舒緩」,以體現「大樂必易」、「大禮必簡」的精神。舞者串珠在手,佩玉在身,如果舞者跳舞時失去中正和平,串珠就會纏結在一起,佩玉也會碰碎(注116)。《禮記》記載君子的舉手投足,與樂舞要求有相通地方: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坐如屍,燕居告溫溫。」(注117)

對天子的要求,更為嚴謹:

「天子者……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居處有禮,進退有度……《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注118)

這種日常生活舉手投足之美,動靜間呈現的音樂性,對自己容貌顏色身段動作「發而中節」的自覺,使禮在日常生活中呈現出一種舞蹈藝術的味道。它使人不自覺地得到美、善的薰陶,這是舞蹈藝術的「以樂成德」的美善功能。

(更多資料參閱本篇第五節,有關君子行則鳴佩.",以玉作為隨身飾物以端行止的介紹。)

重點回讀:中國舞蹈怎樣體現「美即象徵善」的藝術精神特徵?古代樂舞象徵統治者為生民努力的功德;樂舞也反映一國的國情。樂舞也有天地同和,萬物共生,生死相通,安邦睦鄰的功能。樂舞又有「以樂成德」的美善功能,透過舞蹈使人熟習禮儀動作,使人對自己舉手投足容貌顏色身段動作有一種「發而中節」的自覺,使禮在日常生活中呈現出一種舞蹈藝術的味道,使人不自覺地得到美、善的薰陶。

三、不尚形似重傳神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 八佾》

「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後樂氣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唯樂不可以為偽。」
──《禮記.樂記》

「不尚形似重傳神」說的就是「不可以為偽」。不是說形似不重要,而是「不尚」──不尚外在舞式的形似與否,而重視內在的「情深文明」。舉例來說,樂舞「致鬼神」、「和邦國」、「諧萬民」、「安賓客」、「悅遠人」、「作動物」的同和功能,就是從自然感召方面來說,而不是從具體形跡來說的。(注119)

上文提到君子對自己儀容舉止的一種「發而中節」的自覺,使其舉手投足一如舞蹈般充滿了韻律性,呈現一種藝術味。可是,如果這種舉手投足不是出自內心的德性,而只是外在的節文,那就是「偽」了。怎樣纔是「傳神」呢?舉例來說:

「……君子在位可畏,施捨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則,容止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聲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以臨其下,謂之有威儀也。」(注120)

如果容止聲氣行為作事,只是虛有其表;做不到可畏、可愛、可度、可則、可觀、可法、可象、可樂……,那麼他的舉動只能說是形似而已,談不上「有威儀」的神態。

古人酒酣興至,輒而起舞,舞時未必有固定舞式,旨在表達酣樂相屬的歡喜;或借舞言志抒懷,並不計較其形似與否。祖逖、劉琨「聞雞起舞」;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但舒胸懷而已,又那裡計較舞姿形似與否。劉邦平定天下,過故鄉沛懸與父老酒酣而歌:

「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謂沛父兄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驩,道舊故為笑樂。」(注121)

一場歌舞,把劉邦還鄉見沛懸父老內心的百感交集表現出來,難怪《禮記.樂記》雲:「唯樂不可以為偽」。

重點回讀:中國舞蹈怎樣體現「不尚形似重傳神」的藝術精神?中國舞蹈不尚外在舞式形似與否,而重視內在「情深文明」。樂舞結合樂語,表達「中、和、祗、庸、孝、友」之樂德;舉手投足反映內在的品德,而不單是外在的合乎禮儀而已。舞者起舞,有磨勵志氣的,也有以舞表達酣樂相屬,言志抒懷,表達情愫的,原不計較其舞式的形式與否。

注釋彙編

歡迎來到注釋彙編。彙編目的是:

●提供來源出處,使有興趣翻查書籍的人,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它們;

●補充說明文中一些概念,或增加例子、或增加闡釋,以多為之地。

99 例如傅毅《舞賦》描述的「鄭舞」、唐代「霓裳雨衣舞」一類的宮廷樂舞,「孔雀舞」、「腰鼓舞」,「秧歌舞」、「儺舞」、「擺手舞」一類的民間舞蹈等,不入本篇的範圍。

100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鄭玄注曰:均,調也。樂師主調其音,大司樂主受此成事已調之樂。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中猶忠也。和,剛柔適也。祗,敬也。庸,有常也。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興謂以善物喻善事也。道讀曰遵也者,言古以喻今。以樂舞教國子:《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護》、《大武》。」《太平御覽.樂部一雅樂上》

101 人舞譜以四勢(四種舞蹈姿式)象徵仁義禮智,以八勢象徵五常(仁義禮智信)三綱(君臣、父子、夫婦)。把日常生活中請客、送客、尊君、愛父、和順夫婦等動作納入舞式之中,使人從舞蹈學習中得到一種優美的行為鍛煉。有關資料見朱載堉《律呂精義.外篇卷十》。

102 「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惡服人也,是故簡六藝以贍養之。《詩》 《書》具其志,《禮》《樂》純其養,《易》《春秋》明其知。六學皆大,而各有所長。《詩》道志,故長於質。《禮》制節,故長於文。《樂》詠德,故長於風。《書》著功,故長於事。《易》本天地,故長於數。《春秋》正是非,故長於治人。」《春秋繁露.玉杯》
「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學不教,內而不出。」《禮記.內則》

103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周禮.春官宗伯》

104 原文見《古今圖書集成.舞部》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成大?大夏大濩大武」及「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條注釋。

105 見注釋101

106 「舞韶歌武,使人之心莊。故君子耳不聽淫聲,目不視邪色,口不出惡言,此三者,君子慎之。」《荀子.樂論》
「曷以知舞之意?曰:目不自見,耳不自聞也,然而治俯仰、詘信、進退、遲速,莫不廉制,盡筋骨之力,以要鐘鼓俯會之節,而靡有悖逆者,眾積意謘謘乎!」(同上)
「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則樂,樂斯動,動斯蹈,蹈斯盪,盪斯歌,歌斯舞,歌舞節則禽獸跳矣。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靜。人之性有侵犯則怒,怒則血充,血充則氣激,氣激則發怒,發怒則有所釋憾矣。故鐘鼓管簫,干鏚羽旄,所以飾喜也;衰苴杖,哭踴有節,所以飾哀也;兵革羽旄,金鼓斧鉞,所以飾怒也。必有其質,乃為之文。」《淮南子.本經訓》
「子曰:『慎聽之!汝三人者。吾語汝。猶有九焉,大饗有四焉。苟知此矣,雖在畎畝之中,事之,聖人矣。兩軍相見,揖讓而入,入門懸興;揖讓而升堂,升堂而樂闋;下管象舞,夏鑰序興,陳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行中規,旋中矩,鑾和中採齊,客出於雍,徹以振羽。是故君子無物而不在於禮焉。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管象舞,示事也。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相示而已。夫禮者、理也;樂者、節也。無理不動,無節不作。不能詩,於禮謬;不能樂,於禮素;薄於德,於禮虛。』
子貢作而問曰:『然則夔其窮與?』子曰:『古之人與?上古之人也。達於禮而不達於樂,謂之素;達於樂而不達於禮,謂之偏。夫夔達於樂不達於禮,是以傳於此名也。古之人也。凡制度在禮,文為在禮,行之其在人也!』三子者、既得聞此論於夫子也,煥若發矇焉。"《孔子家語.論禮》

107 「武,舞也。征伐動行,如物鼓舞也。故《樂記》曰:『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釋名.釋言語》
「故聽其雅頌之聲,而志意得廣焉;執其干鏚,習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而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出所以徵誅也,入所以揖讓也;徵誅揖讓,其義一也。出所以徵誅,則莫不聽從;入所以揖讓,則莫不從服。故樂者、天下之大齊也,中和之紀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樂論》
「先王長慮卻顧文事必有武備則司幹之繼於後者,所以教之以武舞歟。」《古今圖書集成.舞部》春官:「韎師,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十人」條注釋
最著名的以舞止武的故事,是舜帝以武舞展示了國家的軍事實力,同時感染教化了外族,做到不戰而勝的故事:
「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鏚舞,有苗乃服。」《韓非子.五蠹》

108 原文見《古今圖書集成.舞部》樂舞條引鄭氏注。
「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者,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倡導之。」《呂氏春秋.仲夏記.古樂》

109 原文見陳暘《樂書.樂舞中》。

110 「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謚,知其行也。」《禮記.樂記》
《韓詩外傳.卷八》記載了範昭請舞觀政的故事:
「晉平公使範昭觀齊國之政,景公錫之宴,晏子在前,範昭趨曰:『願君之倅樽以為壽。』景公顧左右曰:『酌寡人樽,獻之客。』晏子對曰:『徹去樽。』範昭不說,起舞,顧太師曰:『子為我奏成周之樂,願舞。』太師對曰:『盲臣不習。』範昭起,出門。 景公謂晏子曰:『夫晉、天下大國也,使範昭來觀齊國之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範昭之為人也,非陋而不知禮也,是欲試吾君,嬰故不從。』於是景公召太師而問之曰:『範昭使子奏成周之樂,何故不調?』對如晏子。於是範昭歸,報平公曰:『齊未可並也。吾試其君,晏子知之;吾犯其樂,太師知之。』 孔子聞之,曰:『善乎!晏子不出俎豆之間,折衝千里。』《詩》曰:『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迭。』"

111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並,名與功偕。故鐘鼓管磬羽鑰干鏚,樂之器也;詘信俯仰級兆舒疾,樂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週旋裼襲,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術。作者之謂聖,術者之謂明。明聖者,術作之謂也。」《史記.樂書》

112 見注釋102

113 「昔後夔形容韶樂之妙始曰百獸率舞,猶以為未繼;而祖考來格、鳳凰來儀,是其有自然感召之理而不容以形跡求也。如謂真有物之可致,有神之可降,則百獸豈真見其率舞?祖考豈真見其來格?鳳凰豈真見其來儀哉!」《古今圖書集成.舞部》引宋葉時禮經會元樂舞條

114 「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應鐘,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凡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再變而致祼物及山林之示,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示,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示,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周禮.春官宗伯》

115 見注107《荀子.樂論》

116 「舞譜宜簡不宜煩,宜易不宜難,宜緩不宜速,此學舞要訣……古者天子諸侯而總幹,當此之時,旒珠在其首,佩玉在其身,舞若速而不緩則珠必結,玉必碎矣。」朱載堉《小舞鄉樂譜.學舞口訣》

117 見《禮記.玉藻》

118 見《禮記.經解》

119 「昔後夔形容韶樂之妙始曰百獸率舞,猶以為未繼;而祖考來格、鳳凰來儀,是其有自然感召之理而不容以形跡求也。如謂真有物之可致,有神之可降,則百獸豈真見其率舞?祖考豈真見其來格?鳳凰豈真見其來儀哉!」《古今圖書集成.舞部》樂舞條引鄭氏注

120 見《春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121 見《史記.高祖本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