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jpeg
這篇是鶴拳拳詩的第二篇,很明確講述上身力量運用的步驟和方式,運用了一些穴道來指示重點所在。
基本上我個人不喜歡以氣功的方式來解讀,會覺得應該是肌肉骨骼力量運作活動的方式。
在解讀上相較於第一節是大原則大方向的概論,這一節因為有更多針對性的描述和專有名詞,因為有一些名詞我可能不了解反而不好解讀了。
如果有人知道一些名詞的正確含義希望可以告訴我。
 

論立身腳馬,子午節門功夫(註1),分第二(原文)

先持丹田椗起鳩尾至胸前,力開兩邊從肩井出,後開極泉,由小海落海底(註2)。枳緊力直出手尾(註3)。小允平和要尾節(註4),出肩一寸(註5),虎口插落(註6),平面大淵重節(註7)。能者,四面力收回,用海底轉眼回(註8)。外節平直,內節無用力。力存在肩井,單留後用,或去入橫直,見勢應用。此手法,能為,肢手勢得之。
 

論立身腳馬,子午節門功夫,分第二(譯文)

力量由丹田提起,經過鳩尾穴到胸前,接著力量分開走左右兩邊。由肩井穴開往腋下的極泉穴,接著力量到手肘的小海穴後沉墜回落到海底穴。緊扣著這個力不使鬆懈直達肢手的末梢。出手要平和自然,送達指掌末梢。力量要出自肩頭,虎口要有插的意思。運用上只需要手腕的大淵穴一動就可以運用勁力。最後周身的力量全部運用海底穴瞬間收回
出手時前臂平直,上臂則放鬆不用力。力量收斂在肩井穴,留待後續運用,或是直劈橫打,視狀況運用。能做到這樣可以算是得到肢手運用的技術了。
 
註1:
此篇內容主要是針對上半身發力的步驟做討論,但是篇名卻是關於立身腳馬和子午等有關於軀幹的主題。筆者無解。
註2:
小海穴在肘尖內側,海底穴在會陰,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的連結。所以小海落海底或許是力量的循環到了手肘後,就已經完成送力到手的循環,接著就要往下沉墜到會陰的意思。理論上來說,發力時手臂其實並不需要特別用力,手上發力的重點在手肘。手肘是運用手臂攻防和發力時活動幅度最大的一個關節,所以實際上手臂力量運作到手肘時已經基本完成力量的循環了。在三戰中特別能體現手肘是手部力量運作的最後一關的特性。
註3:
枳緊力直出手尾。此句在少林龍術正法一書中作 扣緊直出手尾。枳應為扣字的誤寫。
註4:
小允一詞不明其含義。無解。網路上乙太鶴法譜此句作“扣緊直出手氣充平和”。小允平和或許是“以充平和”的筆誤?
註5:
少林龍術正法中,此句只有“出肩”二字,並沒有“一寸”,或許另有含義,無解。
註6:
虎口插落或許是類似五祖拳的雙插掌,虎口向前插得動作。可以參考下方影片動作。
也有可能是指立拳的拳面略為向下壓,使食指中指的根節與手肘成為一直線,形成比較好的打擊姿勢。
註7:
少林龍術正法一書中此句作“手面大淵動即能用”。平面應為手面的誤寫。此句也呼應上句,只要手腕一動,即可打通肢手的勁路運用力量。
註8:
應是指發力之後全身沉墜的瞬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