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产业支撑。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是推进一二三产业在乡村融合的最佳产业平台。然而,目前乡村旅游可谓是一哄而上跟风开发,农家乐、民宿、采摘、花海等应接不暇,已遭遇「千村一面」的尴尬。深究原由,关键在于乡村旅游规划的创新不足、项目雷同、思路近似,未能具备特色引领与落地指导的能力,才导致低水平、破坏性、同质化的开发建设屡见不鲜。

针对乡村旅游规划同质化问题,以下从格局、文化、产业、空间四个层面寻求创新。

格局确立:精准分析资源、区位、文化等条件,树立乡村旅游发展的格局观,明确项目发展的方向是乡村旅游目的地还是区域旅游的串线节点,明确项目发展的主题是生态田园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

文化铸魂:解析和定位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激活和释放文化魅力,有机互动乡村文化的经典传承与现代创新,提振乡村旅游品质。

产业构建:通过新业态的有效植入、丰富的产品打造、专业化的运营管理,构建有层次感、配比合理的产业体系,实现生产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价值释放。

空间重塑:以乡村旅游「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为核心,保证旅游经营活动与乡村旅游空间有效契合,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功能,增强旅游体验性。

昆明道合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在编制《罗平县那色峰海核心片区总体规划》中,积极探索以乡村旅游规划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落地验证乡村旅游特色发展。

首先,梳理「世界山峰之都,总览三省峰海,极目三江形胜」的资源优势,确定那色峰海未来可达到国际知名的峰海云海生态采风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高度,是罗平油菜花海旅游区之外的另一个罗平乃至滇东旅游发展的战略品牌深耕区。

其次,摒弃传统生态乡村旅游开发,挖掘提取彝乡原生态文化基因,彰显峰海彝乡文化魅力,推动那色峰海这一世界级景观品牌的巩固与提升。

再次,结合乡村振兴与旅游扶贫,重塑村寨生活业态,从农旅产业、民宿产业、手工艺业、特色餐饮、户外运动、生态观光等方面,助推村寨的产业升级,丰富延长乡村旅游消费和体验内容,保障当地村民就业创业发展。

最后,破解峰海观光的空间视觉单一化,构建核心区域小环线、辐射景区大环线的闭环游步道体验脉络,实现寨据龙脊、十里烟村、野生猕猴等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的串线互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