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书_神龙日特刊_2014_封面

为什么无法突破瓶颈 台湾 林明仁博士/

从入门以来老师已经说要退休交棒两次了,虽然第一次老师为了种种因素而再给我们两年,但是我们又再度让老师失望,而让老人家仍然要继续扛著道统的重责大任。每次上课我们都好像有收获,老师也说最近有进步,但是进步不够快,老实说这是老师在鼓励我们,事实是如「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老师常说:会了就很简单,不会就很难。我心里常感慨的是太极拳曾令多少人期待但最后还是受伤害。所以自古以来是:

学道满天下,得道有几人?

桃李满天下,子思有几人?

很多人因此放弃甚至走偏。这迟迟无法突破瓶颈的问题在我心中已经徘徊多时了,总是不得其解。看看师爷晚年也有进程之阶的药方。老师也常常帮我们找台阶下,如:我们的生活背景跟老师差太多,所以不容易像他跟师爷学拳一样,很多东西的传承是一点就通;老师是full time,我们只是 part time,对太极拳有兴趣而已。

老是这样子也不是办法,今天我试著野人献曝,透过老师讲过的课及书本上所习加以整理组织,希望提供大家一个思考的方向,也许能早日让老师放心的去云游四海。

理不通是最根本的问题:

归根究底,我大胆觉得其它原因都跟理不通有关。老师常常鼓励我们说:我们拳理比起外面一般人好太多了,但是真是这样吗?如果理真的通了,且已经成为我们的思想的最高指导原则,那为什么还是学不会?我认为当对理的认知仍没融会贯通,加上自己添油加醋的结果,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理在指挥我们朝著冤枉路而去,且在这偏路上仍自我感觉良好的一错再错而不自知。我从师爷在《学庸新解》书中所谈及「理、气、象」之道理,更让我相信只有知至理通才能了解气与象相交而生太极之理。而在太极拳的实践就是「功、拳、剑」。左家功法是炁与拳、剑的接合剂,熟练后是拳中有剑,剑中有拳,最后是炁、拳、剑合一。

那到底什么蒙蔽了我们对理的认知?从孔子《礼记 大学篇》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而其提供的先后顺序就是: 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所以想要走上思想的正路一切要由格物入手。难怪老师常说物欲要少一点,更甚者应该是多余的物欲都要砍掉。有一句话说「世人都笑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可见格物之难,所以得道才难。物能格,则知才能至。知能至,则意才能诚。意能诚,则心才能正。心能正则拳经所说的以心行炁才会是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体用才能相兼。当这顺序每一关有一些打折时,自然无法「节节贯串」,所以无法冲破瓶颈而达道。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物不格、知不至、意不诚、心不正,而身不修呢?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原因:

「有、我」的意念太重:

这是一个很难去掉的包袱,从出生以来我们就一直往「我」要拥「有」的方向前进,有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今天突然要我们往相反的方向而去,实在不容易。所以虽然舍己从人常常挂在我们嘴上,但是一上手都是我想用有形的力量去赢的意念,马上战胜平常所学而原形毕露。那该如何才能扭转自己的思维呢?我想这只能从「学输」开始,凡事先学吃亏和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养成习惯了才有可能不假思索的做到无我。

胆识及信心不足:

一上手总是犹豫不决,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无法恰到好处。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真是只可自己体会无法言传。老师想说也说不清楚。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我们也不会经过老师一样的磨练 (难),更没有师爷的聪明与智慧。所以老师常要我们藉世界发生的事情来做断的练习,加上多读书来吸取前人及别人的经验。譬如:老子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另外孟子也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就像老师常说的,四大金刚站在面前也可以打化掉。至于浩然之气的培养就如拳经上说的「气以直养而无害」,那「直」又是什么呢?《论语 子路篇》有一段是这么说的,「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所以直就是诚,大学上说「诚,勿自欺也。」父攘羊,而子证之者,是自欺,非人之本性也。

内省工夫不足:

套句现代品质管理的话就是改善的循环 (规划→执行→查核→行动→规划)。断掉了,缺乏这一步(查核),整个改善就无法达到。我们常常练时拼命想怎么练自己的太极拳,练完却很少一省吾身。老师说要学有所成,「天赋、努力、师承,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看到都只是别人成功的果实,而忽略成功背后的这层努力执行及不断自省工夫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有幸能有好的师承,所以更应该要大胆反省、努力执行,有问题后再问老师,才会事半功倍进步更快。

总结以上所有问题的最好的一帖药是读书,尤其是读线装书。因为只有读书可以尚友古人,可以吸取先人累积的心得,帮助我们跳过一些冤枉路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物格加上读书才能让我们知至、理更明,然后经过练习、反省、修正、再练习的不断努力,才能日新又新,朝向得道的正确路上走去。

刊登于 2014 年国际神龙日特刊

太极书_神龙日特刊_2014_封底

原文刊载 : http://shenlong-taiwan.org/2015/12/18/%E7%82%BA%E4%BB%80%E9%BA%BC%E7%84%A1%E6%B3%95%E7%AA%81%E7%A0%B4%E7%93%B6%E9%A0%B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