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纯阴纯柔的武术,有的话,那是舞蹈或老人体操。

哪怕是称为柔术柔道的这些以柔为名的武术都有非常刚猛的发力,尤其在崩溃对方体势的时候,除非是双方在练技巧刻意迁就对方,否则柔不下来。

另外,柔不等于慢和没力:

洛马琴科 防守精彩时刻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b23.tv图标

看看洛马琴科的防御就是「柔」在实战中的完美示范,从身法步法手法都有柔在其中。

在我提出的「防御五法」当中,「引导式防御」就是最接近诸如太极这种「柔拳」较常练到的防御方式,甚至在我学拳法(所谓的肯波)时,这类防御手法叫soft blocks,就是柔的格挡,跟空手道类的hard blocks作为防御手法的两大系。

我们必须学会把过于工整的套路和实战技分开来看待

但哪怕真正很柔很放松也不是没有力量的,揽雀尾这种顺著对方带动的动作也好,野马分鬃这种「摔跤」技术也好,云手这种防御手法也好,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力,完全没力就无法在对方有力的时候做到合理的攻防效果。

借咏春的说法,有所谓法度,也有所谓结构力。所以任何一个武术动作的姿势都有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在练习和演武的时候力求精准。

就像我们打拳击的1-2(刺拳-后直)都要反复做到完美,而在实战中因为无法做到完美的规范,如果能做到尽可能接近规范的话通常就比较稳妥。

想想这位蓝方的拳手再前倾的话,会露出多大破绽

当然实战最终的目的并非规范与否,不能本末倒置。但是如果完全无视了这个规范,则攻防的效果就会变差了。比如出拳的时候为了增加力量无限地把身体前压的话,的确有可能打出更远更重的拳,可是要回防就困难了,而且落空了就会特别费力。

又比如为了做到完全的「松和柔」,明明打过来的拳已经挡不住,

所以法度和结构力很重要,超越门派体系。

膀手就是以结构力,以一个看似别扭的姿势达到优秀效果的手法

然后再分享一位朋友的做法。

这位朋友,是我在PCC的同学(渐进式体操教练证书,就是完善版的「囚徒健身」)。在工作之余,练太极拳和健身是他的大爱好,也认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开的关系。

虽然他不是以格斗防身为目的,更多是单纯的喜欢太极拳,这也是没问题的。

然后他的锻炼是这样的:

所以简单说就是在套路以外,也练单式,练健身(基本上都是徒手),也练一点「器械」:

对啊,谁说练太极拳不能练战绳(偷笑)。

要我补充的话,如果是以格斗为目的,加上一些对练和对抗性训练,比如推手/摔跤、拳靶/沙袋、实战。但如果是我朋友这样,只是当作一种全面的健体锻炼,有他这样的内容就很好了。


我是武者麦斯,灵性健身与极简武学创始人。想看更多健身和防身武术干货,可以关注我的知乎和公众号【极简武学】和【优约客】。有问题,想交流,也欢迎私信。我还有个「健身专属群」,可以微信加「麦斯小助手-芝芝」联系。


太极拳以前没接触过,只在大学选修体育学过一套被玩烂了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我感觉你能问出这个问题

不是想黑太极拳,就是根本没练过太极拳。

武术我接触也不深,只会一套心意六合拳,一套形意十二形,半套形意五行拳

哪怕你只接触过我上面说的那个类似广播体操的最简化的二十四式太极拳也不会问这个问题。

太极拳绝对不是什么阴柔的,又不是写小说搞噱头,说什么暗劲

想打人打的准、打的疼,就是得提高力度、加快速度。

太极拳里面那么多锤法,和形意拳里面很多相通的,你说它阴柔?

再有,练法炼法,就是让你锻炼呢,你当打拳时候只摆个样子?

就还拿那个和广播体操一样的简化太极拳来说

是,太极拳是说慢,拳架子练的时候打的慢,但慢不是不用力,而且最后拳、腿落到实处打的那下并不慢。

就简单点来说,你平时练习的时候,每一拳每一脚最后都用足力气,打完一两遍就累的那种。你看能不能提高力气。

咋?玩拳击每天打几百几千次左右直拳勾拳能涨力气,打太极拳每天打几百几千次搬拦捶就没用?


写到这就再多说几句,

我敢预言这回答只要看的人多,你们去看吧,评论区又是一堆自称xx拳宗师,世代习武,退役兵,搏击教练,xx道黑带的去或黑或吹

武吹和武黑都是nt

什么是传武,武术就是一种发力技巧、发力方式。

怎么,搏击能直拳勾拳,武术就不能,武术就必须捏个虎爪、蛇形,然后用脆弱的手指去和别人的拳头或者武器硬碰硬?

怎么,跆拳道空手道什么的可以横踢、侧踢、转身踢什么的,武术就必须金鸡独立,白鹤亮翅拍造型?

我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见一个视频,就类似拳击的那种传武搏击比赛,

对战双方好像是咏春拳和太极拳。

双方都是戴拳套,咬牙套,不能踢只能用拳打,而且不能打要害。

双方打的和普通拳击比赛差不多。

然后弹幕和评论就开始bb了

「这哪里是咏春拳了」,「这叫什么太极拳」,「这哪里是武术比赛了」。

一个个被电影小说搞魔怔了吧?

谁规定的武术就不能直拳勾拳,就必须得是「叶师傅一连串日字冲拳,连消带打」,自己看电影看傻了就去骂武术不行?

空手道60岁打不过40岁的就是正常,换传武就是那人是假宗师,是骗子。

跆拳道搞粘合木板假宣传,这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学跆拳道不得已而为之。传统武术搞噱头宣传,就是这人是骗子,传武是骗局。

武术不是修仙,更不是神话。

你们非要看六七岁或者六七十岁,身体残废,赤手空拳。去打二三十岁,身强体壮,十一二个拿武器的小伙。麻烦去看电影行吧?

你们理解的武术,是艺术作品里夸大的。拿本身虚构的东西去吹武术,黑武术,麻烦早点去青山治疗好不好。

那我要是去当道士,在道观练了一段时间,练不出金丹元婴,做不到御剑飞行白日飞升什么的,我是不是还得把全中国的道观都骂一遍?

你要真说宣传,小岛国还鼓吹什么拔刀斩,出刀快到可以切子弹咧,你们怎么不去骂?

无脑吹和黑的,都是刻在骨子里自卑呗。


传统武术到底是什么?

他和搏击,他和空手道,他和卡波耶拉,他和跆拳道等一切所谓流派什么的都一样。

他们都是一种发力技巧和攻防套路,仅此而已。

他不是修仙,也不是骗术。

我形意拳「二起蹬—穿心」是凌空踢,

他太极拳「双飞燕」不也是这样子吗?

他搏击呀,xx道呀,凌空踢不也是这样子吗?

人都是两个胳膊两条腿,你们说那些武术的招式差异,能有多大?

强的不是武术流派,强的是个人。

都2020年了,还要和古代一样,「xx道是天下第一」,「xx拳才是最强的」,「xx拳垃圾,xx脚才是最强武功」

这样子的人麻烦早点去青山治疗吧。

强的不是拳法,腿法,xx道,xx门。

强的是人。

倘若一个人学了全世界各种打法,打到世界第一,但他始终号称自己是xx门传人,那就是xx门最强?

有一个描述的形容词叫「集大成者」

李小龙为什么强?

霍元甲为什么搞精武体育会

杨露禅为什么能打出杨无敌

郭云深为什么号半步崩拳打天下

董海川,韩慕侠,孙禄堂........

这些都是骗子?

古人都是傻子,所以被骗那么多年?

你们说,李小龙自创截拳道,那他截拳道里出拳,踢腿和搏击的出拳踢腿有什么区别。

难不成他截拳道出拳,就和正常人出拳不一样,莫非他还能打天马流星拳不行?

拳还是拳,腿还是腿。

各有各法,各有各招

变来变去,各法相通。

你笑他是假,他笑你不懂。

你笑他不懂,他笑你太傻。

本来都一样,武术要被骂。

最惨数传武,要给人背锅。


评论区的「我也是传武的,但是」,「我警校/特种兵退役,我觉得」,「我武校的,我觉得」肯定少不了,不信等著看。

我把这句话放在这就是因为他们看都不会看到这,就会去装13

搞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去尬吹或者尬黑有意思吗?


1:太极拳套路并不是只有柔,网上可以很容易搜索到陈氏二路的视频。

2: 太极拳里是有很多诸如抖杆子,拧棒子,抛接沙袋,滚石球之类的辅助性器械练习的。

3:在陈家沟、武当山的全日制武馆武校里,同样是早上要跑步/山的。


我是个瑜伽教练,为啥就这个问题说几句呢?准确说我是个瑜伽理疗师,也就是借用瑜伽的动作(有时也不完全是)做运动康复训练,那么更多的就在追求达到「精细的标准动作」。比如肩关节六个方向运动,肩胛骨八个方向活动,那就这几个方向的动作教,在这个过程中我就会思考一个问题,练习中的动作怎么迁移到生活中。因为就在几秒中的时间我的动作已经是多种动作的组合,比如说正常人肩关节的移动位置超过16000个,其间差异可有1度区分。那么我们所做的仅仅是日常应用的很小的一部分啊。

后来在一个课上,一个老师提到他跟一个武术练习者的交流,也提到类似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有多少是所学的对线对位的动作呢?那个武术练习者认为重心的移动是更重要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观察太极的动作(我对太极的认识也就限于广场上那些),在不断地移动重心,缓慢但延绵不断的稳定的移动重心。它在练什么?练各种情况下如何站稳啊!练各种情况下高效调动肌肉啊!练各种髋膝踝活动度的组合啊!手臂还在不停活动,给重心更大挑战,在不停训练前馈机制啊。

为什么要缓慢呢?是给神经系统时间,去调配最佳受力呀!所以,练习时间久了,好像不那么费力,动作看起来就更优雅。

在瑜伽练习中也有类似的流派,比如说阴流,或者有些叫阴阳流动,还有内观流也是此类型的,更加关注体式到体式中间连接的部分,缓慢移动,从一个姿势到另一个姿势。这对日常的帮助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再说另一个小的例子,有时候练臀部比如说侧卧著蚌式,之前顶多练三四个角度,很多都是只练一个角度的,按照动作标准就练那一个角度,现在我都改成动态全形度的练习,会发现有些人在某一些角度对动作的把控会没有另外的角度那么游刃有余。但是其实不同角度用到的肌束是不一样的,是用到同一个名字的肌肉,但是实际应用的调动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些负责稳定的肌肉的控制事实上是发生在潜意识中的,从神经上去划分,运动感知觉的三个控制水平:脊髓、皮质下和皮质。我们平时有意识的动作,比如渴了伸手去拿杯子喝水的动作叫做随意动作,在发生在皮质水平的,是有意识的;那么站在那坐著那没摔倒,是在皮质下水平,也就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脊髓水平的,典型的就是膝跳反射是自动的不受控制的。

在缓慢不断移动重心的时候,就是在锻炼加强皮质下水平的动作控制质量啊,就是在各种情况都能更加稳定,平衡感更好吧,所以才有那种怎么卸力,四两拨千金的感觉吧,就是全身的协调,以及和重力这个时刻存在却又常被忽视的元素更加熟悉。

同样的肌肉量,神经调配更合理的耗能更少,力量更大

至于体能,我觉得是因为练习时间长吧,一晃悠好几个小时哈哈。看到其它回答中有说还有其它很多练习的。我也就是就广场上见到的写写能想到的。


劲力不需要提高,你的身体本身就很强,只是你不会整合。太极包括任何有点东西的搏击术,全都是在类似的训练模式下开发身体的整合能力,并且可以将它接近无损耗地传导出来,这个力量就很大了。

还有四两拨千斤之类的概念和以慢打快之类的东西,根本不是太极拳独有的,更谈不上骗子,基本上好一些的任何搏击术的高水平人士都有类似的东西。

当然,还有很多所谓太极拳的「柔」根本就不是「柔」而是僵散而已,实际上东西还没有洛马琴科之类的人接近太极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