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是一个不需要任何投资知识的人都能够使用的,效果相对较好的投资指标,是一个完全依据概率学原理的指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VAR,VAR是Value At Risk的缩写,也就是风险中的价值。这个的意思是,当我的资产处于风险中的时候,其价值会有一个波动,那么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最大的损失会是多少。

VAR需要三个条件:1.置信区间,2.时间窗口,3.最大损失。

首先,如果我们想要利用VAR进行投资,那么计算VAR的第一步就是先确定一个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我设定一个范围,我所观察到的绝大部分样本都会在这个范围里。打个比方,假如一台机器的次品率是5%,我设定该机器次品率的置信水平在0.95上的范围是(4%,6%),那么,这台机器的真正的次品率有95%的可能性会在4%和6%之间。这就是在0.95的置信水平下,这台机器的置信区间。这个概念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这是利用VAR一定要理解的概念。

接下来介绍一下时间窗口,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设定一段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可以是10天,20天,半年,一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设定,实际运用上我们通常使用20天的时间窗口,这样既有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也有相对多的数据供参考。

最大损失这个概念要和时间窗口结合起来理解,假设我们设定一个20天的时间窗口,那么在这20天内,资产的价格会不断的变化,在这20天内,我们将会承受的最大损失可能,就是最大损失。打个比方,我买了一只股票,成本价为15元,在买入后的20天内,它每天的波动都不同,假设它在这20天中,每天的最大下跌不超过8%,所以在这20天里,我受到的日最大损失可能是8%每股。这就是最大损失的概念。

现在我们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后,来真正的进入VAR的计算过程。

VAR是通过设定一个置信区间(通常是95%,越高越稳定),计算出投资标的在一定的时间窗口(通常是20天)内的日最大损失(也可以叫做日最大回撤),从而根据这个计算结果,判断自己买入这个标的后每天受到最大损失的可能性。我们通常有三种计算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历史模拟法:假如我们用一百万元投资一只股票,我们先利用其历史交易数据计算出20天中它每天的收益率,然后按损失率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根据我们的置信区间,比如95%,那么我们利用20*0.05=1,也就是第一天的数据,注意:这个第一天是排列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损失最大的那一天。假设那天的收益率是-5%,也就是跌了5%,那么该股的VAR就是5%*100=5万元,也就是说,处在风险之中的资金价值是5万元。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以20天为窗口,当我买入这只股票后,我有5%的概率会在一天之内损失5万元,有95%的概率会损失在5万元以内。剩下的两种方法分别是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方差-协方差法,需要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再这里介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学习。

当我们计算出VAR,我们也就能在概率学上控制自己投资的损失,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VAR小的投资标的。

题主所说的投资组合的分散VAR其实计算方法也是一样的,只是将上面的单只股票的收益率换成投资组合收益率就能够计算出来,VAR投资法适合绝大部分的投资,使用效果相对较好,在量化交易,基金效益评估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