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各位爱读书的小伙伴,肯定都有读到一本书,感到不满意甚至很失望的时候。书评君推出的小栏目——“霉土豆”,专门用于吐槽那些我们读到的失望之书。读到“霉土豆”的你,自然想要不吐不快,对于其它爱书人,你的意见,也是他们重要的“防雷”参考。

  我们今天吐槽的这几本书,名头都很大,出自名家之手,作品本身也名声在外。这样的书,但这几位读者读后却有不同感想:觉得难负盛名。你有没有读到过类似的经典作品却无感的书?欢迎跟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本期发霉书目

  《刺》

  作者: 李尚龙

  版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4月

  挖霉人:结城(学生)

  发霉指数:

  发霉点:话题很好,但没触及到问题本质。

  三星半,本来想打四星的,看在最后那个脑洞的份上勉强少半颗吧。

  这是个典型的校园欺凌故事。主角最后很爽(就是字面意思)地复仇了,能明白作者的意图。但是三个故事一直说同一个主题,主角的人物形象太片面太漫画化了,忍辱负重城府极深智商超群,最后居然变成了科幻推理小说。这是在写超级英雄漫画的脚本吗?当时看了觉得还有点爽,正好媒体也报道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回头一想,这作者就是按着新闻稿编了一通,蹭个热点,根本就没有触及到校园欺凌的本质。

  《第七天》

  作者: 余华

  版本: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3年6月

  挖霉人:skyine(新媒体运营)

  发霉指数:

  发霉点:像社会新闻串烧,文笔也不够克制。

  小说更像是一个社会新闻大串烧,只有表面的问题,没有整体的逻辑性。文笔上,过于强调修饰,没有相应的克制。

  作为余华这样级别的作家来讲,不管是在创新上还是在思想上,感觉都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倒退。

  《邻人之妻》

  作者: [美] 盖伊·特立斯

  译者: 木风 / 许诺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

  挖霉人:伊壁鸠鲁幺妹儿(书评读者)

  发霉指数:

  发霉点:用写小说的方法写社会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描写太过详细,几乎算是一本文学作品而非社会学了。

  看它的原因是想了解美国人性观念的变迁,若是文笔生动描写细致自然更好,但是实际上此书对于人物心理、经历的描述远远多于对于色情产业之类我更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显得琐碎又缺乏重点。关键部分迟迟未到,观点在文学化的语言中若隐若现,忍了一半就就弃了。

  整体来说,是本能拿来消遣的闲书,当小说读读挺好,想作社会学了解的还是别买了。

  评委会

  公告

  霉土豆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