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前夕,习主席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长篇重要讲话纪念这位人类思想史上绕不开的导师。

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对于很多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很奇怪,什么叫需要马克思,从小学到大学,课本中一直有这个人的名字;更别说,几乎每天的新闻联播都会提到「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对年轻人来说更像是「他一直都在」。一天,某个年轻人又在新闻联播听到「马克思」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在头脑中冒出这样一连串问题:这人是谁啊,为什么在中国地位这么高,我们为什么需要他?可能,他旁边正好有我这个在马克主义学院待了一年的半吊子学生,那我会这样回答她的问题。

让我来看这三个问题都可以统一在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时也就回答了前两个问题。既然对当代一些年轻人来说马克思一直都在,那不妨再追问一下是什么时候在的呢?比较大的传播进入我们国家是在十月革命后了,最直接的写照就是毛主席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使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给我国带来巨大的震动,由此当时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大规模的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的理论。那由此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马克思理论在当时那样一个各种流派如过江之鲫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最终在共产党的践行下成功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一,马克思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只有彻底才能使人信服,马克思的理论就是这样,马克思撕开了资产阶级罩在其贪婪、腐朽本质上的面纱,他的剩余价值理论揭开了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秘密、资本运作的规律,让工人知道他们不分昼夜的劳动到底去了哪,变成什么。理论的彻底性也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中,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哥达纲领批判》中都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专政在实现社会主义途中是必须的,其领导人民专政的同时也在消灭阶级,也就是消灭自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上没有丝毫的含糊,明确表明要消灭资产阶级。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马克思曾在《提纲》第十一条写到「哲学家们只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性就在于实践性。《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那个人怎样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呢?是劳动,换一个词就是实践,一个人只有投身到实践中去才能通过实践获得更多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既改变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自己。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这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决定的,唯物辨证法要求我们不迷信任何事物,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认识真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一代一代人在实践中发展的,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帝国论理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发展出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实现其「站起来」的梦想。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在马克思之前这么多的哲学家,没有一个像马克思这样「发现了无产阶级」的,从唯物史观我们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理论对人民重要性的强调,历史上英雄的伟大、光辉业绩离开了人民是无法实现的。重视人民在我党的诸位领导人的思想中都有很重要的突出,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相信许多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无是处的朋友,大多都没有看过马克思的完整原著,不妨去读一读原著,结合自己的理性思考,看看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