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1.jpg

图片来自于:凤凰财经

 

近年来,中资在马来西亚市场的投资额度逐年增加,中资在东南亚房地产中马来西亚所占的比重也大幅提升。成为对马来西亚投资增速最快的投资国之一。

尤其是绿地为代表的几大房产开发商的进入,为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美国房地产资本分析公司对1000万美元以上完结交易的统计显示,企业过去3年向马来西亚房地产业投资超过21亿美元,新加坡公司同期的投资仅为9.85亿美元。

大陆投资客希望寻找比澳大利亚和香港更便宜的替代选择,马来西亚已成为热门目的地。

新加坡传统上是亚洲最大的境外房地产投资者之一,也是马最大的外来投资者。

但随著北京与吉隆坡政治关系升温,商业关系也更融洽,加大了对马的投资力度。

 

更多马来西亚房产相关资讯欢迎到:马来西亚房地产投资    大马房地产投资

 

马2.jpeg

图片来自于:凤凰财经

 

拥有大量侨民的马来西亚,因无污染天空、低成本生活、邻近新加坡购物便利等因素,已吸引了又一波人涌入。

戴德梁行亚太区研究部的希格里德·齐亚塞塔说:「投资者如今有更多选择,也能更轻松地前往欧美。但并非所有人都有相同选择,马来西亚更实惠。」

除了优越的房地产投资环境,马来西亚在医疗和教育领域的优势同样让人无法忽视。

马来西亚的医疗体系呈多元化结构。既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还有慈善医疗机构,多种形式并存,满足社会各界人士的医疗需求。

且设施一流,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最近3年,到马来西亚享受医疗服务的游客数量年均超过85万人次。

在教育方面,不少投资者也了解到,马来西亚的教育并不输于其他先进国家,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

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和初等教育与英美高校直接对接,孩子学业完成后可继续深造美、英、澳、加、纽西兰等国著名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更多马来西亚房产相关资讯欢迎到:泰国房地产   柬埔寨

 

马3.jpeg

图片来自于:凤凰财经

 

2有前景,也有风险!

随著「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与发展,新马两国已成为在东盟最重要两大贸易伙伴,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核心高地。

在「一带一路」与新马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新马共建的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已成为企业踊跃布局的重点区域。

该特区已吸引阿里巴巴、小米、华为等知名企业进驻;吸引已落实投资金额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吸纳的投资金额将高达6500亿元。

与此同时,房企也相继前往马来西亚「掘金」,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马来西亚拿地开发的国内房企包括富力、绿地、碧桂园、新华联、雅居乐等,

投资金额从几亿元到上千亿元不等。

 

2016114日纳吉布与马云两人现场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启动了阿里旅行上的马来西亚国家馆

而机会总是与挑战并存。对于国际经验匮乏的房企而言,能否自如地解决海外投资涉及的复杂政治、汇率、去化等难题,还有待检验。

政策匹配问题是最大的风险,国外跟国内的开发模式不一样,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如何处理、土地的权属也和国内有所不同,

这是「房企出海」的最大障碍,其次才是经常提到的市场环境。

马4.jpeg

图片来自于:凤凰财经

 

马来西亚带给房企的是相对低的拿地成本,但低成本如何转换为理想的收益诉求和良好的去化水平,是另外一个维度的考量。

就拿地本身来说,比如富力,拿地总价达45亿令吉(约85亿元),单价约2000/平方米。

不过这样的单价依旧为当地土地成交价的高价。

而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定位接近的项目之间也容易形成竞争。

包括如何去化以及是否供过于求等问题都是房企需要思考的。

中资有著自己的魄力,他们的财力、资源和动员力等提供了支撑,「所以在这里中资愿意逆流而上。

而本地的开发商更为传统,倾向于顺势而为,慢慢发展」。

「发展商来马来西亚经常讲的一句话,『我们就借地方的地气』,可是地方的地气也应该借外来的契机。

我们习惯下象棋,车马炮,兵卒过河不回头,可这都是短兵相接的一种博弈形式。

伊斯干达的发展,必须用下围棋的方式来思考了,就是开始进行布局,而不在意于一粒小棋子的得与失,应该以大局来思考。」他说。

本文章部份文章内容转载自:时代周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