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心聲,身陷強迫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的人必讀

此文剖析自己,為內觀自省;更為苦惱之人答疑、解惑。

(時間、精力有限,寫一部分發一部分,待全部寫完後再匯總)

我知道很多人讀此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找到答案,找到破解之道,

想要康復,想儘快好,

所以我先以我十多年的「病史」經歷回答大家普遍關心的一些問題,

希望所有病友們能夠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治癒路上,我的彎路沒少走。

因為無知,所以無解,

絕望之時,只覺人生無趣,想求個痛快

可是,強迫症/焦慮症的根源就是怕死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恐怕就是癥狀最痛苦時期的病友們的心理感受吧

寧可斷條胳膊少條腿,也不願意忍受這種精神上的折磨

至少外在的痛苦有人能看到,有人能關心

而這種內在的痛苦,即使內心驚濤拍岸,大部分人也無感同身受

一定有人好奇,怎麼會十多年那麼久?

難道沒有看過醫生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要先勸各位身陷囫圇的病友們,

如果你確定自己患的是強迫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中的任何一種,

盡量不要去醫院看精神科,(可以找靠譜的心理諮詢師)

筆者長居北京,這裡無疑擁有全國最好的醫療條件,

然而即使是三甲水平的精神科專業醫院安定醫院,

也並沒有真正解決我的問題。

我這個過來人的彎路,希望各位別再走。

(雖然我知道,肯定會有很多人聽不進去)

提醒大家不要去醫院的最重要原因在於,

精神科的評測很多時候非常主觀,

或許兩張試卷答完,醫生就會在你的病曆本里寫下諸如焦慮症的診斷,

這很致命,因為有過這樣的診斷,此生就不要想正常買商業保險了。

強迫症/焦慮症本質上是因為太過怕死而產生的情緒障礙,

如此怕死的人,卻永遠無法上商業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醫療險,

餘生,只能自擔風險,悲劇無疑.....

大多數醫生對強迫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的認知都不全面,不充分。

通常是簡單幾句對話後,就開藥了。

心因性疾病難道不是應該了解患者更多的追本溯源的信息嗎?

然而每每你準備了充分的信息想與醫生做更多溝通時,

對方都表現出不耐煩,要求你用幾句話一兩分鐘總結出所有問題,

然後就在病曆本上寫下,你應該如何服用各種葯,

如何從每天1/4片到每天2片

並告訴你,大概吃多少年就會好

首先,醫生們確實太忙了,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的患者,

如果不加快速度,根本不可能完成接診量。

其次,與其與病人深入討論,探究種種原因,

不如開藥更爽快,還更有經濟效益。

這裡要澄清一下,以免被誤解,本人並沒有詆毀醫務工作者的意思,

這年頭,面對如此大的工作壓力,面對如此激烈的醫患關係,

還依然選擇做醫生的人大多是很有使命感,有理想的。

然而,客觀來講,

大多數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對於強迫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的認識都是不到位的。

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一屆又一屆的大夫,

都被上一屆的前輩教育說,面對焦慮症/強迫症,你要開這個葯,開多大量,開多久

這在行業內被認為是一種正確的做法,不斷傳承

好吧,有人一定會反駁我說,既然你說吃藥不能解決問題,那之前的那些患者都是怎麼好的?

首先,沒有一家醫院會主動追蹤患者,詢問到底好沒好。

而更多的情況是,很多患者在一家醫院求診後,

感覺沒效果,就會投奔下一家,然後是下一家的下一家,

如此反覆......

其次,如果患者一段時間後感覺沒藥效,

醫生通常會用改變劑量或者用換藥的方式調整治療方案,

每一次改變都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期,很多焦慮症患者交流群里,

都有吃了4年5年葯仍然不見好的。

最後,每個個體都不一樣,有程度重的就會有程度輕的,

也沒準真有小夥伴吃了幾個月的葯就徹底康復了,

只是筆者不是,筆者吃了3年,也沒見好全。

至少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吃藥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看到這裡,反對黨應該要出現了吧。

篤定地認為,吃藥是必需的,然後給出各種科學理由。

致親愛的反對黨們,你們此刻想表達的正是本人曾經堅決擁護的。

在各個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的群里,

本人也曾大呼西藥的有用性和服藥的必要性。

認為癥狀的出現是因為神經遞質的分泌紊亂,

西藥的功能就是調節神經遞質以達到平衡狀態。

為何本人在那個階段那麼相信西藥呢?

因為西藥以外的方法,本人都試過了,皆無效,西藥是當時的我的唯一救命稻草。

一開始我是很抵制西藥的,跟病友們交流時,

一聽到某某說自己吃了3年、5年葯,

就覺得TA是在用未來的生命來換取此刻癥狀的好轉。

對西藥「副作用」的恐懼讓我敬而遠之,避之不及。

相信很多病友都有到處找解決方案的經歷,

每天不停百度,不停在微信群,QQ群里跟大家討論解脫痛苦的辦法。

這些筆者全都經歷過,這應該也是所有病友的必經之路。

2012年,筆者在一次驚恐發作後,癥狀愈演愈烈,

雙腿終日發麻,呼吸急促,經常耳鳴,

且除了睡覺時間外,終日感覺自己隨時暈倒,嚇的不敢出遠門,惶惶不可終日。

(筆者神經症史的序章要追溯到更多年前的強迫症,之後會娓娓道來)

插一句,在敲下上述癥狀文字的時候,作為走出來的人,

筆者竟然覺得一切風淡雲清,

想必只有正在經歷痛苦的讀者才能體會簡單文字表述下的煎熬,

那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那種痛恨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的無奈。

癥狀的感受比任何文字都要猛烈100倍不止!

醫院各種體檢都找不出毛病,

進而試圖用中醫的方式來解釋這一切,

什麼「心腎不交」、「心火太旺」諸如此類,

最終在北京廣安門中醫院的神經內科確診為焦慮症。

(筆者強迫症的故事發生在更多年前)

喝了好幾個月中藥後,病情未見好轉,

再加上本人對中藥本身就有忌諱,

中藥藥材的農藥含量普遍較高,

擔心長期喝下去會傷腎,

在病情未見好轉的情況下,喝葯本身又加重了焦慮,果斷放棄中醫這條路。

否定中醫後,就開始嘗試其他辦法,

食療法,什麼蓮子百合粥、玫瑰解郁茶,諸如此類;

運動法,每天跑45分鐘,練瑜伽,冥想打坐均未能有效果。

每天的生活就是不停百度,不停加病友群跟一群病友探討解脫之道。

沒準這就是此刻你正在經歷的。

這裡一定要吐槽一本書《七天告別焦慮症》

這本書內容沒錯,觀點沒錯,然而書名錯的離譜,極其離譜

焦慮症治療的關鍵就是不求能好,而且更不能是求速好,

「七天」、「告別」兩個片語有極其嚴重的誤導性,

七天根本遠遠就不夠,試圖「告別」就更是弄巧成拙了。

如果指望神經症的康復是一場閃電戰,必然就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抱著「七天就痊癒」心態的讀者們看完這本書後,焦慮肯定更嚴重了。

各種辦法嘗盡且無效之後,只能乖乖向西藥妥協了,

當時也是看了很多專家名醫的視頻,都強調西藥沒什麼副作用,

跟治療高血壓的葯一樣,可以長期吃。

於是找到了北京安定醫院的知名專家,

在他的指導下開始了我長達3年的西藥治病之旅。

3年半後,「吃西藥就能好」這一觀點也被證偽了,

具體細節之後細講,於是,又只能四處找名醫,

在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劉尚軍的建議下,

開啟了以調節心理為主的正確自救之路。

(這是求醫之路以來,唯一一個不強調吃藥,而強調心理調節、強調用充實的生活來消除癥狀的醫生)

開篇只想提醒大家如果有類似癥狀不要盲目去神經內科就醫,

因為嚴格意義上講,強迫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也不算是病,

既然不是病,被醫生誤判寫在病例本里,

影響未來的商業保險的購買,得不償失


相信很多找到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都是為了看乾貨的,所以我再提綱挈領地先強調幾個觀點:

1 癥狀不是病,不用吃藥 ,心理調節即可

強迫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歸根結底就不是病,

看心理諮詢可以,但真的沒有必要吃藥,

尤其要警惕的是,千萬不要在醫院的診斷里留下這樣的記錄,

不然日後一定有後悔的地方。

你不會因為癥狀而死掉,(雖然驚恐發作的瀕死感確實很恐怖)

也不會因為癥狀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日子其實還能過,

在別人眼裡,你的生活也未必差,

每晚熟睡時,還是歲月靜好,

只是醒來時,你的過分關注又喚醒了癥狀來侵蝕你。

2 癥狀的本質是焦慮

這三種癥狀,歸根結底是焦慮導致的,焦慮人人都有,

但就屬我們這類人抓的最緊,

因為我們更怕死,對生的慾望最強。

由於過強的求生欲和對安全感的苛求,

癥狀才會死死抓住我們不放。

所以治癒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焦慮,如何學會與焦慮共處。

3 康復的關鍵在於心態的調整

總希望有一種外因,

或是吃藥吃營養品,

或是針灸、按摩,或是慢跑運動,

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癥狀就會完全消失,

抱有這種想法的小夥伴們,

你們一定會失望。

癥狀之所以會加重就是因為我們內心不停的驅趕它,

不停的驅趕會產生精神交互作用

(這六個字請一定特別注意,這是森田療法的核心),

而精神交互作用才是癥狀久治不愈且愈演愈烈的根源。

我相信很多人早就看過如上文字,

看完之後,實踐兩天覺得沒什麼結果,

就懷疑真實性/有效性,

進而去尋求別的辦法了。

這不奇怪,因為類似的文字我曾經也看過好多遍,

道理都懂,但是心態不對,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不會樂觀。

看過,接觸過森田療法的人一定知道其核心的八個字: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這八個字特別正確,是特別特別正確,治療的總方法就是這個無疑,

如果有人去諮詢強迫症,醫生連森田都沒提及而只是直接開出各種西藥,

那可以直接跟這位醫生說拜拜了,

連一開始的方向都沒指對,你還希望他真的能引導你走上康復之路呀?

今天在八個字之外,一定要加上另外八個字:

全然接受,不求能好

這八個字特別特別關鍵,跟森田療法的核心八個字一樣關鍵。

在讀此文的很多讀者一定是因為沒有悟道這八個字,所以才會讓癥狀愈演愈烈的。

森田療法主張,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很多人都照做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

就會開始「複查」,

咦?我怎麼沒好全?

咦?怎麼癥狀還沒完全消失?我怎麼才能好透呢?

一旦出現這樣的念頭,通常的反應會是什麼呢?對抗!

我一定要把癥狀完全消滅。

好吧,只要你有了消滅癥狀、對抗癥狀的念頭,

你又怎麼敢說自己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呢?

你明明就是在努力對抗呀,

對抗一定會加重精神交互作用,

加重精神交互作用又會導致癥狀惡化,

發現了嗎?如果你沒有「全然接受,不能能好」的心態,你一定不會真正康復的。

本來想儘可能的言簡意賅,

不想又寫了這麼多文字,因為心理治療本身就是很玄妙的東西,

好的心理諮詢師對於關鍵字一定會反覆強調反覆說,

目的不是為了讓人記住,而是要讓人蔘悟,意會。

如果你本身不是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屬,

我相信你也沒有興趣和耐力細讀這篇文章。

所以請各位原諒筆者的絮叨,確實是怕漏說,錯失關鍵點。

好吧好吧,說故事嘍,

很多讀者都是看過標題點擊進來的,原諒筆者沒什麼行文經驗,

繞了這麼久終於要講自己的故事了。

怕讀者對我的故事沒興趣,看到一半放棄,耽誤治療,

所以我鋪墊了如上的段落先指明方向。

再重溫一下筆者上文的觀點。

1盡量不要吃藥 2 心理調節更關鍵

下回筆者開講親身經歷。

(未完待續)


神經症的話題是個冷門話題,看的人並不多啊。

冷清得我都沒有熱情繼續寫下去了。

好在還有些許小夥伴,願意聽筆者嘮叨,催要、蹲等筆者的續作。

好吧,為了這幾個粉絲,筆者也會堅持寫完的。

筆者從小就有患強迫症的潛質

1,完美主義很嚴重。

在應試教育下,筆者對於成績有著瘋狂的偏執。

小學考試的時間都很充足,每次都會反覆檢查考卷。

尤其是數學考試,會檢查非常多遍,特別害怕自己把會做的題給做錯了。

2,對死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生的慾望特別的強烈。

趨利避害、貪生怕死本是人的本能,無可厚非。

但是有強迫症潛質的人啊,對死有著過分的恐懼!

小學時在遊戲廳打遊戲,小朋友跟我說,旁邊有個衣衫不整、髒兮兮的人有艾滋病,當時就把我嚇傻了,特別擔心自己不幸被傳染了艾滋病,接下來好幾天也都特別緊張。

現在追憶童年,發現強迫症的很多誘因早就已經埋在了我的性格里。

除了上述的這些情況,還有一些很常見的。

譬如說,擔心自己沒有把門關嚴;

聽到別人體檢被查出乙肝,就懷疑自己會不會因為通過使用公共餐具也患了這個病。

但畢竟,小孩子沒那麼多心眼和功利心,面對的壓力也還好。雖然完美主義,雖然貪生怕死,雖然很神經質,但基本上也沒有掉進強迫症的泥潭當中去。

為什麼筆者要先講小時候的這些蛛絲馬跡呢?

因為筆者需要讓那些正在尋找答案的人知道,我們要治療的是強迫症,而不是強迫。

有這種性格基礎的人,不強迫才奇怪呢。

所以那些希望強迫症康復之後,一點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都沒有的人,最好還是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吧。

因為這就是你的性格呀!!除非基因突變或者是遇到了極大的刺激,不然你的性格是不可能改變的。

所以即使你真的強迫症康復了,你一樣會時不時地有強迫思維,只是你學會了應對之道,不會讓自己陷進去,不會讓它構成一個很難受的癥狀,不讓它嚴重干擾、影響你的生活。

雖然筆者小時候有那麼多的強迫症誘因,但其實這些問題並沒有那麼困擾我。

是有一些擔心,害怕,焦慮,但總歸來說,我的童年一直到初中畢業,並沒有被強迫症影響到多少,每天都是學習、玩,也挺快樂。

從強迫發展到強迫症,是在筆者高三那年。

筆者看到知乎很多提出強迫症相關問題的人,都是在準備高考的。

不得不說,壓力真的是把強迫變成強迫症的幕後推手。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還不是因為一味的追求極致的安全,極致的好!

距離高考還有一年,筆者成績較好,被老師寄予厚望,而我自己當時也定下了很高的目標,非重點大學不上。為此我很努力、很用功的學習,為高考做準備。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為了實現目標、刻苦努力讀書的青春熱血故事。卻因為某天腦袋裡蹦出的一個念頭,把我的高三生活變成了災難片。

當時班裡有一位同學是通過家長關係進來的,成績不是很好,而且在初中的時候就開始混社會,交了些奇奇怪怪的朋友。

我跟這個同學平常的接觸也不多,關係一般,不好也不壞。有一天在我讀書的時候,突然想到,高考的座位是隨機排布的。

這本來就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念頭,但筆者畢竟是強迫症易感人群,於是第二個念頭就出現了,如果這位同學,高考那兩天坐在我旁邊,逼迫我幫他作弊怎麼辦?如果我不答應的話,他會不會使手段報復我?他會不會讓他的那些朋友在我高考的必經之路上堵我?如果堵到我的話,破罐子破摔的人耽誤了我的高考,可怎麼辦?我是不是應該讓家長陪我?即使家長陪我的話,路上發生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影響我的考試心情,如果心情不好,一定會影響我的發揮。不行!我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有沒有辦法可以影響座位排序,讓他根本不可能坐到我身邊?我通過什麼樣的線路可以躲掉他的那些朋友?第一天躲掉的話,會不會最後一門考試的時候又被他們給抓到了?…………

我設定了無數的問題,給了自己無數的選擇,極力的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最後發現,無論我怎麼努力,都找不出百分之百滿意的解決方案。

沒有經歷過強迫症的人一定看不懂筆者上述的焦慮。

大家一定會覺得,這種擔心完全不必要呀,因為你們座位挨著的可能性本身就不大。

然而強迫症易感人群就是喜歡窮思呀。

我也知道,我擔心的事情都是極小概率發生,我主觀上也想停止這些強迫思維,但是我就是做不到呀。

排除了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就要排除千分之一的可能性,排除了千分之一的可能性,就要排除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心中的塵埃永遠都除不盡。

還不是因為我把高考看得太重了,內心的焦慮無處釋放!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有幾周時間。我試圖在不跟這個同學說的前提下,自己想出解決辦法,但是我發現這個問題已經徹底無解了,打開一把鎖,就會有另外一把鎖,一把接著一把,永遠解決不完。

最終,實在受不了了,我選擇跟這位同學提前先"談談心"。

這就好像一個你的朋友,在你從來沒有想要跟他借錢的情況下,跑過來跟你說,"如果你接下來幾年要借錢的話,千萬不要找我,我沒有辦法借給你",你內心一定會覺得他是個神經病。

跟這位同學的"談心"還不錯,我選擇直接厚著臉皮開誠布公地告訴他,我在特別努力地備戰高考,我特別擔心這件事情影響了我高考的發揮。作為同學,我希望他能夠理解我,讓我平穩地參加完這兩天高考。

我已經記不得當時是如何組織語言的了。反正我把我想說的都說完了。

同學對這位"神經病患者"表示出了極大的友好。承諾:大家同學一場,一定不會阻礙我的前程的,不管座位會不會挨在一起,一定不會給我添麻煩的。

正常的強迫症思維,應該是,過了幾天,我又開始懷疑這位同學承諾的有效性。

他說的到底是真的還是敷衍我的?他會不會在臨近高考的那幾天突然又變卦了?如果真的不幸,座位號挨著,他會不會這樣那樣?然後又引出之前的那一系列問題?

慶幸的是,筆者沒有。我沒再覺得這是個問題。我相信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我只要好好準備高考就可以了。

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全力備戰高考!把題都做對就行了!

然而,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我開始有了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強迫思維。

起初是數學,我擔心因為自己算錯,而把該做對的題給做錯了。

我開始糾結於每一個公式,為什麼這個公式是這樣的?會不會是我把這個公式給記錯了?

於是,反覆推導,我知道這樣是沒有意義的,但就是停不下來。

我討厭這種思維,認為它極大地干擾了我學習的效率。

這些題我明明都會呀,我為什麼要在這些念頭上繞來繞去。

越是想要去阻止,去干擾,結果就越陷越深,以至於我連小學水平的數學計算題都要反覆求證。

為什麼3+5等於8?因為2+6也等於8呀,(3-1)+(5+1)=8,可是為什麼2+6就一定等於8呢?……就這樣無限死循環。越想阻止,卻越陷越深。

如果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此刻正在被強迫思維困擾,那你一定能夠體會我當時心理的掙扎。

癥狀的表現方式可能會多種多樣,但是陷入強迫症,反覆被強迫思維困擾的難受勁兒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苦楚。

如果只是數學受到影響那也就算了。

強迫症泛化,甚至影響到了我的文字表達。

我每天都在思考一些特別無聊的文字問題。

為什麼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組成這個詞是這個意思?

會不會這個詞,我的理解和別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尤其是我寫作文的時候,我會特別執著於每一句話的表達。總覺得每一句話都寫的有問題……

然後就是英文,我總覺得我永遠都拼不對單詞,我會不停的去拼寫。跟中文文字一樣,我開始探究為什麼這個英文單詞是這個中文意思,會不會是我記錯了……

插一句個人感慨,時隔這麼多年,筆者只能記得當時這些問題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而當時深陷泥潭中的那種痛苦感卻早已煙消雲散了。

強迫症的痛苦,就好像小時候摔傷腿留下的傷疤。傷疤的記憶還在,但當時的痛楚一定會忘記。所以見縫插針的再給大家打個氣,無論你現在有多麼痛苦,你一定會像筆者一樣,翻看這段過往時,只有平心靜氣。

回到正文。泛化的強迫症思維,嚴重干擾了我的學習。作為一個備戰高考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意識到這一定是一種心理疾病。而我又不是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所以我決定先靠意志來征服它。強迫症的病友都知道這樣做的下場是什麼。

終於有一天晚上,我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住了。我的意志力要崩塌了。我一個人挺不過來了,我需要家裡人的支持。

周六的晚上,老媽正在給我打毛衣,她能照顧我身體的溫度,卻不知道我內心中的寒冬已經來臨。

"媽,帶我去看心理醫生吧,我每天腦子裡面都是被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折磨,快要撐不住了,再這樣下去我可能會自殺。"

老媽著實嚇了一跳。我們這些強迫症易感人群,從小就聽話、循規蹈矩,家長都不會太操心。這十七八年都沒什麼大事,還年年往家裡送獎狀。突然這麼一下,老媽還是挺吃驚的。

了解了我的情況之後,老媽決定帶我去看心理醫生。

如上提到,我家是一個小城市,本地醫院甚至沒有心理科,所以就去了附近一個較大城市的醫院。

悲劇來了!

進入21世紀已18年了,不知道現在各個城市的醫院,心理科室的建設情況是怎麼樣的,不知道有沒有隨著社會進步變得更專業。

在世紀之初,本人被一極不專業醫生給嚴重耽誤了。

在聽完筆者的描述之後,她給出的建議竟然是,把皮筋捆在手腕上,一旦自己又開始反覆強迫的時候,就用皮筋狠狠地抽自己,直到自己的強迫思維停下來。

現在回想起這一"良方",真的是OMG!WTF?但是我當時並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依此計進行。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誰是最迫切希望自己馬上好起來的話,強迫症患者肯定是首當其衝了,無時無刻都在盼著強迫思維消失,對不對?迫切好起來的願望讓我對自己下手特別狠!

一有強迫念頭就使勁用皮筋抽自己,抽完發現怎麼還有強迫念頭,於是對自己再狠一點。抽的已經夠狠了,為什麼強迫念頭還不消失呢?於是,更狠!還不消失?!狠上加狠!!

不明原因的好朋友問我這是在幹嘛?美名其曰:提神醒腦。

哎……有些痛苦真的是不知道怎麼跟別人說,只能假裝堅強樂觀。

腕子都抽出血了,癥狀卻變本加厲!

只能跟老媽哭救。老媽看我確實很掙扎,遂決定帶我去省會最好的醫院看病。

跟班主任請了一周假。大巴車上,我很痛苦絕望,老媽也是一臉愁容,甚至跟售票員吵了一架。

講真,我真心建議以後所有強迫症、焦慮症的病友們不要再先去醫院看神經內科了。(我忘了我當時掛的是什麼科室了,好像醫院沒有心理課,所以還是掛的神經內科)

大老遠跑來,醫生不耐煩的聽完我的描述後,就給我開藥了。跑了那麼遠的路,在一個高中生眼裡,這位大夫可是我當時全部的希望呀,我當時問了幾個問題,包括吃藥吃多久的問題,他都沒好好回答,只是跟我說,你這叫強迫症,你會活得很痛苦,就急著叫下一號了。

好吧,好歹知道是啥問題了,回家安心吃藥吧。

記不清他當時開的什麼葯了,那時候的精神類藥物肯定沒有現在的好。吃下去之後,感覺渾身彆扭,昏昏沉沉,只想睡覺。

於是,藥物作用下,我就在床上"癱"了幾天,拉上窗帘,無所謂白天,無所謂黑色。

強迫症讓我痛苦,藥物亦然

(當時醫生應該沒給對用藥劑量,吃藥後覺得一切糟透了)

冬天的夜黑得特別早,老爸下班回到家,我在半夢半醒中聽到他推開了我卧室的房門

我睜開眼,透過客廳里借來的微光,看到他眼神里的心疼和無助。

我很自責,我真的不是不努力!

世界上並沒有真的感同身受,只有被強迫症嚴重困擾過的朋友才能體會到我當時的境地。

還是筆者之前說的,過去了的事情再去看,真的是雲淡風輕。

那些體會不到嚴重的強迫症有多痛苦的親們,我舉個極簡單的例子,你們就會馬上理解。

"在你背上砍一刀,保管你強迫症馬上好"

"快砍"

兩害相權取其輕,被強迫症困擾的難友們是真的願意如此交換的,不是誇張表達,是內心的真實願望。

"賴"在床上,也是因為藥物所致,也是因為只有睡著了我才能停止強迫。

醫院開的葯沒多久就吃完了,並沒有出現我想像中的"吃了幾天葯,立馬不強迫"的情況

惜命無比的強迫症患者對藥品說明書上的各種副作用也諱莫如深

續葯又得跟老媽跑很遠,折騰一趟

然而我們強迫症易感人群從來都不是認慫的主(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的人怕是也不會得強迫症吧)

我決定想辦法自救。

好在世紀之處,互聯網漸漸開始普及。我開始上網尋求各種答案。

筆者又要習慣性地插上一兩句,感謝李老闆那時候並未歸國創立度娘。

雖然我沒有被度娘坑過,我也相信度娘本意也不會是想坑人,因為在bai度投廣告,也是需要各種審核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定有很多所謂醫院打著"快速治癒強迫症焦慮症"的旗號,為國家納稅做了很多貢獻。

焦慮症強迫症患者花的冤枉錢多的去了,回到筆者前文描述的那樣,大多數患者治不好就換地換醫生了。這些醫院的專家大夫們還真的以為自己治病救人了呢。

魏則西生理疾病被治死了,媒體沸沸揚揚;心理問題(注意筆者的用詞,是問題而不是疾病,筆者不認為這是病)反正治不死人,效果也不好評測,這才是安全買賣。

以上橋段,純屬筆者惡意揣測,沒準真的有朋友是通過百度找到了對的醫院,對的醫生,對的治療方法,順利走出來了,也說不定。

如果我的揣測不對,日後一定刪掉這段,並向相關單位道歉。

如果大家都表示認同,可以在評論區多支持我,以免被我利益受損方盯上,disappear了。(嗯,強迫症易感人士天生就是這麼敏感多疑,貪生怕死)

Anyway,感謝互聯網,讓我找到了第一位帶我走出迷霧的心理諮詢診所,醒悟心理諮詢

之所以選擇相信這家的原因就在於其創始人一修老師自己也曾深受強迫症之苦,用醒悟療法走了出來。(所謂醒悟療法應該就是森田療法的本土化吧)

我始終覺得強迫症的痛苦,還是講給能夠感同身受的人比較好。

另外就是當時醒悟的諮詢費跟網上其他所謂專業醫院比要便宜不少,並且還送書(有書好呀,那時候網路還不發達,也不能實時跟老師對話,有本書在手邊,可以常看常新。事後發現,這些大師都喜歡把書本寫得玄之又玄,不夠接地氣呀。)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筆者又上網查了一下醒悟工作室,地址怎麼成西安的了,記得筆者當年諮詢的時候明明是在衡水呀,那時候衡水還沒有因為學霸的扎堆而出名。不知此醒悟工作室是否是彼醒悟工作室?

這個跟文章主線無關,繼續繞回來。

通過向醒悟工作室的諮詢,本人第一次聽說了森田療法,創始人森田正馬先生本人也是個從強迫症泥潭中爬出來的人,筆者始終認為,不曾有過相同經歷的心理分析就好像男人給女人描述生產時的痛感,沒有說服力。正因為創始人靠此大法走出漩渦,所以我很堅定森田療法是一條正確的路。

年代久遠,很多溝通內容筆者都記不清了,當時的諮詢過程中,對方或許有提到"神經交互作用"這些關鍵詞,但我都沒啥印象了。

總之,感覺所有的諮詢內容,好幾次半小時的通話,歸根結底匯總成了八個字------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如筆者前文提到的,這八個字是強迫症走出的核心。

知易行難,知易行難!

我把這八個字寫在鉛筆盒裡,每每出現強迫思維的時候,我都會反覆告訴自己,不要管這些糟糕的強迫思維了,趕快做下一道題吧;不要再去推敲這個單詞的意思了,不要再去反覆揣摩這段話的表達是不是別人能看懂了,看不懂就看不懂吧。

這種反覆提醒自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的方法,在強迫症治癒的初階是非常管用的。因為咱還沒有到悟道的階段,用這種類似於行為規範的"優術"的方式,有利於我們做好康復的起跑工作。

畢竟,積極的行動也是治療方式。

雖然,現在翻過頭來看,從技巧的角度上來講,這一方法還有待改進。但曾經是越努力越減分,現在至少是在加分了,這就是個明顯的進步。

強迫症患者總希望能快好,所以諮詢了幾次,我都提出過康復時間這個問題,老師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過,只是讓我堅持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放棄抵抗。

電話諮詢多了,就感覺好像也問不出新問題,也找不出新答案了。

就這樣吧,照做就是了。

高三的書本應該都扔掉了,如果能找到的話,一定能在很多書本中找到我當時被強迫思維打擾到,隨手寫下的"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八個字。(總是寫這八個字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強迫吧)

插一句,知乎有病友最近找我諮詢強迫症的問題,我就給他舉過一個例子,即使強迫思維再困擾你,你也一定有不那麼強迫的時候。

試想,大家都覺得自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完全被強迫思維綁架了,但考試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能在兩小時時間內完成試卷,而且成績也未必差。

說明該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時候,大家都還是能夠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嘛。

即使你悟性很差,生活在很多時候也會push你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這麼做會很不舒服,但也並非做不到。

高三最不缺的就是各種考試,筆者就在不停地做卷子中,被迫做到了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縱然有各種奇奇怪怪的思維,今天這個明天那個的,還不是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卷子答完呀)

就這樣,高三就這麼挺過來了,強迫症嚴重困擾了我,但也都不過是我的主觀感受罷了,筆者還是以不錯的成績考來了北京。

這一年,每天都很痛苦,覺得度日如年,但一年時間,就在這一遍一遍的摸底考試中,很快的"混"過去了。

有點寫不動了,先交代到這裡吧。一月初有個考試,考完再續!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