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切的烦恼习气皆因无明而起,什么叫无明呢?明上加明,知上加知,叫无明。本是了了灵知,偏要加上一个我要知、我要明了、我知道了。知上加一个我,就成无明了。

那什么才是正知见呢?知就见,见就知。见即性,性即见。不要知上加知,对一切都清楚明了,不是离开知之外另有个见,也不是在见的当下有个知。知见是一体,知是见,见是知。见即是性,性即是见,见性不二,知见不二。一真法界是一个绝对的世界,相对就是娑婆世界,知见立知即是相对,相对即是六道轮回。

用现在话讲,见性就是绝对的现量境,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加一丝自我的意思,无名无相,不加一丝爱憎心。当下知道是什么,没有好、没有坏,没有对、没有错。面对一切境相,不动一丝一毫自我的爱憎心。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在一切的当下不动爱憎心,是一真法界的境界,是绝对的现量境,这是安住本位。在安住本位的当下起大妙用,即是一切的思想心念。这即是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是要实际体会的不二境界。知是一,用是二。你我的知是一,而我打你,你痛我不痛,这是二。而能打、知痛的知并无二样,又是一,这是不一不二。要透过现象来看本质,了了的灵知无二样。可灵知所显的相又千差万别。这就是本体是一,妙用不一样。痛痒、佛魔、美丑不一样。可知痛痒、知佛魔、知美丑的知无二样。这灵知是一啊!这就是非一非异、不一不异。

随缘认灵知,万事皆无事。在挨打的当下,知痛的知是佛,痛了分别我冤枉、冤屈,我的身体受伤害了,这是魔出世了。

万居士问想过关,应怎么过?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无关,执著了才有关,不执著即无关。如人在梦中,种种恐怖、关口,只要醒来,哪有什么关口?如果在事上不执著,即无关。如果有心、有执著,就用感恩报恩心来过关。为何用感恩报恩心?因为心中有委屈、有难过、有不舒服,这才用感恩报恩来过关。这是有为法,叫转变法,叫转识成智。真正过关,无关可过。不执著,还用过关吗?可心中不自觉的习气冒出来,要有情绪、有冤屈、有不舒服,这就是知上加知。有心即有关,就要用对治法,有为法来过关。用诚敬心感恩报恩心来过关,这也是过关,但容易在八识田中留下影子,不究竟。这种用心转心、用念转念、用法对治是石头压草,只管眼前,不能根治。

解脱法不用法,不著幻相。一切皆梦幻泡影,有事即无事。了了灵知何来事?一切皆幻何来事?梦中有事,醒来有何事?无事用何心?用何念?用何法?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知是梦,还继续做梦吗?所以解脱需要有智慧。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用转。小丁想转,赵智桂、慧海都想转,朝丽也想转,可转不动了。业力来了,如火山爆发、大地震。想转转不动了,当你转不动时,就会出现大业障。我们是用认知,当下知当下觉,当下知道知道。明了一切起心动念、一切境相、一切山河大地、万事万物皆是自性所显现的影子,还有什么心可动。所以真见性人,没有习气可除,没有业障来障。一切皆幻,何来习气?真见性人习气也是妙用。真见性人,无我了何来烦恼?无我了谁有业障?

见性即是佛,这是准确的说法。不落阶级,不落次第。可众生当下认可了,一会儿悟后又迷了,悟后迷的人占99.99%。可当下认可的知觉性,也不能说错。于是大德慈悲,方便说见性后,要把习气铲除干净。见性去习气,虽不究竟,可对众生有用。可以不落我慢,对众生有用。如果说见性即佛,无烦恼、无习气,一些众生会起我慢之心,已经迷了还不知。认为自己已成佛,造业作恶还不自知,还自认是佛性妙用。所以大德慈悲心,方便说见性即佛是理性佛,习气不除不能成究竟佛。这样说虽是方便说,并不究竟。但对众生来说有用,稳当。我们应当明了通达知道祖师大德的悲心。所以六祖大师说只论见性,不论其它。你当下是见性了吗?见性即无习气,如果心动了,有私心、有执著、有情绪,那就是没见性,要好好的用功去习气。

定,是一心,一心就是定。不乱,干活心不乱,听法心一致,时时不乱,时时在定。没有睁眼闭眼。什么事来,心如如不动,如青松本不动,任你白云满天飞。不动心,不动爱憎心。不是遇事乱想,只是了了灵知,什么都知道。起心动念体安然,这是定。又叫若无闲事挂心头,一切事上皆无事,这叫定。知道一切境界,但心里不粘不黏,心里不执著、不在乎、无所谓,这叫定。

每一位同修的堕落,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妙法。这次朝丽的堕落带来了很多妙法。像提婆达多是应世尊出世而示现的魔相,让我们觉悟,让我们能分别佛法魔法。所以不能见提婆达多的过失,不能见朝丽以及那些堕落同修的过失,要用感恩报恩心来回报这些菩萨的示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