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梵文:gaja;藏文:gLang-chen)

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被尊為皇室或寺廟的坐騎。寓言中的白象享有盛名,但難以駕馭、需要精心飼養,且花費極高。據說,白象的前額可以生成「象寶」,象寶可以用來製作被稱為「黃丹」的珍貴藥丸。作為古印度戰爭的工具,大象一直都是好勇鬥狠的代表。佛陀把無拘無束的心境比喻為野象。通過寂靜的禪定來訓練和靜修來降服這一心態,在西藏這一過程也被稱之為「九次第定」。同時在一些怒相神的悲傷嘗嘗披有新近剝下的鮮血淋淋的象皮,與歐時候這張象皮被看作是「因陀羅皮」。代表著該神「把大象的愚昧撕成碎片」。這個圖形的目的是把大比作為馴服的心境。大象、人和怒相神身上的裝飾物虎皮分別代表著斷滅貪、嗔、痴「三毒」。

鹿(梵文:mriga ; 藏文:Sha-ba)

在有善相神的風景畫中常常畫有鹿。此時,它們代表著自然的和諧和神之凈土的無畏,還代表著佛陀在斯里納塔鹿野苑的初轉法輪。與孤寂的犀牛一樣,鹿象徵著斷滅。同時鹿皮或羚羊皮可以用來製作瑜伽師或者大成就者的禪修坐墊,這類苦修者們能吸收鹿的精力從而在修行的過程中增加它的定力和意識。與此同時鹿皮還有一個最明顯的用途就是在觀音菩薩的左肩和胸前會有披戴,這時候的的皮叫做「黑羚羊皮」,象徵著神的摯愛、慈悲和溫柔。

獅(梵文:singha ; 藏文:seng-ge)和雪獅(藏文:Seng-ge-dkar-mo)

萬獸之王獅子是古印度君權和護佑的象徵。早期佛教選用獅子作為佛陀釋迦摩尼的象徵,佛陀也被稱之為釋迦僧格。同時獅子還是眾多金剛乘神靈的坐騎,其中多聞天王、文殊菩薩、象頭神和吉祥長壽女神。在藏族的藝術文化表現中獅子可以被視作一頭長著綠松石色鬃毛的白色雪獅,它掌管著西藏雪山山脈的厲妖。獅子它那奢華的鬃毛說明它是如何身駝密宗教義。獅子的四爪 代表著「四無量」。它那仰望天際的雙目表明瑜伽師的斷絕塵緣。獅子在山巒間自由翱翔表明瑜伽師已經達到了絕對自由的境地。

馬(梵文:ashva ; 藏文:rTa)與風馬(梵文:ashvavayu ; 藏文:rLung-rta)

馬氏古代社會主要的遠載工具。在古代遙遠的距離和難以跨越的地形條件的阻隔,人們只得依靠有耐力、有力量、有速度和順從的馬匹。在佛教中馬和獅子都是寶生部南方寶生佛的坐騎。珠寶是寶生佛的徽相,一般被畫在風馬的馬鞍上或轉輪王的紺馬上。在唐卡中馬身上畫有金色飾物、鈴鐺、絲製圍帳和氂牛尾飾品。這些披飾是佛陀忠心耿耿的馬匹犍陟的「脖飾」(該馬仔其主逝去後心碎而死)。正在嘶鳴的馬是怒相神馬頭明王的象徵,其頭上裝飾著一個或三個正在嘶鳴的綠色馬頭。據說,馬發出的巨大嘶鳴聲音可以威懾一切惡魔,使人們更加篤信佛法。馬鳴是公元一世紀一位著名的印度佛教學者,他曾撰寫過令人備受鼓舞的有關佛陀生平的故事。 風是馬天然的要素,當它疾馳時,風起迎之。當馬仔寂靜的空中快速疾馳時,馬尾及馬鬃飄掠過。游牧的藏人和蒙古人是馬術高手。甚至有人認為,滿人的髮辮也源自他們對為之服役的馬屁飄垂馬尾的尊崇。風和馬都是運行的自然載體,馬馱的是實物,而風載的是虛無縹緲之物,經幡常被風吹起。在西藏,經幡也叫做「風馬旗」。經幡為五佛的五種顏色,上有符咒、祈禱文和吉祥符號,是用木製雕版印刷方法印在方形布上。一般風馬居於中央,四角有「四個超自然動物」。風馬的馬鞍上通常都馱著轉輪王的如意寶,象徵著無論它走到何方都會帶去和平、繁榮和和諧。藏族史詩英雄格薩爾也被畫在風馬旗的中央,他身騎白色神馬穿過翻湧的積雲。

藏醫和星相學體系都認為保持人的精力或協調需要四大要素:命、身體、自在、運氣。風馬本身象徵著四大要素的統一,精進可以消除疾病、災禍、邪惡和星際影響引發的一切「障」。風相當於重要氣息,在通過體內脈道時可以毫無障礙地運動,由此引發如風馬一樣可以駕馭的潛意識流。

要在滿月的清晨與煨桑儀式同時舉行風馬祈禱儀式。在這個儀式中,要焚燒松柏枝以凈化體內脈道,安撫居住在脈道的各路神靈。

老虎(梵文:vyahra;藏文:sTag)

老虎並非西藏本土動物,但在藏族藝術中經常畫有印度的孟加拉虎和中國周邊地區的長毛老虎。在不產獅子的中國,老虎具有印度獅子的一切威武特徵。在中國,老虎是力量、無畏和軍事實力的象徵。據說,老虎額頭上有漢字「王」的天然標記。中醫和藏醫體系都認為老虎渾身都具有潛在的藥用特性。虎骨用來治療骨病,虎牙可以減輕牙患的疼痛,虎皮、虎骨、虎爪燒後的灰和虎鞭可以治療各種疾病。

在印度,虎皮最初時濕婆的象徵。他殺了「欲虎」,用其皮製作了他的禪修坐墊。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常用整張虎皮為眾多瑜伽師、大成就者和神靈製作床墊或禪修坐墊。在傳統上,鹿皮坐墊代表著平和或慈悲,而虎皮則代表恐怖或暴虐。十九世紀,英國佬爺們用步槍射殺看印度的孟加拉虎,這導致了西藏和不丹身披虎皮背毯的傳統習俗。戰鬥中要身披虎皮。佛教的勝利幢上也經常裝飾虎皮圍帳。

在金剛乘佛教中,老虎時眾多神靈,尤其是怒相神或好戰神靈的坐騎。騎在暴怒的老虎身上象徵著大成就者或神靈的無畏及凌駕他人之上的意志。有時,老虎畫得十分具體,如:長有多色斑的白色或者黃色老虎或身懷仔或者哺乳的母老虎。許多怒相的飲血金剛護法神都身圍虎皮圍裙,其女性伴侶則身著豹皮裙。老虎身上性器官形狀的條紋代表陽性的方便,二子宮狀的豹子斑點代表陰性的智慧。當神靈身穿虎皮時,這象徵著它控制了嗔忿。剝下來的人皮和象皮是神靈另外兩件服飾,象徵著他征服了貪痴。

四方超自然生靈

龍、金翅鳥、老師和獅子是四種「超自然動物」,分別華仔藏族經幡中央風馬的四角。它們源自於古代中國星象和泥土占卜傳統。在古代中國,四方被比作四季,而每一方都安排了一位「超自然的」或「賦有神力」的生靈。但不同於中國古代的四象生靈的青龍、白虎、玄武、朱雀。但在西藏的占卜中,這四隻神獸卻代表著西藏當地的土地神。紅鳥或金翅鳥表明在西方有一篇紅色岩石區域。天藍色或者綠松石色的龍代表綠草茵茵的地方、草場和溪流,其中一條河蜿蜒流向南方。黃色老虎表示光明之地的一塊坡地或岩體向東方攀升。但西藏把玄武換做了白色的雪獅用來代表位於北方的一塊黑色岩體或雪山。在西藏占卜中認為如果四方土地神所處方向正確、位置適宜的話,那麼,這表明四方土地所示的完美自然環境適於修建寺院、廟宇和佛塔。

龍神(梵文:vritra ; 藏文:vBrug)

與歐洲惡龍不同,東方龍是具有創造力的吉祥物。而在佛教中,龍則成為了東方和中央白色神大日如來的坐騎。大日如來的龍座可能就源自於中國皇帝龍座。天藍色或者綠松石色的龍是眾多佛教護法神、水神或風暴神及護寶神的坐騎。作為護寶神,漢藏的龍可能與印度的龍眾關係密切。藏文中表示「龍」的辭彙「主「(vBrug)指的是雷鳴的聲音。不丹這個佛教王國被稱作為「主域」,意為「雷龍之地」。不丹居民通常被稱之為「主巴」。

龍眾(梵文:Naga ; 藏文:kLu)

龍是居住在地下的蛇精,它們源於印度的古蛇崇拜,可能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初期。在印度的《往事書》時期的傳說中,龍眾是毗那達姐姐卡德魯的後代。到了佛教文明時期這種龍的崇拜同樣被很好地繼承下來,轉換到佛教的宇宙學中,它們被派到須彌山的最底層,而夙敵金翅鳥則被安排在上面一層。龍眾是地下寶貝和伏藏的守護者。

金翅鳥(梵文:Garuda ; 藏文:Khyung)

金翅鳥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禽鳥之中的神鳥之王。根據印度《往事書》時期之傳說的說法,金翅鳥是迦葉佛和毗那達的兒子。毗那達用了五百年的時間孵化她出生。一破殼而出,金翅鳥那令人生畏的形象就遮蔽了天日。它拍打雙翅震撼了大地,甚至終神也錯把其金身發出 的讓人難以忍受的光芒當作了火神阿耆尼發出的光芒。而在西藏,印度金翅鳥被同化為苯教的「妙翅鳥」,即:「萬鳥之王」,在苯教和寧瑪派大圓滿法中,金翅鳥意義重大。伏藏師認為他是護寶神。作為神靈,金翅鳥與金剛手和馬頭明王聯繫密切。修這三位神對除障、消病極為有效。同時金翅鳥的雙翼還代表著方便和智慧的結合。長滿羽毛的它自卵中「再生」之時候便象徵著覺識的萌生。

摩羯(梵文:Makara ; 藏文:Chu-srin)

梵文辭彙「makara」指的是海龍或水怪,通常被看作是鱷魚。摩羯是吠陀神話中水神和恆河女河神的坐騎。神話中的摩羯具有著天然的力量和韌性,所以金剛乘佛教中也常常會把摩羯放在金剛杵之中用作表示它的不可撼動的穩定性。

饕餮

「Kirtimukha」一詞的意思是「帝威之臉」、「名望之臉」等等。在中國,它被視作一種令人生畏的動物,用以表示貪婪的存在以此告誡人們不要貪婪和放縱。而在藏族藝術中,饕餮作為一種紋飾出現在鎧甲、頭盔、盾牌和武器之上。它經常被畫成常有一張無下顎的兇惡的臉,頭上長角。它的一雙手緊握插在口中的金色飾杖。通常其上鄂掛有一顆珠寶、一組珠寶或珠寶連漲。整體饕餮的簾帳構成了一張珠寶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