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掃六合,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是可以和始皇帝相媲美的,不過再精明的人也有打瞌睡的時候,顯然始皇帝在駕崩之前就陷入了瞌睡之中。因爲對長生不老的眷念,或者是對封閉的鹹陽宮殿的不滿,他開始帝王巡遊。

  從鹹陽到沙丘,這麼長的時間中他早已感覺自己的身體出了狀況,可一直沒有將公子扶蘇召回身邊,而且對作爲趙人的趙高不設提防,結果趙高篡合李斯,私自改動傳位詔書,將犬子胡亥扶上了帝王寶座。

  那一年,回到鹹陽的趙高和李斯爲了提防公子扶蘇和蒙恬的二十萬蒙家軍,下僞詔賜死公子扶蘇,從而去掉了最後一個擔心,開始了毫無顧忌的禍亂朝廷天下。

  而扶蘇的行爲卻令人非常的奇怪,虎毒不食子自古有之,爲何扶蘇會爲了一紙詔書而自盡身亡呢?爲何他手握數十萬甲士而不敢回京面見天顏呢?如果他沒有相信趙高的僞詔的話,或許秦國還能有個數百年的國運。

  筆者認爲扶蘇之所以自盡,則是因爲這幾個緣由。

  1,始皇帝的喜怒無常。秦始皇功蓋寰宇,一同天下之後自稱皇帝,就表現出他本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自負,之後受到術士的欺騙,對長生不老奢求更大,所以一直對皇儲問題不上心,總認爲自己能夠不老不死。

  這樣的心態就註定了他對諸皇子的態度不會太好,最看好的公子扶蘇能被他派遣到邊疆之外歷練,而不是跟隨身邊處理政務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天性涼薄的人,所以扶蘇在接到僞詔之後已然相信了大半,只因爲他相信秦始皇能做的出這種殺子的事情。

  2,父子二人的政見不和。秦始皇從小和遭遇和別人不同,小時候的質子生活讓他充滿暴戾,之後滅六國的戰爭更是讓他接受血的洗禮,因此在事情決斷上,他是一個鐵血帝王的存在。

  而扶蘇則不同,他沒有那種曲折的經歷,同樣無法理解始皇帝那種直接冷血的處理方法,而且因爲受到儒門學說的感染,他就焚書坑儒等事情上和秦始皇產生了分歧,這也是他被派到北璄歷練的原因。父子之間的不見面,加上兩人之間的意見不合,扶蘇和秦始皇之間已然有了隔閡,這個僞詔或許只是一個導火索,一個讓扶蘇解脫的理由。換句話說,扶蘇其實早已心死了。

  3,秦國的嚴苛的律法逼的他不得不如此。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靠的就是法家的改革,對法律的嚴苛。作爲皇帝的兒子,而且是一個沒有定爲皇儲的公子,扶蘇從小就對聖旨堅信不疑。這樣影響下來,所以在見到趙高的僞詔之後,他雖然有懷疑,但是卻沒有膽量證實,加上傳旨的催迫,他失去了自主的思想,最終認命。從始至終,他都沒有揮師回京的膽量和想法,這也是爲了趙高敢如此作爲,因爲他了解秦國的律法和規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