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百度百科搜索子嬰詞條,裡面有幾種推測和比較詳細的論述。另外鄙視有些不負責任的回答。扶蘇、胡亥、子嬰均趙氏贏姓,時人稱為贏(趙)扶蘇,贏(趙)胡亥,贏(趙)子嬰。說扶蘇姓扶,胡亥姓胡的,請你回歸百度知道,不送。子嬰必定為贏家血脈,至於生父何人,因史書記載不詳,還需考古出土文物佐證。


子嬰肯定是秦國宗室之人,但是扶蘇兒子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首先,胡亥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大肆屠殺自己的兄弟,甚至姐妹,要知道,宗法制影響下下的女性地位之低,根本就沒有任何政治威脅。相比於胡亥與扶蘇的姐妹,結合胡亥有得位不正的爭議,扶蘇之子作為長公子之子,前準皇儲之子,必然要更加具有政治威脅,其威脅性甚至不下於扶蘇胡亥的兄弟輩,這也不是其他兄弟的孩子能比的。試想胡亥當時的處境,會看不清?他的行事作風如此狠辣果決,斷不可能會讓扶蘇有後代傳世。

另外看子嬰的繼位過程,是因為趙高做皇帝無法服眾,羣臣擁戴而立的結果。另外他也有在胡亥朝有敢於進諫的記載。如此暴君,奸臣當道,子嬰的經歷顯示他不僅系皇室血脈,而且能夠在胡亥朝取得相當的地位與威望。這隻能說明他是沒有資格與胡亥競爭皇位的秦國宗室。

《李斯列傳》的記載:「高自知天弗與,羣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我比較認同始皇弟這一觀點。雖然歷史上記載的始皇親弟僅僅只有成蟜,和嫪毐的兩孩子,且他們都死的早,但是不能排除始皇帝有從兄弟的可能。

從子嬰除趙高的方法來看,子嬰是與自己的兩個兒子謀殺趙高。這說明他的兩個兒子至少那時已經具有成年人的體魄與膽識。按他的兒子是18歲來看的,他也得快40了吧。秦始皇死的時候50,扶蘇死的時候頂多30多,胡亥死的時候24歲,他們的死亡發生的時間接近,於是就可以按年齡來做如下分析:

1.子嬰是胡亥哥哥,那他不可能活下來,因為如果子嬰是胡亥的哥哥則胡亥沒有資格繼承皇位,得位不正。注:秦始皇雖然稱皇帝卻沒有立皇后,所以他的兒子們不能按嫡庶來分,繼承皇位得按長幼順序排列。

2.子嬰是扶蘇的兒子,不可能,年齡對不上。

所以不具備直接繼承皇位資格的,年齡近40的子嬰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不過應該是從兄弟。(雖然也可能是成蟜的兒子,但成蟜本身有前科~賣國,所以其子不可能會有多高的地位與威望,難以獲得羣臣與宗室認可。)

綜上子嬰是扶蘇與胡亥的同族叔叔。


先上結論,肯定不是,因為秦子嬰的年齡恐怕比扶蘇還要大(這就尷尬啦)

秦始皇(49)是扶蘇(&<34)和秦二世(24)的父親。

子嬰(35-40歲)是秦二世的族兄(二世兄子嬰)或者是族兄的兒子(二世兄子公子嬰,這個可能是太史公筆誤),如果是扶蘇兒子,肯定寫「扶蘇子公子嬰」沒必要拐彎。說明這個族兄的血脈可能要繞一圈,說不定秦始皇的叔叔或者爺爺輩分出來的。

秦始皇的血脈全被殺掉了。不可能留下扶蘇的兒子。而且子嬰在誅殺趙高的時候,是和他的兩個兒子密謀的,推測子嬰年齡遠大於秦二世,甚至大於公子扶蘇(不超過34歲)。

因此,兩種記載,一種比較普遍的是(二世兄子嬰),那就應該是嬴氏宗族中的近支,可能是成蛟的兒子,年齡也合適。本來也是很普遍的做法。

另一種是(二世兄子公子嬰)這個可能是筆誤,那就是秦二世一個族兄的兒子。

秦子嬰投降劉邦時候,一個條件是保存嬴氏宗族,這個做法更像是族長而不是皇帝。


主流說法 是


當然不是了。子嬰姓子,扶蘇姓扶,扶家之人焉能生出子家之子?

不可能,原因有這麼幾點:

一、如果他真像秦時明月電視劇說的那樣是長公子兒子,就算始皇與扶蘇年齡差只有13歲吧,始皇走的時候是49歲,那扶蘇至少也有36歲了,就算扶蘇也13歲生子吧,那麼他兒子當時也只有23歲,過了幾年25至26歲,然後扶蘇兒子同樣13歲生子,那麼當時他兒子的兒子最大也不會超過13歲,史書記載子嬰與自己的兒子密謀刺殺行動,所以子嬰的兒子13歲就那麼厲害了嗎?當然那時不是沒有神童,甘羅12歲就憑口舌為秦國獲得好些城池並被始皇封為上卿,而當時始皇本人也只有15歲,但現在說的本身就是一個極端情況,如果始皇扶蘇子嬰三人生育能力那麼強大的話。而且秦國並不是根據年齡論婚嫁的,宋朝的時候女子必須13出嫁,男子15娶妻,可秦國卻是以身高論婚嫁,只要達到1米45以上的高度就可以成婚了,請注意,雲夢睡虎地秦簡上寫的是「可」並不是「必須」,上面也記載了百姓不按規定結婚的例子,而且古代基本都是男性比女性晚結婚,周禮上甚至說男子最大結婚年齡是30歲,可能是因為男子想先成家立業吧。所以綜上所述,扶蘇可能是有個那麼大的兒子,但未必會有那麼大可以一起商量密謀的孫子,或者說沒有孫子也是可能的,那麼子嬰是他兒子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二、如果他是扶蘇兒子,那他不可能活,秦時明月電視劇中他是裝瘋騙過去了,但秦國當時是十七個秦始皇的子女一個都沒有逃掉,秦始皇本人又開了一個不好的頭,把當年要奪王位的嫪毐的兩個年幼孩子給害了,秦始皇的兒子公子高也想逃的,但他知道自己的家人會被害,為了他的家人活著,於是自願犧牲,他的家人這才得以活著,反過來想也就是,如果他不說要自我犧牲保家人,那他的家人一個也不能逃掉,因為秦國就是這樣的,一人受刑全家遭罪,裝瘋也沒有用的。

三、如果他名字是子嬰,他更不可能是扶蘇的兒子,除非他叫嬰,這就是文言文的迷惑之處了,史記上說他是秦二世「兄子嬰」,「兄子嬰」可以翻譯成「哥哥的兒子嬰」,也可以翻譯成「哥哥子嬰」,另一部史書說他是始皇「弟子嬰」,同樣可以翻譯成「弟弟子嬰」或是「弟弟的兒子嬰」,如果兩部書的說法是不矛盾的話,那麼他應該是始皇弟弟的兒子,名叫子嬰,且是秦二世的哥哥,這裡的弟弟可能是成蛟也有可能是堂弟之類的,因為異人本身就有二十多個兄弟姐妹,這裡的哥哥肯定不是親哥哥,因為十七個人都被害了,他不可能是秦始皇的親兒子,有可能是養子,「子嬰」名字和秦始皇父親的名字「子楚」很像,「子楚」意味著「楚國公主的養子」,那麼「子嬰」也有可能是「從嬰兒起就被收養的孩子」之意,不管怎麼說,他都一定是嬴氏子孫


大概率是了,他們性格也很相似,子嬰的兒子也不一定是成年,也許是懂事點的小孩子三歲以上吧。


不是,年齡不符合,推薦百家講壇,好像是王立羣讀史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