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最大的事情发生了,目的还是为了救银行!黄生2015-04-07

清明节期间的大事,就是银行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这可是真正的大事,这个敏感时刻推出,目的还是为了救银行!

1、这是改善银行流动性的利器。过去银行太辛苦了,放了太多贷款,为了躲避监管规则,将很多的贷款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放到了表外,每年为了应对监管都东躲西藏。导致现在银行的表外资产已经大到无法躲藏,没有办法。现在好了,过去放的贷款,可以直接通过资产证券化打包出售,而且可以通过银行理财资金去购买。这样一来,一是银行贷款没有超过额度,二是银行的流动性大大改善,三是可以将劣质资产掺杂其中出售,改善不良率。

2、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是实实在在在上演的。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偿还不了到期债务,只能通过展期和财政部发行债券来替换,但是谁来购买还是问题,现在还没解决。如果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地方政府债务打包来出售,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到时候将会有大量地方政府债务平台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甩卖给市场,当然,接盘的还是普通百姓。

3、现在确定的是,房地产下行周期已经到来了。现在政府已经开始救市房地产,但是对于救市的效果谁也不知道。如果房地产继续下行,最大的受害者将是银行,因为银行手里拿了一堆抵押房产,到时候资产评估的时候,或者坏账大量产生,银行的资本金会受到重大损害。别看银行资本金很大,但是这点资本金在中国整个高泡沫房地产面前,还是九牛一毛。所以,为了拯救银行,必须尽快推出资产证券化,以方便银行将房地产抵押贷款随时可以出售,加快风险转移给市场。

4、为了迎接资产证券化注册制的推出,必然会培育出一次资产证券化的繁荣行情。正如为了推出股市注册制,必然要造就一次迎接注册制的繁荣行情。

目前中国经济环境很微妙,处于房市的下行周期,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爆发初期,经济的地雷最终不能危及银行,因为这是最后一道保障,所以,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拯救银行,资产证券化注册制,是拯救银行的一记重拳,这才是刚开始,接下来,就是银行开闸、抛售资产了!

央行最新出招,很多人没看懂!刘晓博2015-04-03

4月3日,星期五。我们没有等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却等来了央行的另一新举措:宣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实行注册制。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资产转换成为可流通的资本市场证券的过程。人们常常把资产证券化产品划分为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简称MBS)。后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前者的基础资产是除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

换句话说,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信托机构等,把自己发放的贷款,打包、分割成标准的份额,在市场上出售。比如说,甲乙丙以前欠工行一笔贷款,这笔贷款现在被工行证券化,到市场上出售了。工行获得了现金,盘活了一笔贷款,增加了可以贷款的额度;购买证券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比较固定的收益,也可以赚取证券本身涨跌的收益,相当于购买了可以交易的债券。

可以看出来,随著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规模越来越大,银行成为最大受益者。他们不仅可以赚取证券化的信贷资产的利差,还腾出了信贷空间,做下一轮贷款。事实上,他们获得了某种资金杠杆。所以,银行的业绩会明显提高,这有利于银行股价的继续回升。

房地产企业也将受益。虽然MBS是银行发行的,但当一部分银行按揭贷款被打包出售后,银行显然获得了继续向购房者放贷的空间。这对于楼市的回暖,显然是有益的。

既然此举对银行股、地产股构成利好,那么短期内对股市也将构成利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长远看,这对于股市其实也构成利空。因为随著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行成市后,投资者的渠道就被拓宽了,很多资金就会被MBS和ABS吸引过去,从而对股市资金构成分流。

事实上,中央正在战略性做大金融这个「资产池」,用来在未来10到20年替代楼市,这种趋势已非常明确。比如今天(4月3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新三板丑闻迭出之时,丝毫没有谴责的口吻,而是全力支持新三板的发展。各地的股权交易中心(四板市场)也如火如荼,再加上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大扩容即将开始,中国金融业空前繁盛的时代即将到来。

在这个金融大扩容的时代,深沪股市独揽春光的时代,将很快结束。接下来,还将会有大批全新的衍生金融产品,陆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当然,这些新产品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风暴,其实就是MBS被过度使用的结果。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