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古代有無數各具特色的詩人,且不論唐宋八大家有多厲害,也不說李白和杜甫的離騷,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寶藏詩人,人稱“詩奴”,可能很多人已經知道了,他就是賈島,他的名氣沒有李白杜甫那麼大,而且還被稱爲是最笨的詩人,曾經因爲一首詩反反覆覆煉字挑詞,最後寫了三年才寫出兩句,詩奴這個稱呼形容的太貼切了。

  賈島爲人比較孤僻,也不喜歡和他人交流,所以早年就出家了,據說是衣蛾早年應舉但無果,便一直都鬱鬱寡歡的,日子索然無味,不過再無聊的日子也沒有放棄吟詩作對,經常會因爲一個字反覆琢磨,時間一長這倒成了賈島唯一的樂趣了,所以後來也有人稱他是“苦吟詩人”。

  不過賈島雖然寫詩寫的慢,但是都很精緻而且耐人尋味,都是一些生活裏平常的事情,但又總能讀出一種淡淡的悲傷,在《題李凝幽居》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聞名,不過光是這一個敲字,就被賈島思前想後考慮了很久,後來還是遇到了貴人韓愈,才作罷。

  一開始是賈島突然有了靈感,但是反覆斟酌之後,感覺僧推月下門似乎有點不合適,但是換成敲的話,也說不出感覺,就一直這樣比劃着,結果不巧擋住了韓愈的儀仗隊,韓愈不滿,大聲質問,“你一介僧人,難道不會看路嗎?”

  賈島突然想明白了,選定用敲,如果是推的話,就有點像回家的意思,而“僧敲月下門”的話就有了拜訪的意思,一個敲字,就將訪客小心翼翼的形態詮釋的淋漓盡致,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