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樂府舊題還是啥的從字面分析一下。

行路難側重於行,表現出迎難而上,知難為而為之的不屈意志。

路難行側重於路,知路難行而不得不行,豪氣瞬間變成了怨氣。

字面意思相差不多但是仔細體會一下這兩個詞的使用場景有很大的差別。行路難是感慨豪氣,路難行一般是抱怨傾訴。

拙見


行路難是樂府舊題,古已有之,李白借其體式再創作,這是李白經常採用的方式。路難行是什麼鬼?


李白如果寫了「路難行」,你又要問為什麼李白要寫「路難行」而不是「行路難」了!別問為什麼,小白樂意呀!千金難買我高興!不用刻意分析吧!


行路難說的是人,路難行說的是路。而且李白這個人是不喜歡屈服的,他更傾向於人去征服而不是去低頭


致「途安」同志:《行路難》是漢朝《古樂府》中,樂府詩所規定的格調和風格!正如您做作文的題目一樣而不能「跑題」,及文不對題一樣。所以唐朝人是不能更改的!即使是大名鼎鼎的詩仙、謫仙人李白都無權改為「路難行」。汾淮居士


行路難,是一個存在已久的標題,早在魏晉時期就有了。類似於我們的小學生作文,寫下我的媽媽,我的爸爸這種。

南北朝的鮑照寫過十八首行路難,同時期其他人應該也都寫過,很多沒有流傳下來。

其他類似的體裁還有很多,兵車行、前出塞、後出塞,很多人都寫過同題作文。

你可以蒐集下,看誰寫的最好。


順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