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研究指出「黑巧克力」中的黄烷醇(flavanol)除了可以预防血液中的油脂物质堵住动脉,还能帮助身体合成更多的一氧化氮,借以降低血压,这让大批的巧克力迷们更有大吃特吃的借口,但是你吃的巧克力是真正的巧克力吗?

专家建议真正对人体有帮助的巧克力是可可含量较高的黑巧克力,一般建议可可含量在55~75%之间的巧克力,既不会苦涩到难以入口,也能兼顾健康。

  巧克力中含有丰盛的“苯乙胺”可减轻或消除丧偶、失意者的忧郁或轻生心态。进入娱乐时尚论坛

  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可强心、利尿消除浮肿﹔并可“活化”胃内蛋白质分解成“酵素”而有益消化吸收

  每百克黑色巧克力内含有“儿茶酚”53.5毫克﹔每百克牛奶巧克力中含有“儿茶酚15.9毫克。“儿茶酚”属强力抗氧化物质,可清除“氧自由基”等对细胞膜和心脑动脉的氧化性损害并具有防癌效果。

  巧克力含热量较高,当旅游或健身锻炼耗损热量较多时,进食巧克力为理想加油剂”。

  巧克力中的可可碱神经欣快剂。可作为读写或操作电脑等过久而感到疲软的“充电剂”。

  巧克力中的“苯酚”可阻抑血中脂质发生氧化堵塞心脑血管而形成“脑血栓”或“心肌梗塞”。

  巧克力中含有被称为类黄酮物质的天然化合物。类黄酮物质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机体细胞抵抗自由基所致的损伤。

  巧克力中的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宏量营养素,它可以促进皮肤肌肤头发等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巧克力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也是帮助机体和机体器官御寒的能量来源。它们还组成并且维持机体组织以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转运

  巧克力还含有达到良好营养所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其中包括。上述每种矿物质都在许多生物学功能(如生长、骨胳形成、代谢以及氧在血中的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


  巧克力的成分中有一项就是油脂,称为可可脂的油脂成分由于熔点低,是巧克力可以入口即化的大功臣,除此之外,可可脂的营养成分也很高,包括:有益心脏健康的油酸、对身体有中和效果的硬脂酸,对身体而言是十分优质的油脂。


维基百科

  巧克力(译自英文Chocolate,也译朱古力),是以可可做为主料的一种混合型食品,主要原料可可豆产于赤道南北纬18度以内的狭长地带。

  巧克力最早是墨西哥人制作的。15世纪初期,西班牙探险家埃尔南多·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正在饮用一种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一种饮料。科尔特斯品尝后在1528年带回西班牙,并且在西非的一个岛上种植了可可树。西班牙人将可可豆磨成粉,加入水和糖,加热后制成的饮料被称为「巧克力」。这种饮料非常受欢迎。不久制作这种饮料的方法被义大利人学会,并且很快传遍了欧洲。1642年,巧克力被作为药品引入法国,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托马斯·杰斐逊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优点」。
1847年,巧克力饮料中被加入可可脂,制成如今人们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块。
1875年,瑞士发明了制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从而有了现在所看到的巧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巧克力的生产,巧克力被运到战场分发给士兵


营养素

· 镁、钾、维他命A、可可碱、苯乙胺
益处

· 提高精神、兴奋、使人有恋爱感。

注意事项(禁忌)

· 巧克力中的可可碱对动物的神经系统有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