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80万医学生毕业,为何最终成为医生的仅仅只有小部分人?

  医学对于学生们来说一直都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但是呢却有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每年大约会有80万医学生走出校园,但是最终成为医生的仅仅只有两三万人,这是为什么呢?本科生如果不做医生的话还说得过去,但是很多的学生上完研究生有的甚至都上完博士了依旧改行去做其他这是为何呢?

  其实我们先来说说医学专业的成本吧。医学院的学费相对来说在大学诸多专业中算是比较贵的了,很多医学院在本科阶段学费就要小一万一年,就举个现实发生的例子说说。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有一位博士,家里很不富裕,即使是这样在整个博士阶段都没有给家里补贴过一分钱,甚至有时候还得家里去补贴他才可以。本科到博士,一分钱工资没有,仅有的奖学金之类的也都全交了学费了,不想其他专业的高材生,上着学还能有点闲钱。

  其次呢就是很多学医的本科生觉得医学专业时间成本太高了,本科上个5年,还得经过3年规培之后才能算是一个医生,这时候还不稳定,大部分人还要选择3年专科培训,这样下来就得十一二年才能完成学业,这个时候估计自己都三十多了,对于女生来讲,很多女生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这还没有算研究生、博士的时间,如果加上这些,自己学完的时候估计就快四十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医生这个工作实在是很累,并且还挣不到多少钱。写不完的病例、做不完的手术还有看不完的急诊是很多医学行业医生的真实写照。有的人可能会说“医生的工资不是很高吗?”其实说这句话的人完全不了解医生,在医院内一般只有年纪大的老医生才能挣高工资,而年轻医生基本上挣的还不够花,怕是养活自己都是一个难题。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生考证实在是太难了,即使你学了五六年的医学,但是国家却不会承认你就是一个医生了,就像一个医生资格证,每天医院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怎么会抽出时间看出呢?工作繁忙的同时还得抽出时间来看书准备考试,相信这也是很多医生的背后真实情况吧。

  像什么医患关系之类的原因还有很多,本科生是因为医学难度太大不愿意去当医生,而像博士生之类的呢则是因为有更好的工作可以取代医生,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是这些学了好几年医学的人不愿意当医生的原因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