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快報

  無論是限購、限價還是限售,在本輪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和遏制投機炒房行爲的調控之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五限”政策中的限售令其實是有時間限制的,而最近,正是衆多城市限售令到期的日子,專家預計或將有千萬平米量級的住宅房源“解凍”,進而衝擊樓市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限售的來歷,2015年的時候,住房貸款新政出現,樓市開始復甦,再加上棚改、購房補貼等多項政策的刺激,各線樓市全面復甦,房價持續上漲。隨後,各項調控措施陸續出臺,但是效果一般,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2017年三月份,以廈門爲首的衆多城市開始實行“限售”:新購買住房須取得不動產證滿2/5年後方可轉讓。

  這些城市包括廈門、成都、南昌、青島、重慶等五十個城市實行限購,海南更是全省限購。但是,這些城市的限購年份大多數都是兩年,如今兩年時間剛好過去了,此前不能入市交易的房子,或將大規模的“解凍”,對樓市造成一定的衝擊。

  專家認爲:原則上,限售到期,市場出現大量房源,但是也很難出現拋售潮。原因則是如今的樓市行情不好,現在拋售,回報率太低甚至是虧本。就和“買漲不買跌”一個道理,漲的時候再賣,但是跌的時候繼續持有。但是這就容易導致一種情況發生,持有房產的成本不斷增加,資金難以流動,最後或將面臨破產風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