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4年積累的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公司,產銷累計突破10萬輛。在新能源車市場,這是一個不俗的成績。爲進一步滿足已成爲汽車消費主流人羣的年輕消費羣體,3月26日,江鈴發佈了全新的汽車品牌——易至。

  與此同時,易至旗下新車易至EV3上市。新車補貼後售價爲6.68-8.38萬元,提供5款配置不同的車型。鑑於新能源補貼新政恰逢新車上市前不久頒佈,考慮到補貼退坡,易至汽車提出爲易至EV3提供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的保價(即使補貼退坡,廠家確保在期限內仍按現在公佈的補貼後售價銷售)。

  既然是純電動車,大家自然會關心它的續航能力。根據廠家公佈的產品信息看,易至EV3的綜合續航里程爲302km,看起來較爲理想。那麼,作爲一款補貼後最高售價超過8萬元的A00級純電動車,易至EV3是否值得購買?

  或許,大家可以從《車業雜談》此次試駕易至EV3智跑型的體驗中,得到一些答案。

  1

  長得耐看,易至EV3的造型原創度較高

  初看到易至EV3,它給《車業雜談》留下的印象是,整體體態協調,有一種可愛但不失時尚俊麗的美感。而在3720*1640*1485mm的車身尺寸下,設計師仍然爲易至EV3打造了一副勻稱的身段,這很不容易。

  考慮到小車身的限制,易至EV3的整車線條和形面的變化較簡潔。而或許是爲了提升年輕時尚的味道,易至EV3還刻意配上了花瓣式的輪轂,在不大的側面上竟然“畫”上雙腰線,還提供多達20種色彩組合的外觀拼色方案。

  於小處做大文章,這着實不易。

  內飾同樣採用了色彩對比強烈的拼色搭配,如此次《車業雜談》試駕車型的這種深色加橙色的配色組合,營造了年輕、活潑的車內氛圍。內飾部分的裝飾材料算不上高檔,但在座椅、門上扶手處,還是儘量做了軟質包覆,同時也通過紋理優化了視覺效果(如儀表臺採用硬質材料,但看起來也還不錯)。而考慮到售價,如此內飾CTF設計,算是用心了。

  易至EV3沒有設計常見的物理儀表,而是通過擡頭顯示HUD來提供車速、續航里程/電量、ADAS、導航等信息,比較獨特。而或許是爲了在不算大的車內空間里布置好擡頭顯示HUD,方向盤上端也採用了平底設計,以規避視線被遮擋的風險。

  此外,在中控位置,易至EV3設計了一款小屏幕用於顯示能量、轉速等信息。而懸浮式的中控屏很顯眼,基於此,易至EV3的車聯繫統提供多媒體、導航、藍牙、車輛信息查詢或控制功能等。當然,易至EV3還提供語音識別控制功能。

  2

  長得小巧,易至EV3的駕乘空間能滿足日常代步所需

  面對定位A00級轎車的易至EV3,大家自然要關心它的駕乘空間如何。從實際的體驗來看,《車業雜談》認爲易至EV3的駕駛空間應能滿足主流人羣的使用,後排乘坐空間若遇到大體型駕駛者時可能受影響,而一般情況下應能滿足乘坐所需。

  易至EV3智跑型的後備箱採用電動尾門,相對比較高級,後備箱空間相較車身來說較大、較深,這應得益於電池平鋪佈置在底盤上。

  此外,易至EV3的車內儲物空間表現也還不錯,前後車門均有杯架、智跑型配有電子手剎後也在主副駕中間留下了一些小空間、檔杆前方佈置了擱放手機的位置等。

  3

  起步加速較快,易至EV3的駕駛體驗有快感

  起步加速快,是純電動車的特性,這與驅動電機的動力-車速曲線有關,起步即能輸出最大扭矩。

  易至EV3的永磁同步電機能提供最大150N·m的扭矩,能趕上1.5L汽油發動機的最大扭矩水平;其拖動整備質量爲1115kg的易至EV3,在起步階段顯得很輕鬆。所以,行走在南昌的市區道路上,易至EV3能給到《車業雜談》暢快的駕駛體驗;在通過紅綠燈時,稍微加大點電門,能輕鬆甩開一些燃油車。

  對於一款A00級轎車而言,易至EV3的整備質量不算低了,由此帶來的好處是中高速行駛較爲平穩。在往返幸福桃園景區的山路上,易至EV3在過彎時也能給人較好的駕駛信心。而如果能再提升一些懸架的韌性,易至EV3通過顛簸路面的路感可能會更好。

  易至EV3的最高時速爲102km/h,車速超過80km/h後的動力還比較足,尤其是調到S擋後,加速信心要更足一些。至於續航能力,此次試駕車型初始剩餘電量表顯爲75%,《車業雜談》在經歷涵蓋市區(含小段擁堵)、山路等累計約125km關閉空調的路程後,表顯剩餘電量爲30%、剩餘續航里程爲75km。假若消耗電量與續航里程爲線性關係,那此次《車業雜談》試駕車型的實際續航里程可達到280km左右,與公開續航里程數據較爲吻合。當然,這個結論還有待精確、較長里程的測算論證,故僅作參考。

  寫在最後:綜合售價、產品參數和配置、試駕體驗來看,《車業雜談》認爲易至EV3算得上是一款有吸引力的純電動A00級轎車,在同級車型中應有較強競爭力。當然,純電動車的市場表現,除了受到自身產品力的影響外,還受到相關政策、配套設施等的影響;其中,如果配套設施能儘快進一步完善,那麼包括易至EV3在內的純電動車應還會有更好的市場預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