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心

  修養一流的人談格局,二流的人談事情,三流的三談是非

  人,是不分三六九等的。

  但在修身處世之道上,卻有高下之分。修養一流的人談格局,修養二流的人談事情,修養三流的人談是非。

  圖片:新華社/路透

  01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俗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適當的談論本無可厚非,但若因一己之利、一己之私上升到人格攻擊,故意搬弄是非、誣陷、中傷他人,便是人品低下的表現了。

  歷史上,有多少愛進讒言的小人最終能有好下場?

  後梁謀臣李振因屢次不中舉,痛恨士大夫,對朱溫進讒言,導致了白馬驛之禍,三十餘人被殺,後梁滅亡後,李振及其家人被後唐莊宗處死;

  明朝太監劉瑾,爲排除異己,屢次誣陷迫害朝中大臣,最終在菜市場的刑場上結束了一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愛搬弄是非的人,往往兩面三刀,善於捕風捉影,別人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就拿來大做文章,人人敬而遠之。

  曾有個朋友在與老鄉的鄰居阿姨聊天時,隨口吐槽了下自己的丈夫。

  沒想到隔了兩天媽媽就打電話問她是不是要離婚,搞得她哭笑不得。

  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得知他人在背後抹黑自己,內心萬分憤慨卻不知如何是好。

  想要解決這個困擾,可向一則傳說學習。

  寒山和拾得兩位苦行僧一同修行。

  有一天,寒山在外面受了氣,回來滿腔怒氣地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只見拾得淡定地說:“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多妙的回答啊,“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畢竟,喜歡說他人壞話、挑撥離間的人,往往都是需要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優越感,既見不得別人好,也看不到自己的好。

  這會使自己終日處於是非之中,陷入無止境的糾纏裏,活得不快活,生活也終究不會高級和美好到哪去。

  只有不成熟的人,纔會隨意對別人評頭論足。

  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在別人面前聊另一個人的是非,只會暴露自己的壞人品,損人而又不利己。

  圖片: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02

  “君子謀事不謀人,

  小人謀人不謀事”

  有個小男孩問父親:“怎麼分辨好人和壞人?”

  父親思索了下反問道:“如果一個人偷了別人的東西,那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壞人。”

  “如果一個人常常伸出援手幫助他人呢?”

  “好人。”

  聽完孩子的回答,父親鄭重其事地說:“很多時候,做這些事的,是同一個人。”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單從某件事就主觀隨意地對一個人下結論,甚至在往後的問題上都帶着偏見看待,註定無法與人交心,更無法使人信服。

  就事論事,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做到對事不對人,除了要懂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還要有容人之短的胸襟。

  《資治通鑑》中有這樣一則趣事。

  唐代名將郭子儀之子郭曖,娶昇平公主爲妻。

  一人是將門虎子,一人是金枝玉葉,一旦爭吵起來,誰也不讓誰。

  某一次醉後吵架,郭曖負氣地說道:“你以爲你父親是天子就能輕視我們家嗎?我父親還不屑做天子呢!”

  昇平公主聽後一氣之下,跑回宮裏告訴唐代宗。

  隔天,聽聞此事後的郭子儀連忙將郭曖囚禁起來,併入朝請罪。

  只見唐代宗說:“兒女閨房中說的氣話,何苦去計較呢!”

  懂得就事論事的唐代宗,自然也能得到郭子儀的忠誠之心: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保衛疆土。

  就事論事,出了問題才能抓住最核心的本質,精準又快速地進行解決。

  就事論事,才能對人的優缺點客觀看待,從而更清晰地瞭解一個人。

  世事紛擾,能做到就事論事,已實屬不易。

  圖片: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03

  “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人生如棋局,當一個人對局勢有了瞭然於胸的把握,就能步步爲營,每一次落子都爲後面之路佈局。

  心中有大抱負,權衡得了利弊得失,能屈能伸,既不爲一時的成敗忿忿不平,也不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雙眼。

  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卻遭受種種侮辱。然而晏子沒有因此憤然離去,也沒有忍氣吞聲、任人宰割。因爲他深知,此次自己是帶着使命前來,若不堪受辱便離去,即是負了使命。況且自己代表國家,更要據理力爭,護住自己和國家的尊嚴。

  民間有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說的便是,人生的寬度取決於格局。

  格局大的人,看得更遠,思慮得更周全,想常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抵達常人所無法抵達的境界。

  孔子的一個學生救了一個落水小孩,孩子的父親爲表達謝意送了一頭牛,學生欣然接受。人們對此紛紛批評他貪心,唯有孔子表示讚揚。

  另一個學生贖回了一個奴隸卻未照當時規定向官府報銷,人們都稱讚他品格高尚、不圖回報,孔子反而嚴厲地批評他。

  爲什麼呢?

  在孔子看來,前一個學生得到並接受了報酬,是對善舉的鼓勵。後一個學生的行爲,反倒讓人們不敢輕易地救人,久而久之,便會對國家和社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孔子明白,只有保護善舉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弘揚善舉的觀念。

  衆人看到的是一時一人之利益,孔子看到的是一國的長遠之計,甚至對幾千年後的人亦有深遠的借鑑意義。

  近幾年來,出現不少見義勇爲反倒被訛詐的事例,一時間人心惶惶,不敢伸出援手,後來出臺了相關法律,情況纔有所緩解。

  格局越高的人,越清醒,越不易被迷惑,也便越能保有理性的決斷力。

  凡有大作爲者,必有大格局。

  作者簡介:一心,用故事講述人生哲理,有迷惘,有問題,生煩惱,來找師父說說

  往期文章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劉新華 | 校對:趙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