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以後使者因其任務劃分,大概有十二種:

一、賀正旦國信使,簡稱正旦使或賀正使,賀鄰邦正旦皇太后、皇帝或皇后正旦者;

二、賀生辰國信使,簡稱生辰使,賀鄰邦皇太后、皇帝或皇后生辰者;

三、告哀使,以本朝皇太后或者皇帝崩逝告鄰邦者;

四、遺留信使或稱遺留國信使,簡稱遺留使,以本朝大行皇太后或者皇帝遺留物饋遺鄰邦者;

五、皇帝登寶位國信使,簡稱告登位使,以本朝新皇帝繼位告鄰邦者;

六、祭奠國信使,簡稱祭奠使,祭奠鄰邦大行皇太后或皇帝者;

七、弔慰國信使,簡稱弔慰使,弔慰鄰邦皇太后或皇帝者;

八、賀登位國信使,簡稱賀登位使,賀鄰邦新皇帝登位者;

九、賀冊禮國信使,簡稱賀冊禮使,賀鄰邦新皇太后受冊者;

十、回謝禮信使,簡稱回謝使,答謝鄰邦弔賀者;

十一、國信使,俗稱泛使,普通聘問或有所報告要求於鄰邦者;

十二、謝國信使、也叫回謝使,答聘或應鄰邦請求而遣人有所磋商者。

正旦和生辰使是每年固定要派遣的,泛使就沒有固定的派遣日期了,其他的使者都是因為有事才選派,告哀只派遣一個使者,泛使有時候也是,其他的使者都是有正有副,正使叫大使。使節都有隨行人員,根據職位分為上中下三等,叫做三節人從,大概一百人左右。

喪葬,正旦,弔賀鄰邦對帝對後都有專門的使者,也都是同時派遣的,也各有各的國書,唯獨生日兩個人基本不能相同,那麼國書在祝賀一個人的時候一定會捎帶問候另一個。遣使一定會攜帶國書,使節名目不同,國書的措辭肯定各有不同,但是格式大概都是:首段是互相稱呼的冠詞,中段敘事,後段是使者和副使的官銜名稱,一國呈國書,另一國也一定要回國書,格式都是相同的。 兩國的皇帝和皇太后都可以互相致書,但常常會讓對方皇帝代為轉達問候或謝意,太后也經常會讓皇帝代為致書和回書。尤其是於禮叔嫂、兄和弟媳不通問,這時候一定要由對方的皇帝來轉達問候了。

宋朝派遣的國信使副,照例應該由兩府一同商議選擇,再請皇帝審議。但有的時候並不都遵守這個規矩,有時候有人自己請求這個崗位,有時候內廷徇私點派,所以有大臣不滿這事上奏。不過大體上正使的選擇是比較慎重的,大多都是名士,但是副使就有不少權貴子弟濫竽充數了,因為奉使出疆,能得到不少的賞賜,大使責任繁重是一國的代表,禮節之類的既複雜又要特別留意,不能不謹慎的選人,副使任務就比較輕,所以難免會有徇私的行為。

遼國的當權者都是皇室後族,大使的選擇都是耶律和蕭兩氏當中,副使才會有庶姓臣僚。雖然遼國民風與宋差別很大,但是大使的選擇頗為用心,禮節並不馬虎,宋仁宗所以稱讚「遼所遣使來朝中皆能謹恪」,而路振也說遼國自從和宋朝通好以來,每年都選擇聰敏知文史的人來作為出使宋朝的人才儲備。 宋大使都用文臣,副使都用武臣,遼國則是大使一般是武臣,副使多文臣,兩國的國俗差異可見一斑。

兩國派遣的使者,官位高低並不相同,其中遼國使副官職都較高。遼國大使,官銜最低的也是諸衛大將軍,諸州觀察使,大多數都是諸衛上將軍,各鎮節度使這一級別,更有時候會派遣伊離畢(我也不知道說的恰不恰當,大概相當於公安部長,副部長)、樞密副使或簽樞密院事(國防部正副部長)的執政大員出使;即使是副使也不會低於諸司副使之下,大多為諸衛大將軍、諸州觀察、防禦、團練等使、大卿監或者少卿監帶館閣執事這類的,更有幾次副使都派遣了簽署樞密院公事或節度使這一級別的官員。

宋自居中朝,不想派遣大臣出使「虜」,即使是大使,大多是郎中,員外郎或者少卿監等五六品官,更低的還有校書郎、太常博士這類的七八品京官,三四品的尚書,侍郎或者清貴著稱的翰林學士都很少派遣,至於兩府執政官員那是從來沒有過的。副使大多是諸司使副兼閣門祗候或通事舍人之類的,位高的不過為諸州刺史或團練使,只有政和元年童貫以武康軍節度使為生辰副使,那是因為宋徽宗要他去刺探契丹的緣故,所以不惜破格。

宋國使副的官職本來就比遼國要低,而實際上就更低,因為這裡面宋還耍了個小手段:遣使假官。遣使假官就是出使的時候給使副臨時加一些官爵階勛,等到出使的任務完成就去掉了。在我看來這有點自欺欺人,而且還添了額外的麻煩——出使的官員因為本來沒有那麼高的官職要換官服,歸國後要換回去。而且如果遼國的使臣來了,需要以前出使過遼國的使副來應酬,難免再來一遍,席間稱呼要用當時假官的稱呼,座次也要按照假官安排。搞得這麼麻煩就有點自欺欺人了。遣使假官的事時間長了難免會泄露,所以熙寧六年,遼國的生辰使耶律寧等人就有點不滿,請求派職位略高一點的人來遼國出使,雖然神宗當時似乎答應了請求,但是據事實來看,根本就沒做任何改變。

PS:看來還是有一些人來看的,我就把這個系列寫完,下一次寫和禮物相關的一些內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