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浩志

  开发商是越来越不像盖房子的企业了。不少房企在名字上去掉“地产”二字,改成XX中国,换个马甲一是希望模能糊地产的印象,现在搞地产开发,不能说是负面,但至少也不是受欢迎的。

  另外在投资项目上也是越来越多地搞热点噱头,诸如:产城融合项目,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生物制药,医养类服务,智慧科技等等。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大致有三个原因:

  1、为了以产业之名圈地。

  地方管理者好所谓的产业经济,所以产业+地产,拿地更容易,成本更低,最终产业是否成功不用管,反正项目开发了,照样卖,照样赚钱。不过这种做法对培育实体经济不见得有真正的拉动作用,此前谈过,这里不赘述。倒是要提醒地方政府,需要留点心,提防着;

  2、为企业转型试探新领域。

  触摸到行业天花板,之后怎么办?这是龙头房企们越来越突出的焦虑。摆在许多地产大佬面前的是两个事实。首先行业经过2018年透支式的疯狂后,行业总体规模基本完成触顶。随着时间推移,或者15,20年后,房地产行业总体规模和现在相比,就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所以大房企们至少要在行业总体规模大幅下滑之前,找到至少有足够规模的“容身之所”,能整体转型也行,能部分“挪窝”也行,反正身躯庞大要找个容身之所是非常的不容易。

  其次,对于大房企而言,目前已经销售额几千亿的规模,希望业绩继续保持增长已经难度极大,所以除了开发,地产周边的行业也要尝试做,除了地产周边,和地产无关的也要尝试一下。远的卖水、卖奶粉、卖粮、卖油失败了,近的造新能源汽车,造机器人等也是陆续有来。不过从历史上看,大企业彻底转行业成功的是凤毛麟角,多半最终成了搞投资的类金融企业,毕竟不用实打实的参与,至少大房企有足够的资金,而地产与投资也有基因上的接近之处。

  3、纯粹投管理层所好,宣传造势。

  对于中小房企而言,当前任务首要还是冲规模,避免被大房企淘汰。短期内,行业规模见顶这事还不需要他们担心,但是为曝光率,热点还是要蹭的;为显示逼格,多元化还是要显示的;为能和领导说上话,新产业也是要有的。不过,中小房企碍于资金、精力、专业度等原因,也就只能蹭一下,出不了什么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