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開發商是越來越不像蓋房子的企業了。不少房企在名字上去掉“地產”二字,改成XX中國,換個馬甲一是希望模能糊地產的印象,現在搞地產開發,不能說是負面,但至少也不是受歡迎的。

  另外在投資項目上也是越來越多地搞熱點噱頭,諸如:產城融合項目,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生物製藥,醫養類服務,智慧科技等等。

  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大致有三個原因:

  1、爲了以產業之名圈地。

  地方管理者好所謂的產業經濟,所以產業+地產,拿地更容易,成本更低,最終產業是否成功不用管,反正項目開發了,照樣賣,照樣賺錢。不過這種做法對培育實體經濟不見得有真正的拉動作用,此前談過,這裏不贅述。倒是要提醒地方政府,需要留點心,提防着;

  2、爲企業轉型試探新領域。

  觸摸到行業天花板,之後怎麼辦?這是龍頭房企們越來越突出的焦慮。擺在許多地產大佬面前的是兩個事實。首先行業經過2018年透支式的瘋狂後,行業總體規模基本完成觸頂。隨着時間推移,或者15,20年後,房地產行業總體規模和現在相比,就將會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所以大房企們至少要在行業總體規模大幅下滑之前,找到至少有足夠規模的“容身之所”,能整體轉型也行,能部分“挪窩”也行,反正身軀龐大要找個容身之所是非常的不容易。

  其次,對於大房企而言,目前已經銷售額幾千億的規模,希望業績繼續保持增長已經難度極大,所以除了開發,地產周邊的行業也要嘗試做,除了地產周邊,和地產無關的也要嘗試一下。遠的賣水、賣奶粉、賣糧、賣油失敗了,近的造新能源汽車,造機器人等也是陸續有來。不過從歷史上看,大企業徹底轉行業成功的是鳳毛麟角,多半最終成了搞投資的類金融企業,畢竟不用實打實的參與,至少大房企有足夠的資金,而地產與投資也有基因上的接近之處。

  3、純粹投管理層所好,宣傳造勢。

  對於中小房企而言,當前任務首要還是衝規模,避免被大房企淘汰。短期內,行業規模見頂這事還不需要他們擔心,但是爲曝光率,熱點還是要蹭的;爲顯示逼格,多元化還是要顯示的;爲能和領導說上話,新產業也是要有的。不過,中小房企礙於資金、精力、專業度等原因,也就只能蹭一下,出不了什麼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