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愚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主任助理、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2012年)

  中华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消化病学会食管疾病协作组秘书;中华消化病学会消化影像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内镜诊疗质控专委会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暨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副秘书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青委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副主编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编委、《实用老年医学杂志》青年编委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胃肠病学》通讯编委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晨光学者、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基金

  第一/通讯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Gut,Hepatology,AJG,GIE,Endoscopy等发表SCI论文74篇

  临床工作任务繁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要兼顾科研和发表文献,因此临床医生往往会犯难,如何才能两者兼顾呢?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的柏愚医生,分享了其在临床科研上的经验和心得,并从内镜医生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开展临床科研。

  

  明确临床科研的意义

  临床过程中为什么要开展临床科研,如何开展临床科研?这可能是大多数年轻医生的困惑。其实临床与科研并不矛盾,临床工作中每天接触的患者,其实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里面隐藏着很多科研的火种。只要善于发现,就可以将日常医疗工作转换为科研的素材。而科研是为了解决临床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是临床问题的总结归纳和发现。

  需要明确的是,临床治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能是很好的经验值得分享。国内外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世界顶级期刊,也会对一些特殊或有意思的研究进行刊登报道。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以及良好的处理能力,从而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有效地开展与实施,逐渐将科研创新当做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

  

  临床科研的类型

  临床科研设计有很多方法和类型,可以从相对简单的身边的临床发现入手,如个案报道(Case Report)、病例回顾等。尽管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个案报道证据等级相对不高,但它仍是临床经验的一种总结和很好的科研入门通道。个案报道在文献篇幅上一般不需要很多,容易上手。

  可以参考一些顶级期刊或自己研究领域中知名度和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刊登的个案报道,不仅能够获得灵感,还可以熟悉文献撰写的方法和内容。掌握一定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后,逐步设计并开展队列研究、随机试验等。

  问题源于临床,贴近临床,一点之见即是科研。建议多进行同行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路与想法。结合实际工作,发挥自身长处,点滴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个案报道的分享及意义

  对于年轻学者来说,个案报道可能是较容易上手的临床科研类型之一,只要善于总结就会发现新的成果。比如一个在临床中的用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例子:一例胰管结石的病例,与主胰管相通的胰尾部囊肿的慢性胰腺炎内镜处理极为困难,支架长度不够且不易放置。如果进行体表穿刺,尽管穿刺成功率高但较难取出,易形成瘘。较好的方法是通过生理途径引流囊肿。但新的问题又产生,长度可通至胰尾的胰管支架不易获取。通过思考和分析,认为留置细长的鼻胰管外引流(ENPD),通过内镜剪刀裁剪转换为内引流可减少二次行内镜下胰胆造影术(ERCP),效果较好。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查阅发现,没有相关文献。经过总结为文献发表,成为内镜剪刀转换ENPD为内支架的全球首例报道。

  通过这个例子的分享不难发现,个案报道对无论刚开始接触临床科研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临床工作者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是一种较易上手的写作形式,花费时间较少,同时还可以初步了解投稿过程及论文写作的途径,更能够积累自己在专业杂志的信誉。

  

  换个角度看问题:例如如何提高ERCP插管成功率

  有文献报道,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时,注射胰泌素使胰液充盈胰管,从而显示得更加清晰,可提高插管成功率。但胰泌素在国内并不常见,且加个昂贵。如何寻找到物美价廉又安全的替代品呢?根据生理学知识,在酸性环境下会刺激胰泌素的分泌,从而刺激胰管分泌更多的胰液。因此思考寻找胰泌素的替代品以营造酸性环境——醋酸。通过试验设计,初次行ERCP患者进行灌注醋酸和生理盐水随机分组,评估胰管深插管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发现,对ERCP时球部灌注醋酸可让胰管开口更明显,减少胰管困难插管比例,缩短插管时间。

  

  从日常的内镜操作中寻找思路:例如男性与CA125

  常见的临床问题多思考也能找出新的思路,如男性检查CA125指标的作用和意义。常规检查若发现男性患者CA125等癌标异常时,需胃镜、肠镜、CT、MRI,甚至PET-CT排除肿瘤。其实,CA125是一个妇科肿瘤指标,是从上皮性卵巢癌抗原检测出可被单克隆抗体OC125结合的一种糖蛋白,由子宫、宫颈、输卵管以及胸腔、腹腔的内壁表面产生。因此思考,男性查CA125能否有意义?能否预测男性有肿瘤?通过临床研究设计,对比分析CA125与肿瘤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CA125升高提示积液可能大,对判断男性是否有肿瘤价值较低。因此不建议对男性常规检查CA125。

  

  从小事做起:例如肠道准备

  对于常见的事实和研究较多的临床问题,如何再开展临床科研呢?比如,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对于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结肠镜前肠道准备已经有较多研究。有RCT,有Meta-analysis,有Guideline,我们还能做什么?多读多思考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患者肠道准备会产生肠道气泡,有些则没有气泡?哪些患者容易产生肠道气泡,跟饮食、排便、清肠药种类是否有关系?都是很好的临床科研思路。

  

  小结

  我国外科界的前辈裘法祖院士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外科医生只会开刀,他只能成为开刀匠,只有会开刀又会研究才能成为外科学家。”临床工作中的科研思路无处不在,多听、多交流、敢质疑,掌握更多查阅文献的方法、多读文献,可能就会呈现出更多的思路和临床科研成果。

  来源:益普生消化界

  关注消化界,精彩每天不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