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的知识巨人    

       今天在南区喜树图书馆把小说《丈量世界》的笔记做完。会看这本书是因为《罗辑思维》的罗胖大力推荐,他在某一天的六十秒语音里提到:「如果只推荐一本课外读物给中学生阅读,那一定是这本《丈量世界》。」听到这书名我觉得好耳熟,过了几秒才猛然想起:「啊,我书柜里不是有这本书?!」  

       原来,这本讲述德国数学家高斯与探险家洪堡两人生命故事的书,刚出版时我就买了,然而基于「阅读速度总是跟不上购书速度」这永恒不变的定律,它一直被搁在架上。还记得,那时我刚考上教职不久,刚结束南北奔波、周游列县市的教甄人生,正要进入毫无后顾之忧、大量阅读的生活节奏。那个时期,每月薪水都有固定比例被我拿来买书,不过除了书我其实也很少在买什么东西。

       博客来、二手书店、回头书展,是房里书籍的三大原产地。家里附近便利商店的店员,因为我实在太常去店里取博客来订的书,到最后根本都没在问我名字,只要我跟他说要取书,他就直接去找来给我了。台南的二手书店几乎都被我逛遍。您要我画出台南美食地图我还要偏头思索,但一说到二手书店,脑海里马上浮现完整的地图,搜寻时间趋近于 0.00001 秒,速度应该比 google map 还快一点。另外,至高雄城邦每年寒暑假举办的回头书展报到,对我而言就像鲑鱼返乡般愉悦,展期内光临个两三次为常有之事。

       后来书籍成长率慢慢下滑,但还是保持在稳定的平原期。房间里从一开始的四个书柜,如今已经累积到八个书柜,具体装载率接近八成左右,藏书量少说也有两千本以上,虽然实际看过的数量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在这个电子信息时代,一般人一个月看一本书就算不错的了,我差不多也是这样,顶多一个月两本,没办法,阅读步调缓慢嘛。以此速率计,一年十二本,五年也才六十本,五十年顶多六百本。换句话说,若要把书柜的书嗑完,活一百岁都不够。

       也因为书海如此无涯,我早就回头是岸。重质不重量,好好享受咀嚼的兴味,不去追逐总量的累积,同时也用缘份的角度、机遇的心态,来进行阅读。人与书本的相遇就如人与人的邂逅,每次接触的背后,除了人为筛选也有或然率的运作。多多少少自有其意义在里头。不管我读到什么,它们都将成为我生命里的一部份。

       房里的那些书,于我的重要性不在读过多少本,而在于它们其实是一种个人品味与价值观的呈现方式。它们的功能除了是书本,还有空间的装饰,以及某种内心深处安全感与归属感的来源。那八个书柜就像八尊知识巨人一样,恒久地靠在墙壁排成一列守护著我。那些书架上,那些浩瀚如海、陈列有序的书本中,有无数智者哲人在那儿等著我。我知道,当我翻开书页,他们会在。

       我知道,当我拿起第二个书柜第三排左边数来第五本书时,冯内果这个老顽童会站在书中某个角落叼著烟对我微笑。我也知道,当我抽出第三个书柜上排最右边那本书,一翻开便会瞥见宫布利希坐在维也纳森林的草皮上,念著历史故事给他的爱人听。我当然也知道,李白就在那本古文选集里,在那座夏夜晚风的凉亭中,等我和他一同举杯邀明月。

       在这个资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获取各种知识的管道实在太多了。根据调查现代人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不过这并不代表爱智求真的人数也跟著减少。事实上,就只是媒介的种类与选项越来越多而已。就像我现在除了阅读,《罗辑思维》、《鸿观》、《袁游》、《晓说》、《老梁》等等,都是时常关注的 YouTube 知识性节目,甚至不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他们说就好。阅读仅是得到知性乐趣的媒介之一。书本越来越像是智慧的储藏室、知识的保险柜,或是如我刚才所述,一种私人品味的体现。
 

       嗯,明天,开始来读刚买的村上春树新书《身为职业小说家》吧!

 

Le Hérisson -  Mademoiselle Palom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