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里尼奥赌赢了这场过瘾的比赛

英超第 10 轮,曼联主场迎战热刺,凭借穆里尼奥连招般的战术部署,曼联咬牙挺到了最后,马夏尔替补出场完成快速反击进球,曼联 1 比 0 击败热刺,积 23 分仍然排在第二位,热刺位列第三。

双方均是排出三中卫,热刺方面突前的是孙兴慜、阿里,埃里克森埋伏身后。曼联首发为琼斯、斯莫林、拜利一字排开,杨和瓦伦西亚踢翼卫,马蒂奇、埃雷拉捍卫中场,姆希塔良、拉什福德埋伏在卢卡库身后。

控球率,曼联 45%,热刺 55%

射正数,曼联 3 次,热刺 4 次

传球成功率,曼联 69%,热刺 77%

创造机会次数,曼联 6 次,热刺 12 次

铲断数,曼联 10 次,热刺 12 次

热刺进攻端威胁更大,从双方的人员配置、球员精神状态、阵型安排都可以看出双方这一场都有想法,比赛中双方均是第一时间把球往前打,即便热刺缺了凯恩、曼联缺了博格巴,两位主教练在这个关头,都不想要一场平局,不能被瓜迪奥拉甩开了差距。

热刺没有选择整体前压的踢法,后卫线还是靠后求稳一些,但是中前场积极围抢曼联的中场,多人包夹逼抢马蒂奇,同时热刺的前场不断前插和跑动争取保持一定的压迫。

热刺进攻端争取快速传到前场发起进攻,侧重右路,著重利用边后卫和其他球员形成配合争取在边路打出机会,孙兴慜、阿里在前场策应、前插。

曼联防守时是 5 后卫,边翼卫内收保护禁区、后腰拉到边路、中卫会及时上抢,形成边路逼抢小组,阻断热刺内切或者肋部配合,一定程度放热刺传中,曼联对自己防线的防空能力有信心。

整个上半场,曼联 2 次射门,热刺 10 次射门,曼联创造 1 次机会,热刺有 9 次机会。

穆里尼奥清楚跟热刺打,比拼的就是耐心,最先沉不住气的猎手往往会被野兽撕碎。穆里尼奥的意思很明白,曼联要继续稳住,保持耐心,继续封锁热刺的边路进攻,后场顶住压力,曼联前场就一直等机会。

球队保持机敏的观察,寻找热刺中卫和边后卫之间的空当,以及卢卡库前插的时机,争取用直塞或身后球直接打穿热刺防线,指望曼联用推进撕开防线不太现实。

穆里尼奥和波切蒂诺一直都在玩心眼。

波切蒂诺想的是锁死曼联中场,让卢卡库等人孤立无援,前场用一波波攻势,一次不行再试一次,总有成功的时候。

穆里尼奥想的是咬牙顶住防守,热刺体力早晚得下降,扛过去就释放后手,他凝重的脸上写满了不服,他有自己的一波连招等著热刺呢。

这时候就是在搏命,就是在拼底气,曼联把进攻交出去了,赌的是防守能扛住,热刺一直忍著不大举反扑,双方在比赛场上每一城每一池都要舍命去争,穆里尼奥和波切蒂诺都是走在纤细的钢索上。

穆里尼奥就像是抱头挨打的拳手,等的是对方打累了,再找机会把血水还给对方。

热刺多人逼抢马蒂奇,后者很难完成推进和组织,穆里尼奥索性见招拆招,不从中场过渡,多用长传找身后,反正曼联中场现在没有强悍的覆盖和强力推进,想用也用不起来。

曼联不跟热刺在中场绞杀,热刺在积极拼抢下,站位自然散一些,导致热刺中前场割裂,打穿防线的可能性不断在变大,在昨天的前瞻里也强调过这一点了,热刺面对不同对手时都没有改变防线和中前场间距有些大的问题。

曼联就是揪著热刺的孤立防线,靠个人能力打,卢卡库来,姆希塔良也来,一次次冲击,尤其是拉什福德不断拉扯冲击,消耗热刺的后场体力、消磨热刺的耐心。

拉什福德累了,就换上林加德继续搅和。穆里尼奥先用防守和放弃中场的套路稳住阵脚,曼联等的就是热刺后场犯错以及压迫力度下降。

两队都想要一场胜利,在比赛最后时段,双方都是搏命。波切蒂诺换上的略伦特跟不上节奏,穆里尼奥换上的马夏尔完成进球,穆里尼奥战术布置、换人更为紧密,最终也是赌赢了。

曼联的进球正是利用热刺防守球员之间的空当,打身后,卢卡库做球,直接找到马夏尔,打穿了热刺的防线,完成进球。

穆里尼奥激发出了球员的战意,任何人上抢必须狠,逼抢必须积极, 就是拼,埃雷拉、杨全部是把自己送出去的防守。

杨本场比赛发挥出色,够硬气、够生猛、够狡猾。全场比赛,杨 3 次成功铲断,全场最高;5 次防守一对一成功,全场最高;7 次解围;79 次出球,曼联队内最高,全场第二高(埃里克森 87 次最高)。

琼斯、拜利、斯莫林合力贡献 22 次解围,逼得热刺 17 次传中只成功了 2 次,其他全部失败,曼联用硬气给了穆里尼奥释放后手的机会。

穆里尼奥就没打算一直守,他的部署是一波接著一波,不断释放后手,赌防守端能顶住,赌热刺后防线会先犯错,曼联一次次打身后球,就是等机会,穆里尼奥赢了一场属于他的比赛。

赛后穆里尼奥做出噤声的手势,他憋著气,这一次他是赢家,赌赢的过程往往让人背后一身冷汗,但是最过瘾、最刺激。


穆氏足球,终于赢来喝彩。

打热刺,曼联在传球、控球率和射门次数上都略逊色于对手,尤其是在主场,这样的数据看起来不是太美丽。但从场面看,曼联创造的绝对机会比对手更多。这场比赛,曼联和热刺都采用三后卫战术体系,同样囤积重兵在中场,每次丢球,立刻就会形成对手集体逼抢的格局,这是现代足球发展至今,一种针尖对麦芒般的高水平较量。尽管比赛只以一球决出胜负,而且比赛在长达80分钟时间内都没有进球,但过程并不显得沉闷。

打完利物浦,穆里尼奥曾经将双红会形容为一场「国际象棋」,相互之间需要相互进招,继而相互拆招,以寻求对手的破绽,最后予以痛击。但赛后穆里尼奥曾批评克洛普在下半场并没有动作,保留著场上三个强壮凶狠的防守型中场,因此场面并没有打开,最后比赛以0比0的沉闷比分收场。

而这场比赛,穆里尼奥的「进招」,是在用马夏尔替换下拉什福德,这两名球员虽然都有出色的速度,但却是不同的类型。穆帅赛后解释,「马夏尔更习惯回撤到前场两条线之间,帮助过渡球,而不仅仅是进攻对手的空当。我换他上场时,告诉他怎么做,并要求他寻找卢卡库的第二落点,而他就是这么做的。」

而马夏尔的进球,几乎是穆里尼奥提前在沙盘上演练的那样。德赫亚后场长传找到了中前场的卢卡库,比利时前锋利用出色的制空能力头槌后蹭,而马夏尔遵循穆帅战术部署,准确预判了卢卡库头槌飞行轨迹,带球衔枚疾走,在禁区前推射远角,打破了洛里斯把守的大门。这已经是马夏尔本赛季第四次替补上场进球了,颇有继承索尔斯克亚、小豌豆埃尔南德斯的「超级替补」的衣钵风范。

穆里尼奥对于自身的足球哲学有著执著的信仰,以严谨的、高强度防守足球为最核心原则的足球哲学。无论对手是谁,穆里尼奥并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足球。本赛季,曼城迄今为止只丢了4个球,比榜首的曼城还少了2个。上赛季,尽管曼联只排名联赛第六,积分比冠军切尔西少了整整28分,但曼联整个赛季只丢了29个球,比切尔西还少了4个,丢球数在联赛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热刺(26个)。

本赛季,曼联在防守更加滴水不漏的情况下, 提升了进攻上的表现,但对于防守的坚持和追求,从未放松。或许在一些场次,穆氏足球看起来过于保守而受到非议,但在对阵热刺——或是其他强强对话中,穆里尼奥的球队能以这样稳健的足球风格,创造出更多惊喜。


波切蒂诺的球队没有能从梦剧场全身而退,波切蒂诺在面对狂人的的球队连续6次败下阵来。

曼联和热刺在防守端都做得不错,只是热刺一个一不留神就导致了失球。德赫亚手抛,卢卡库接力,马夏尔破门。红魔用一种最简单快速的方式摧毁了波帅的防线。

热刺在少了当家球星哈里·凯恩以后前场的威胁大打折扣,开始依靠孙兴民和阿里的速度并没有打出效果,换上的略伦特也没有很好的起到支点的效果。中场大脑埃里克森很好的被限制。这也是热刺全场几乎没有太好的机会。而曼联也是受到伤病困扰,缺少了博格巴和费莱尼,中场对前场小魔兽的支援大大减少。仅仅依靠一个姆希塔良远远不够。可以说是核心队员的缺阵影响了本场比赛的观赏度,两名主帅也是无奈之举。前80分钟的比赛波澜不惊,只是你来我往,互有攻势罢了。

穆里尼奥的球队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击败了波切蒂诺,有时候高手之间的对决就是看细节,抓住你瞬间的失误。


谢谢邀请。

看完精彩的比赛后总会出现各种有趣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也能学到人生哲理。比如说穆里和波切的博弈中,我们仔细分析会学到很多。

不论是在古代的武林争霸还是现在的足球比赛中,比的往往不是真正的技术,而是一颗不躁的心。

见招拆招的破坏对手的心理素质,抓住对手的为数不多的失误一举完成绝杀,穆里与波切的博弈中惊险取胜不是没有道理的,冷静善于抓住并利用机会就是制胜的法宝。

见招拆招。波切在战术安排上有一定的改变,没有排上过往在3421阵型中担任强侧驱动的罗斯而是采用了在攻防两端都更加稳健的戴维斯,穆里见招拆招安排阿什利这名老将,有他的经验和老道来遏制对方的边路助攻。

抓住并利用机会。在发现波切有漏洞时瞬间抓住为数不多的失误,适时爆发自己的最强战斗力,一举拿下对手。

小编写的有点乱将就看下。


谢谢邀请

虽然周中联赛杯曼联2比0击败了斯旺西,可是对于联赛连续两轮不胜的曼联与穆里尼奥来说主场对热刺这场比赛是不容有失的。而最终三分稳稳到手对於穆里尼奥来说更是一个梦幻的结果,那么他在与波切蒂落的博弈中胜在哪呢?我个人觉得主要胜在以下这三方面。

一 防守端:没有让热刺成功「起速」

凯恩在热刺进攻端的作用并不单单体现在进球上,而是他在阵地战中支点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以及他巨大的牵制力能够为阿里等中场创造出前插的空间。而本场比赛在凯恩因伤缺阵的情况下波切蒂落不得不讲孙兴民顶在最前面就意味著热刺如果想赢球就必须像上场大胜利物浦一样打出反击的速度和犀利度出来(因为在阵地战中孙兴民的支点作用真的不明显)。可是本场穆里尼奥做的很好的地方就是虽然曼联占据著主场之利,可是通过将控球权让给热刺并开场打三后卫战术调整使得热刺肋部的小范围快速配合以及反击速度并没有打出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降低比赛的节奏使得热刺在进攻端并没有成功起速,这是穆里尼奥做的非常好的地方。

二 进攻端:打得更简单却也更有效

可以说曼联打得好的比赛一般马蒂奇也会打得非常好,因为马蒂奇是曼联的节拍器和大脑,所以这场比赛热刺在中场也非常重视对马蒂奇的绞杀。可是穆里尼奥的球队这场比赛在进攻端却打得十分简单,主要是省略中场直接通过长传球来打热刺的身后,这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中场丢球后被热刺打出其擅长的快速反击来而最终马夏尔的绝杀也证明了这战术也是有效的。

三 换人穆里尼奥也更胜一筹

相比于波切蒂落上略伦特希望发挥其头槌以及支点的作用可略伦特受制于没有高质量的传中并没有发挥出其优势,穆里尼奥上马夏尔和林加德所取得的效果显然更好。而马夏尔和林加德的上场加强了前场的活力,最终马夏尔的绝杀以及林加德的单刀都是对穆里尼奥最好的褒奖。


邀谢。

81分钟的准绝杀1:0,足以让穆里尼奥抬头挺胸离开老特拉福德,同是凄风冷雨,与对阵哈镇之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穆帅挺过了一个小危机,曼联球员的士气重回正轨。

1.在人诟病穆里尼奥的排兵布阵缺少变化的时候,本场对阵和自己同积分的托特纳姆热刺,穆里尼奥罕见的排出了3412的阵型,3后卫的自信来源黑珍珠拜利的复出,姆希塔良终于出现在1的前腰位置,出任双前锋的拉什福德和卢卡库交叉灵活跑位,保持攻击线的锐度。

2.同是3412的阵型,波切诺蒂客场对阵曼联显得并不保守,在逐渐适应曼联全场高位逼抢的上半场的前20分钟后,一度反客为主,但雷声大雨点小,实际的威胁并不多。少了头牌哈里凯恩,热刺的攻击线要打一个折扣。

3.没有进球但并不乏精彩的上半场后,胜负手出现在60分后穆里尼奥分别调兵遣将派上的林加德和马夏尔。或许是穆鸟考虑到延续在周中联赛杯双响淘汰对手的林加德的火热状态,用他替换下姆希塔良,但此手值得商榷,林加德本有在比赛末尾以一个单刀扼杀热刺翻盘的悬念,奈何临门一脚高得离谱。替换下拉什福德的马夏尔,在一次印证了曼联左路谁替补谁进球的规律。不过多在中场的纠结,长传冲吊,一个节奏上的变化,德赫亚大脚开出,直接找到前场支点卢卡库,头槌摆渡给快速插上的马夏尔,电光火石之间,推射远角得手。马夏尔瞬间的判断力和冷静老道,和他的年龄不成正比,曼联的第一点球手,更适合法国金童。

最后,曼联的胜利,相比技战术,更是曼联三军用命的胜利。穆鸟说兵败哈镇后他没有用哪怕是一秒钟的时间再去讨论这件事。但有时候,学学弗爵爷的吹风机,也并不是坏事。


胜在中场的战术调整,下半场争取主动。一,上半场:热刺以我为主争取主动,曼联进行试探和消耗战。

曼联上半场猛抢了五分钟开场,这就意味著上半场并不打算攻出来或者抢球权。

果不其然,后面队形站位以防守反击为主,但是中场曼联依然留了足够组织进攻的兵力,而不是消极的大巴式防守。

热刺方面,虽然上半场占据主导,但是缺少了凯恩之后,基本不知道如何终结对手,前面的组织再好看,推进再顺利,到了大禁区前沿之后就开始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进一步进攻了。

这也说明瓜评价热刺「凯恩之队」不是没有道理。热刺前场的几个球星,明显过誉了,没有凯恩的带动,都有平庸化倾向。

穆里尼奥看到如此,也明白了热刺不过是一群没有了牙齿的狼而已,于是下半场主动出击,开始尝试掌控比赛,组织一些阵地战,与此同时增加做了的反击。

二,下半场:曼联争取主动尝试控球,热刺依然纠结中场逼抢

事实上,下半场开场10分钟前后,已经可以看出热刺的败势了——曼联可以悠哉的在热刺禁区反复控球,反复打穿热刺的后防线,形成真正的威胁;而热刺跟上半场相比没有任何改善。

热刺依然执行高位逼抢加快速反击的打法,跟上半场没有区别,但球员们的体力却进入了下降通道。表面上,中场拼的依然卖力、精彩,其实已经首尾两端都快垮了——后场守不住,前场攻不进,只剩下了无效的高位逼抢。

而曼联整体上已经走上攻守平衡的策略,攻的时候,有左路的高位逼抢和突进,也有阵地组织压制对手,而且每一次推进都能形成较大程度的威胁。球员们越来越有信心。

三,总结

整体而言,穆里尼奥上半场或者是韬光养晦,或者是高估对手,总之下半场压出来后就体现出了曼联队更高一筹的实力。热刺球员只是因为更默契,战术思想更统一,而给人以球员都很强的错觉,其实不然。


穆里尼奥充满了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一名优秀的主教练,成功的主教练。无论是0:0闷平利物浦还是1:0战胜热刺,即使是蜚声一片,但是都显示了穆鸟的经验非常老道。波切蒂诺与穆里尼奥相比,还是稍显嫩了些,这个可能是就是教不会学不来的东西,需要实战的积累。


昨天在现场。英格兰足球的氛围太棒了,曼联赢下,完美。管他多少比分呢,反正我们赢了。


胜在鸟叔看到曼联从后场推进不利,直接找前场高点偷了一个。曼联在缺少波霸的比赛都比较艰难,尤其是跟强队,因为他有接球,摆脱,再出球的能力。这个赛季曼城尤其强大,就是因为在进攻中能拿球能出好球的点多,席尔瓦,丁丁,进攻梳理得井井有条,不赢才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