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用的物理書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完全圍繞力展開。說起這學期的內容,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浮力》《簡單機械》,因為最難。而且浮力的知識也是每年中考的重點考察的內容。但八下最重要的內容真的是它們嗎?

我認為不是。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第七章《力》!這一章內容看起來最簡單,也學得最快,大部分孩子對這一章的重視度都最低。但實際上這一章決定了你對力的理解深度。不少孩子做相關選擇題易錯、到後期分析受力特別困難,或者看到力學綜合題腦子裡一團糊,導致題目完全無法下筆(特別是高中難度加大之後)。實際上都是因為對力的理解不到位。

來試試這幾道判斷題檢測一下:

1、沒有物體就沒有力

2、物體受力但不一定有施力物體,比如重力

3、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才有力的作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有擠壓力

4、兩物體只要有直接作用就有力的作用

5、從水井中打水時,人和桶之間有力的作用

6、鉛球由於受的推力繼續在空中飛行

7、馬車加速前進,則馬拉車的力大於車拉馬的力

8、甲乙兩隊拔河,若甲隊贏了,那麼甲的拉力大於乙隊

答案:1對、2錯、3錯、4對、5錯、6錯、7錯、8錯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包含好幾層意思,就像宮斗劇中後宮妃子們說的話一樣,話中有話!要多想想才行~不然分分鐘就被秒殺了。

1、力的產生

首先力是一種作用,看不見摸不著,比如:推、拉、提壓、吸引........而且必須是直接作用,如第5題,人從井中打水是人對繩子、繩子對桶、桶對水有力的作用。人對桶是沒有直接作用的。

其次力依附於物體才能產生,不能離開物體憑空而來。

2、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而且」物體對物體「說明一個物體不夠,得兩個,成雙成對的!分別稱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所以一個物體無法產生力,有力的產生一定既有施力物體又有受力物體。做物體受力分析時,一定要找找這個力是否有施力物體(如第2題和第6題)!很多學生畫力全憑想像,必然出錯。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力:等大、反向、共線,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所以7、8兩題力應該相等。

同時每個物體既是施力物體又是受力物體。所以分析力時要先找准研究對象,再進行分析。

4、與是否接觸無關

只要兩物體間有直接的作用即可,與是否接觸無關(磁鐵吸引硬幣:有力),接觸了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籃球貼著豎直牆壁放置:無力)

練一練:

解析:

氣球與球內空氣相互作用,氣球將氣擠出,反過來球內氣體對氣球也有力的作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