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收购卢森堡国际银行,联想控股资产规模提升67%至5582.67亿元,资产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金融服务、IT及其他板块占比分别为45%、36%和19%,境内外资产配置更为多元,整体均衡性得到改善

《投资时报》记者 邓妍

中国领先的大型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想控股,股票代号:3396.HK)3月28日公布的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该公司2018年全年收入为人民币3589.20亿元,同比增长13%;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为人民币43.62亿元,同比下降14%,主要由于财务投资业务受资本市场影响,所投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所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87元;建议每股普通股派息为人民币0.3元(除税前),同比增长11%。

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就此指出,2018年,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联想控股在推进既定发展战略的同时,结合环境适时调整策略,确保了业务的稳健发展。战略投资单元通过管控增强抗风险能力,利用资源配置和资本运作改善资产组合,打造支柱型资产的战略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财务投资对风险进行主动防范,确保了良好的长期基本面。在他看来,联想控股稳健的业务基础、规范的经营和优良的公司治理也赢得了金融市场的长期认可,加之对现金流管理的一贯重视,保障了公司整体的财务安全。

朱立南透露,2019年,联想控股的战略投资业务将围绕三个重点持续推进工作,包括根本性强化管控服务能力、有效推动资本运作,以及充分发挥“双轮驱动”的优势来打造新利润支柱;财务投资业务将关注风险与流动性管理、被投企业运营提升和新机遇的把握。

战略投资五大板块全部盈利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基于对经济与企业的深刻理解,联想控股总结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投资理念与管理体系,并通过前瞻性布局、清晰的投资策略以及持续的增值服务,在若干领域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报告期内,联想控股战略投资整体收入录得3583.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人民币52.23亿元,同比增长186%。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其战略投资组合的管控服务从运营提升和资本运作两方面促进了业务发展和价值成长,使得五大板块经营性业务均实现增长。

其中,IT板块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收入同比增长10%至人民币3307.80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人民币10.85亿元。报告期内,联想集团PC全球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创历史新高达24.6%,第四季度移动业务自收购摩托罗拉以来首次录得税前盈利,数据中心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盈利水平有所改善。

金融服务板块保持稳健增长,收入同比增长91%至人民币69.6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至人民币25.67亿元。报告期内,金融服务板块中最值得留意的是联想控股正式完成收购卢森堡国际银行(BIL)89.936%股份,实现打造支柱资产的战略目标,2018年7月至12月的6个月收入为人民币21.65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5.1亿元。此外,正奇金融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期内收入同比增长55%至人民币18.31亿元;君创租赁及考拉科技收入亦保持增长。

创新消费与服务板块重点强化投后管理和被投企业运营提升,实现收入人民币12.88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人民币10.99亿元。其中,德济医院强调业务结构升级,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4%至人民币2.73亿元;三育教育基本面良好,报告期内录得收入人民币4.97亿元,净利润人民币5100万元;拜博口腔战略性引入泰康人寿,集合更多资源优势,经营状况整体有所提升。

相比而言,农业与食品板块整体业务布局更为清晰,收入同比增长161%至人民币129.4亿元,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1亿元。

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板块运营持续提升,收入同比增长8%至人民币63.31亿元,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62亿元。

财务投资募资顺利发展稳健

作为“双轮驱动”的另一个核心,报告期内,联想控股的财务投资单元受全球资本市场走低影响,以及公允价值的波动进而对板块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与此同时,《投资时报》记者也注意到,联想控股旗下的三家基金平台基本面良好,在募资、新投和退出方面保持着稳定节奏,基金组合健康发展,所投企业运营良好,业绩持续提升,在专业机构年度评选中,三家基金公司连续名列前茅。此外,联想控股还通过直接财务投资取得了良好的现金回报,所持有的写字楼作为投资物业获良好回报,物业价值稳步提升。

其中,天使投资机构联想之星共管理5支基金,管理规模超过人民币20亿元,累计投资境内外项目超过230个。报告期内,联想之星成功完成首次对外募资,其中三期人民币基金募资总额超过人民币7亿元,三期美元基金募资2000万美元。报告期内,联想之星投资境内外项目近40个,超过60个在管项目发生下轮融资,超过10个项目实现退出。

风险投资机构君联资本共管理20支基金,管理规模突破人民币450亿元,被投企业近400家。君联资本继续巩固在TMT及创新消费、智能制造、专业服务、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等行业的投资影响力,报告期内募集基金总额人民币34.5亿元,累计完成50个新项目投资,全部或部分退出项目24个,11家在管企业境内外上市,另有2家企业A股过会。

投资管理机构弘毅投资共管理11支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800亿元,被投企业超过100家。弘毅投资形成“2+3”的业务发展布局,一方面继续巩固PE和地产金融领域优势,另在公募基金、对冲基金及特殊机会投资等新业务上寻求突破。报告期内,弘毅投资募集基金总额人民币58亿元,完成17个项目的投资以及19个项目的全部或部分退出,2家被投企业在境内上市。

战略投资BIL支柱资产形成突破

2018年7月2日,联想控股正式完成对卢森堡国际银行89.936%股份的收购,成为其控股股东。这是欧洲央行第一次批准中资非金融企业收购受欧洲央行监管的、欧洲“其它系统重要性”银行,充分体现出联想控股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领先的业务实力与扎实的企业合规性。截至2018年底,BIL表内资产达255亿欧元(约人民币20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达395亿欧元(约人民币310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04%,保持稳健经营。

经过半年时间的沉淀,这宗收购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联想控股的资产规模显著提升67%至人民币5582.67亿元,资产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金融服务、IT及其他板块占比分别为45%、36%和19%,境内外资产配置更为多元,整体均衡性得到改善。此外,BIL有望长期贡献稳定利润,联想控股的财务稳定性和融资能力亦得到进一步强化。

联想控股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未来他们将致力于继续投资和完善BIL品牌在卢森堡、欧洲及全球的发展,也将持续关注中国发展机会,以及与联想控股在中国市场相关业务和金融科技方面的互动,为其未来的创新及国际业务的发展创造价值,将其打造成为一家更为智能化、国际化的银行。

值得关注的还有,2018年,联想控股获批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并完成内资股转换为H股的全部工作,H股流通比例由16.63%增加至53.98%,反映出监管机构对联想控股业务和品牌的充分肯定。这一转换也令联想控股的流通市值更大程度匹配公司整体价值,H股股东结构更为多元化。流通性的提升将使其及各方股东之间利益联系更为紧密,有助于激励高管团队和员工积极性的更大发挥,推动公司价值创造和持续成长,也为上市公司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基础。

“今年,联想控股即将迎来成立的第35个年头。35年间,公司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数次主动变革,战略清晰,执行坚决。2018年,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管理层在保障企业健康的同时,有力推进战略目标的达成并有所突破,对此,我和董事会予以肯定。”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表示,未来,不确定性仍将常态化存在,该公司还需进一步修炼内功、强身健体,持续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同时,他们将继续巩固“双轮驱动”的优势,使组合拳更为精准有力,保持对环境变化的足够敏锐,更加关注科技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带来的想象空间,并将通过“资本+经验”打造出更多优秀企业,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