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人們通過作詩來表達自己的處境、心境或是願望。同時古代也有非常多的膾炙人口的詩留到今天,其中有些是詩人官途不順的時候創作的,也有些是四處遊玩的時候創作的,還有一些是好友間坐下閒聊時創作的。而今天要說的這句詩卻是作者爲了拍上司馬屁而創作的,沒想到後來成了千古名言,而且還是隻有半首,這個作者是蘇麟。

  提起蘇麟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也確實不是什麼著名詩人,只不過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地方官。他和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是同一個時期人,而且兩人之間也有一些交集。當時范仲淹是杭州的知府,非常重視人才的運用,很多有才華的人都得到了升職的機會,所以百姓對他的印象非常好。可是有的人卻不滿意,其中包括蘇麟。當時的蘇麟是在外縣工作,所以沒有得到升遷的機會,心裏自然是不高興了。

  心理不滿的蘇麟也明白機會還是得自己爭取,於是他有一次說完自己的工作後便給范仲淹留了一張紙條,上邊寫着: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上邊就這麼兩句詩,別的什麼也沒說。不過范仲淹好歹也是個文學家,非常的聰明,他看了這兩句詩後,明白蘇麟的意思是自己只提拔了身邊的人,卻沒管他們這些在外縣工作的人。范仲淹想了想發現自己這樣做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便仔細考察了外縣官員的工作能力。後來發現蘇麟確實是個可用的人才,有能力而且還清廉,便給他升了官。蘇麟用兩句詩就讓自己升遷,這件事被記載在了史書中。

  不過這首詩卻只有兩句,不能稱作是一首完整的詩,只能說是斷句。後來也有人曾嘗試將這首詩不全,可是卻總感覺意境哪裏不合適。所以這首詩至今都只有兩句,而第一句“近水樓臺先得月”更是成爲千古名言,比喻因爲距離近而方便得到某些利益或是某些人,誰能想到這竟是一個人拍馬屁時創作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