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利刺缠身,第一个吃的人果然试出了致命剧毒。

螃蟹凶猛蛮横,第一个吃的人却惊讶于其肉质鲜甜。

云南蘑菇鲜艳繁多,第一个吃的人致幻成瘾中了毒。

番茄也色彩鲜艳,第一个吃的人却对自己的存活深感意外。

食物的视觉毒性往往不能准确映射真实毒性。

亲自尝试成了几乎最有效的探明毒性与美味的途径。

而人类为了美味,也不惜冒着牺牲生命的险。

第一个吃油鱼的人也许做好了视死如归的准备,却落得屁股流油的尴尬场面。

处在食物链顶端的杂食性人类,恣意享受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美食。

千百种烹饪方法炮制的食物送入口中,却未必顺应人类享口福以外的需求。

秀色可餐的诱人外表下,它可能暗藏危机,不知不觉让食客倒栽跟头。

油鱼满足了人们的口舌,也让人付出沉重而尴尬的代价。

酒足饭饱放个屁,却发现有点湿润的感觉,竟然喷出了粘稠的橘黄色油状物?!

遭殃的内裤,丢光的脸面,是它对人类的报复。

油鱼也是这样一种用美味的外衣隐藏阴暗面的“刽子手”。

这种鱼肉质鲜滑,极具诱惑性的进食体验掩饰了其进食后果。

人们无法想象同样是鱼,油鱼会产生多么令人作呕的极致体验。

不过它不会残忍地夺人性命,却可能让你陷入生不如死的难堪。

看起来就很美味的油鱼肉

饱餐一顿美味之后,腹部却产生了一阵翻云覆雨的悲催感受。

如果感觉有点屁意,这时候最好忍住,快速冲进厕所完成脱裤子放屁任务。

否则你的内裤就要遭殃了,一股黄色的粘稠液体不受控地喷涌而出。

甚至还没有使上劲,就尴尬地发生了屁股流油的事故。

没错,刚刚享用的油鱼就是这条充满粪油、散发着鱼腥味的内裤的始作俑者。

这个可怕的过程大概在进食油鱼后半小时至36小时发生。

而喷油现象可能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才停止。

这时,即使是个牛高马大的汉子,也需要卫生巾来缓解一时之急。

严重的话,大范围包裹的成人纸尿裤才能防止侧漏,当属最佳之选。

当然也存在个体差异的可能,有的人敏感性弱,在食用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于是人们又惨又气,油鱼这种对人类肠道不友好的物种到底为何狠下毒手?

原来油鱼体内具有高乎寻常的脂肪含量。

它们大约25%的体重都是脂肪贡献的。

谁能料到,这脂肪不会让人发胖,反而酿造了这场悲剧。

现代社会中,脂肪是许多人的公敌,但似乎唯独鱼的脂肪深受喜爱。

鱼油常常给人留下健康、营养丰富的印象。

实际上这类物质早就被开发成产品,在人类市场上通常以高价贩卖。

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被美化为对人体有许多益处。

比如疏通血管、调节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尤其取之于鱼类肝脏中,稀缺的鱼肝油更是久负盛名。

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

一些商家于是打着稀缺的旗号,宣传其具有改善视力和骨骼的奇效。

但也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关于鱼油的临床试验都不能证明它对人体有增强或改善功效。

与其依靠鱼油、鱼肝油保健品的安慰剂效应,还不如直接吃鱼摄取营养。

照这样看来,油鱼体内丰富的油脂岂不是正中下怀?

人类梦寐以求的昂贵鱼油,怎么到了油鱼身上反而成了坏事?

原来油鱼体内的脂肪比较特别,其中多达90%的成分其实是蜡脂。

这是一种脂肪酸与脂肪醇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注:常见的能被人体吸收的脂肪主要是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化合物。

刚捕捞上来的巨型油鱼

虽然都属于脂肪的类别,但蜡脂却不能被人类的肠道吸收。

这些蜡脂具有通便作用,而严重时出现的病症更是让人手足无措。

当大量的蜡脂被人体摄食,就产生了油性腹泻反应。

这时病人可能出现腹泻、呕吐,和屁股流油的失控状况。

实际上蜡脂也不是油鱼特有的成分。

在其他常被人食用的鱼类中,也储存有低密度的蜡脂,用来提供浮力。

只是油鱼中的含量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范围。

浮游生物通过改变蜡脂状态而改变浮力

人类食用的蜡脂低于6盎司(约170克)时通常是不会有反应的。

但要是不小心贪食油鱼的美味,身体也就耐不住大量蜡脂的折磨。

如果吃下500克的油鱼,就可能排出大约100克的“鱼油”。

这时的受害者将化身一台自动喷油的机器,开启恶心的喷油模式。

吃一小块油鱼肉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蜡脂不会因为烹饪或者冷冻而被分解。

于是被吃进体内的油鱼随即释放顽固的“毒液”对人体肠胃展开猛烈攻势。

猝不及防的卑鄙反应让人受到生理不适与心理尴尬的双重暴击。

这么一来,油鱼的“人类报复”计划也真正奏效了。

但奇怪的是,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油鱼,更别说吃了。

然而来源不明的蜡脂不知不觉进入口腹,残害无辜受害者。

这一屁股油的祸害来得莫名其妙,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个究竟。

稍微回忆一下,大概只能想起刚饱餐了一顿鳕鱼大餐。

难道鳕鱼也和油鱼一样有着令人尴尬的丰厚蜡脂?

鳕鱼当然不存在这种问题,但问题是你以为的鳕鱼,其实只是完美的伪装者。

大多数人对处理过的鱼辨认模糊。

几乎只要骗过了食客的味蕾,外观上稍微有些相似就能蒙混过关。

毕竟就算是冒牌货,品尝起来的口味还是让人心满意足的。

于是在人为操控下,油鱼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鱼类模仿秀。

其实你吃的鳕鱼,可能是被人调包了的油鱼。

两种鱼本身也长得很像

味道鲜美的油鱼不仅可以冒充鳕鱼,它还是个多面派模仿者。

廉价的油鱼在商人施加的易容术下,一跃成为餐桌上名贵的鱼种。

装成大马哈鱼、金枪鱼等也通通不在话下。

这样一来,油鱼的身价不仅翻了数十倍,也偷偷对食客造成了沉痛的后遗症。

装成白金枪鱼的油鱼(左)与长鳍金枪鱼(右)

2013年,美国有海洋保护团队进行过一项市场调查。

他们在超市、餐厅等地方对鱼类食品进行了严密的基因测试。

结果发现有59%的金枪鱼都不符合其基因排序。

也就是说,美国人吃金枪鱼时,超过一半都误食了别的鱼。

而这批伪装者中,高达90%的比例都是用廉价的油鱼来替代。

油鱼

其实许多国家都早已对油鱼做出了明确的限制。

新加坡政府建议民众尽量用烤的烹调方式,减少其中的油分。

加拿大、印尼等国主要利用油鱼大量的蜡脂作为工业润滑剂,而不建议大量食用。

而日本的一些省市则直接把油鱼列为“有毒鱼”,禁止贩卖和进口。

用烧烤的方式沥去其中的一部分油

沦为人类食物的鱼,命运已经足够悲惨。

而作为食物链中它们的上级消费者,人们本身也充斥着自相欺骗的不当行径。

这场油鱼的伪装秀,就是人类一手操纵的骗局。

早在2007年,香港的百佳超市就被发现在鳕鱼货架上摆放的是油鱼。

违反了食品安全还误导了公众,百佳被判处罚款4万5千港币。

以鱼作为主要食材的寿司店,也是一大乱象集中场。

价值100元的金枪鱼被换成价值10元的油鱼,商家赚取了其中丰厚的差价利润。

而前不久被替换成三文鱼的虹鳟鱼也不是“正统血脉”。

不过而后盗版竟然逆袭正统,划分进三文鱼的名列。

野生三文鱼(左)与养殖三文鱼(右)

还有美味而昂贵的白吞拿鱼刺身,大多使用一种引发人体消化道疾病的玉梭鱼;

大比目鱼经常被替换成其他廉价的比目鱼种类;

黄鳍金枪鱼常被换做被过度捕捞的大眼鲷金枪鱼……

而鱼类品种调包的行为背后,不只是商家个人欺诈。

其中可能存在一个庞大经济链的连环效应。

从捕鱼,到批发贩卖,再到零售采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令人发指的狸猫换太子现象。

利益至上、利益独大的错误理念逐渐摧毁道德与法规秩序。

由此催生混乱的掺假局面,让人防不胜防地中招。

当食品再也不能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时,屁股喷油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参考资料

Joey KwKos. Oilsish Consumtpion and Oily Diarrhoea[J].Food Safety Focus, 2018.11.17.

Stephen Daniells. Glycolipids, salts, and waxesters: GOED's Ismail outlines next generation omega-3 forms to witd[J]. NUTRA,2014.02.17.

Anahad O'Connor. Fish Oil Claims NotSupported by Research[J]. New York Times, 2015.05.21.

Nickkita Lau. ParknShop hit with 'mild'$45,000 fine for mislabeling oilfish as cod[J]. 2007.12.18.

美国洛杉矶寿司店鱼类菜品不乏掺假现象[J]. 新华社. 2017.01.12.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