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期我們將正式開始音樂理論的學習。也許大多數人上手就會拿起基本樂理教材,然而我的建議卻是先對西方音樂史的發展有一個大致的瞭解,這樣大致有兩點好處:

1.可以為自己的理論學習路徑提供參考

西方音樂史的發展,特別是和聲學,大致遵從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規律。在音樂理論學習的路上,特別是學習和聲學,就可以遵從這樣由易到難的過程。

2.對不同時期不同的音樂風格形成清晰的認知

這一點就比較重要。一上手就開始學習基本樂理和傳統和聲學的同學,容易將「古典音樂」混淆為一個大概念,忽略各個時期寫作手法的不同,導致在分析作品時產生困惑:為什麼這個作品出現了教材裏所不允許的寫法?為什麼作品之間寫作手法相差如此之大?

如果對音樂史發展的時期劃分比較瞭解,那麼自然就會將各個作品歸類到不同的時期,並在同一時期內橫向比較,就很少會產生以上疑問了。對於現代音樂,同理。

那麼下面就來簡單講一講西方音樂史上的幾個重要時期。如果是看過我第2期和第5期內容的同學,可能已經翻閱過西方音樂史相關的書籍教材了。一般而言,教材會給出這樣幾個時期:

  • 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
  • 中世紀時期
  • 文藝復興時期
  • 巴洛克時期
  • 古典主義時期
  • 浪漫主義時期
  • 19世紀末至20世紀

對於大多數的學習者而言,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瞭解即可。這裡先給出巴洛克及之後各個時期的部分代表人物,同學們可以去聽對應的作品感受一下各個時期的風格差異。

1.巴洛克時期(1600-1750)

巴赫、亨德爾(巴洛克時期的兩座豐碑)、維瓦爾第

2.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

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代表人物)

其中貝多芬較為特殊,為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的承上啟下人物,因此其早期與晚期作品風格差異可能較大,在作品分析時需要注意。

3.浪漫主義時期(1810-1900)

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

4.19世紀末至20世紀

由於該時期出現的音樂風格較多,包括民族主義、表現主義、新古典主義等,同時爵士、搖滾、金屬等現代音樂開始發展,因此在此不再贅述各風格的代表人物。前三者風格請自行翻閱西方音樂史教材,現代音樂史部分請根據自己所發展的方向尋找對應書籍,其中爵士樂可以翻閱丁鈮主編,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爵士樂美國的古典音樂》。

參考文獻:馮志平. 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M].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題圖攝影:Beethoven Statue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