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伟任医师

28750.jpg  

最近门诊有观察到,好多足踝扭伤的患者,可能是年轻人热血运动受伤,也可能是车祸,也有上下楼梯扭伤的患者。

足踝扭伤,首先要注意的是刚受伤的判断与处理,处理妥当后,应接受完善的治疗,很多患者因为没治疗完全,而造成往后的反复复发与受伤。

以下让我们来谈谈足踝扭伤!

 

 

足踝扭伤之原因

     踝关节内外侧都有韧带包覆连结,以维持稳定,内侧由三角韧带构成,形成比较粗厚的韧带,外侧则由三条韧带构成,分别是前距腓骨韧带、跟腓骨韧带与后距腓骨韧带。因为外侧韧带没有内侧韧带来的强壮,所以当脚掌向下而足踝内翻时,就容易伤到足踝外侧韧带,造成韧带的拉扯断裂。

Plate4911.jpg

Plate4912.jpg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足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伤害,估计约占所有运动伤害的 40%。其中约 55%足踝关节扭伤者未寻求专业的治疗,扭伤往往被低估。所以足踝关节扭伤后遗症可能持续 6 周至 18 个月之久。

 

受伤等级及症状

      依受伤的程度区分以前距腓韧带最常受到伤害,其次是跟腓骨韧带,后距腓骨韧带很少因足踝单纯扭伤而受到伤害断裂,除非受伤严重到达足踝脱臼程度。足踝外侧韧带受伤的程度分级,可依前拉测试与内翻测试分成三级:

第一级扭伤:

      足踝韧带轻微创伤,韧带未发生裂伤,前拉及内翻测试均稳定,只有前距腓韧带的部份损伤。其症状为轻微的红肿及触痛,仍然能承受身体体重行走。

第二级扭伤:

      足踝韧带中度创伤或撕裂,部份韧带已发生裂伤,前拉测试不稳定,而内翻测试稳定,表示前距腓韧带断裂。其症状为较重的红肿及触痛,仍然能承受身体体重行走,但比较疼痛。

第三级扭伤:

      足踝韧带严重创伤或撕裂,韧带完全断裂,前拉及内翻测试均不稳定,表示前距腓韧带完全断裂且合并部分跟腓骨韧带受伤。其症状为严重的红肿及触痛,不能承受身体体重行走。

 

急性期处理方式

      急性期的治疗,若没有合并外露伤口,先采取保守疗法,最重要的步骤是 PRICE 五步骤:

P(Protection,保护)

受伤的肢体以支架或充气式护套、石膏包扎保护,以免再受到碰撞,暂时不要踏地负重,可持拐杖帮助行走。

R(Rest,休息)

受伤的部位踝关节需要充分的休息。

I(Ice,冰敷)

受伤的踝关节以冰敷治疗,在受伤后 48 小时内进行,每次冰敷时间约 20 分钟,每次间隔 3 小时,冰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踝关节的肿胀疼痛,受伤后及早冰敷可明显减少肿胀,复原时间也可缩短。

C(Compression,压迫)

受伤的足踝关节以弹性绷带包扎,使出血肿胀减少,执行此种处理时须注意包扎的力道与松紧程度,绝对不可因包扎过紧而影响到下肢的循环。

E(Elevation,抬高)

受伤的肢体应抬高,此种处理是要减少足踝的肿胀,应抬高至心脏部位以上。 

 

西医治疗方式

      若X光片证实骨折或者临床检查结果高度怀疑有骨折时,应该转介给骨科医师做后续处理。若是单纯的急性外踝韧带扭伤,则依照上述的分类进行治疗。

      第一度的伤害可遵行PRICE的原则,也就是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48小时内以每2-3小时一次的频率冰敷(ice packing)、每次约20分钟,以弹性绷带压迫(compression),并且抬高(elevation) 到比心脏高约15-25公分的位置。

      若为第二度的伤害,除遵行PRICE的原则外,还需要以护具来固定;此外,贴扎治疗也可以帮忙固定受伤的踝关节,利用1.5吋的白色贴布以八字贴法和锁跟贴法固定关节;另外,病患应使用腋下拐杖行走,直到踝关节在承重行走时不会疼痛。

      第三度的伤害处理目前尚未有定论,有学者建议,如为特定的运动选手,应实施立即性的手术治疗,但对一般民众可先用保守性疗法,若之后仍有不稳定的现象再考虑开刀。保守性疗法是利用石膏固定六周,拿掉石膏后继续使用护具六星期,共计12周,然后给予物理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及加强肌力,大约在受伤后3至6个月可以恢复到受伤前韧带的最大强度。

      在亚急性期时,不痛的关节活动角度逐渐增加,但尚未达到正常的角度,此外,局部的红会消失,但可能仍有些许的肿胀,通常不会有更多的关节渗液出现。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冷热交替的水疗 (whirpool) 来促进关节渗液的吸收,方法是先将患部浸在摄氏38-40度的热水中,在不痛的范围内活动5分钟、立刻改浸在摄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钟,再回到热水中活动,如此冷热交替各做5次。最后一次须浸在热水中,完毕后将患部抬高,活动5分钟,然后以弹性绷带固定。每天做2-3次周期。此外,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尽早活动,一开始先从背屈和跖屈开始,但不要使受伤的韧带受到拉扯,接著进展到在不承重的情况下,进行多方向且不引起疼痛的关节活动,例如用脚写ㄅㄆㄇㄈ或ABCD等字母的活动。或也可利用wobble board或ankle disk来进行关节活动,并且试著开始部份承重之活动。另外也可以在疼痛忍受范围内加上等长的运动训练,但行走时仍要以辅具或贴扎保护关节,并使用拐杖、直到病人可以不用代偿的方式无痛行走。此外,不论承重能力如何,都应在48-72小时后开始伸展阿基里氏腱,以免缩短变紧。

      当患者可以使用正常步态行走、并且在承重时不觉疼痛时,就进入了积极复健期,此时的重点为恢复受伤前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并且加强本体感觉的训练。本体感觉的训练可藉wobble board 或者ankle disk来帮忙,训练时一脚站在器材上并调整重心,使其边缘可以连续著地,随训练的进步而增加板子的高度及患侧的承重,但训练跖侧弯曲和内翻的关节活动度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再度受伤。肌力训练由等长运动开始,接著进展到等张运动,最后是等速运动,阻力由低到高,姿势则由中立姿势或背曲逐渐进步到跖曲和内翻,循序渐进。在肌力训练方面,特别强调腓肌的训练,因为它和踝关节的反复性受伤及不稳定有关, 而且强壮的腓肌可以预防再次受伤。

3-44.jpg  

      接下来是功能训练,当步行一定的距离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时,可以试著以步行完成一半的距离,而另ㄧ半以慢跑完成;接下来可尝试往后跑以及跑圆圈或八字型,以20公尺的距离当作是一个「8」字型的长度,做45度转弯的绕圈跑,速度由慢而快,逐步完成功能训练的目标。

足踝扭伤治疗方法.jpg

  

 

中医对于足踝扭伤观点

      《内经》记载「诸筋者,皆属于节」。古人将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叫做筋,实际上包含骨骼周围的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等。关节扭伤在中医属于「筋伤」的范畴。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筋的损伤,统称为筋伤。

      《内经》曰:气伤痛,形伤肿。中医认为形伤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气血凝滞,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在《内经》时代(公元前 722~221 年)就有「肢节痛」、「骨痛」、「脚下痛」等记载。

      急性关节扭伤若延误治疗,迁延日久,则瘀血凝结、局部组织肥厚、沾黏、伤处气血滞涩、血不荣筋,导致筋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风寒湿邪亦容易趁虚而入,衍生为风寒湿痺,造成关节酸痛、活动不利,日久不愈。

      中医治疗足踝关节扭伤,急性期可用外敷金黄散以清热消肿止痛,加上弹性绷带固定患处,阻止伤势继续恶化。据文献记载平均使用约 4-5 日,即可消除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肿胀疼痛感。内服中药方面,可使用具有清热、活血化瘀、消肿、理气止痛的方剂,如:七厘散、当归拈痛汤、舒筋活血汤等搭配使用。

      慢性期治疗则可针灸、薰洗蒸气、推拿整骨、外敷药膏配合内服药。首先针灸是根据患处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常用穴位如下:在循经取穴方面有: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在局部取穴方面有:商丘、中封、解谿、丘墟、太谿、昆仑。另外足背肿胀是:八风穴。

      薰蒸可温散寒邪、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增加关节弹性的作用。中医在诊察中,会以手触诊患处的骨骼肌肉,和另外一只脚比较其排列位置是否异常。若关节有错位(骨错缝),则须考虑其受伤机转、外力方向,依其骨骼排列位置矫正。对于局部组织肥厚、沾黏,患处气血滞涩所导致的筋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施以推拿理筋手法,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松解沾黏、软化关节的作用,加速关节恢復原本功能。在针灸、薰蒸、推拿等治疗后,外敷祛瘀通络的药膏,再增强疗效。

      伤筋的病因,除直接暴力外,体质的强弱也是重要因素。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年老肝肾亏虚,或平素气血不足者,筋骨失养,稍受外力撞击,就易受伤,伤后也不易痊愈。根据患者体质、局部关节症状辨证论治,开立内服药,内外兼顾,以改善体质、巩固疗效。足踝关节痺痛患者常见的型态如下:

风邪阻络型:

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便,处方用防风汤加减。

寒邪阻络型:

关节疼痛以冷痛为主,痛处固定,平时形寒肢冷,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处方用疏风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加减。

湿邪阻络型:

关节不适以酸楚感、麻木为主,疼痛重著不移,处方用薏苡仁汤或除湿蠲痹汤加减;若是上述三型症状混杂出现者,处方用三痹汤加减。

气血两虚型:

关节酸痛,在活动劳累后加重,可见体型较消瘦,面色苍白,口唇、指甲淡白无华,平时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处方用八珍汤加减。

肝肾亏虚型:

筋骨拘急、酸痛,平时容易头晕目眩,指甲干枯脆弱,腰部膝部酸软无力,甚至有耳鸣、齿摇发脱的现象,处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注意事项

1.受伤后就应该要保护脚踝避免恶化,暂时休息不要再运动了

2.当脚踝扭伤时,冰敷是第一要务,可直接用塑胶袋装冰块或用冰敷袋放置疼痛处,每两小时做十五分钟,至肿胀不再继续增加为止。

3.用弹性绷带自脚趾近端开始压迫包扎,可防止出血、肿胀继续增加。

4.三天后再浸泡热水或改用热敷。

5.一周之内最好都能把脚抬高。

6.一周后才恢复轻微活动,三周后才可转动。

7.西方有句俗谚:「One sprain, always sprain.」,意思就是扭伤一次,一辈子都会常扭伤。如果扭伤后处置不当,更会增加重复发的机会。

 

总结

      临床上遇到非常多足踝扭伤的患者,千万不要觉得不太痛而延误治疗,造成未来反复发作。

      总的来说,足踝关节急性受伤必须先排除骨折、神经血管损伤、韧带断裂等急重症。中医的治疗考虑患者体质及局部关节症状,内外兼顾,在急性期,可利用针灸及推拿敷药快速消肿,较严重的患者会搭配内服药物,阻止关节扭伤恶化,在慢性期,则可以改善扭伤后遗症及减轻未來復发之机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