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

在本文下方留言,获得置顶的读者,赠送本文推荐的“大家小书”一本;转发文章并截图发送后台的读者,随机赠送“大家小书”一本,赶快参与活动吧!

白居易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到了春游的好时节。不只现代人喜欢外出游玩,回看古代,中国古代的文人们,个个都是旅游家。他们一年四季皆可游玩,游赏之后还有佳作传世,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其中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二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的经过,并抒发了由此而产生的感想,指出奇伟瑰丽的景观常在险远之处。如果尽心尽力坚持到底,无论能否达到最高境界,都可以问心无愧。这对钻研学问和开创事业都有深刻的启示。文章记事与议论丝丝入扣,层层深入,章法与内容相应,巧妙自然。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 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僧人慧褒起先在此筑庐定居,最后葬在这里。所以后来给山起名为“褒禅”。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庐舍和坟墓。离禅院东面五里,有所谓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命名的。离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碑倒在路上,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是从残存的字迹上还能辨认出“花山”二字。现在说“华”读如“华实”的“华”,大概是字音弄错了。

洞下地面平旷,有泉从旁边涌出来,而来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是所谓“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一个洞穴相当幽深,进去后觉得很冷,问它的深度,则连爱好游览的人也走不到尽头,——这叫“后洞”。我和四个人拿着火把进去,走得越深,前进越是艰难,但所见到的景象也越是奇妙。有人懈怠,想要出去,便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完了。”于是和他一起出来。我所到的地方,与爱好游览的人相比,还不到十分之一。但看看左右,来此题记的人已很少。如再深,那么到的人又更少了。退出洞来的时候,我的力气还足够再往里走,火把也还足够照明。出来以后,有的人便责怪想出来的人,我也后悔随着别人退出,不能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于是我由此而生感慨:古人观看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心有所得,因为他们求思很深,而且无处不思。那平坦而近便的地方,游人就多。险峻而路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而世上奇伟、瑰怪、不同寻常的景观,常在险远而人很少到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的人就不能到达。有志气,不随人中止,但力气不足,也不能到达。有志气和力气,而又不随人懈怠,到了幽深昏暗的地方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到达。但力气足以到达,在别人看来,固然可以讥笑,对自己来说,也该感到悔恨。如果尽了自己的心力而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悔恨了,谁又能来讥笑呢?这是我的心得呵!

我对于倒在地上的古碑,又哀叹那上面古字的消失。后世以讹传讹而不能弄清其本名的,又哪里说得完呢?这正是学者对所学之事不可不加深思并谨慎采取的缘故呵!

四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正文/葛晓音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

作者:葛晓音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