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問答平臺上回復的問題,此問題並未有熱烈反響,大家更關注的是如何直接學習易經,以及算命一類的東西。

  因爲現代人來說直接學習《易經》好學數學上來就是微積分,這得多天才才能學得對啊!所以此處的回答和其他所有回答都不一樣。

  以下是問題:

  一傳承至今的周易文化到底是什麼?

  《四庫全書》言“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爲說”。

  黃宗羲甚至說“夫易者,範圍天地之書也,廣大無所不備,故九流百家之學,俱可竄入焉,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說,而於易之本意反晦矣”。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傳統文化裏面啥都有易經的影響,不管是天文地理還是樂其兵法,甚至中國傳統的數學也深受易經影響。

  至於我們道教的丹道修煉,科儀等等也是處處有易。

  黃宗羲的看法則是在說諸子百家那家都是在說易經的東西。

  也就是說易經文化在中國古代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使得我們可以稱中國傳統文化爲易文明。

  二入門的易學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

  既然是入門那麼看肯定要看《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幼學瓊林》。

  看完這些後個人推薦看《古文觀止》,此書是文集。如你喜歡裏面《左傳》的摘錄可以看左傳,喜歡某個作者寫的可以看完。如此再閱讀幾本書後可看諸子百家的書。

  這時你在看《易經》會事半功倍,起碼不會被騙子瞎忽悠。

  看易經在古代一般有兩種人,一儒者,一卜者;今日亦分義利和術數。這時相信不用我推薦,你就知道自己想用什麼方式學習易,要選什麼書看了。

  三國學基礎知識有什麼用?

  其實我們在語文課中已經學習到了基礎的國學知識,但這並不系統!有子女的讀者可以做個試驗,如果你的孩子不會文言文斷句,只要讓他看《笠翁對韻》,很快就能掌握文言文斷句,因爲文言文寫作講究韻律,這就是古代的標點符號!

  這也是系統的知識和零散的知識的區別,系統的知識能觸類旁通,零散的知識不具備這個能力。如果按照古人學習國學的路徑可以得到的是一個系統,而不是零散的國學知識。而這個系統是誰編碼的?是《易經》,如此自然事半功倍!

  反之如果放棄系統的國學知識,上來直接易經,忽略直接由易道演變千年的傳統文化,必然導致脫節,出現理解錯誤,甚至會出現理論上是對,實際上是錯的情況。

  所以在推薦入門的易學書籍時,此處推薦的是古代國學啓蒙讀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