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還在追逐着新熱點——邊緣計算在電力領域的應用(也可以聯想到整個能源行業),但如果要熱點接力,需要一個好的多頭環境。這個週末,市場情緒出現了焦灼分化,背後原因不是兩份賣出評級報告(信證券給出中國人保、華泰證券給中信建投賣出評級報告,詳見

  中信證券拋出罕見賣出評級,中國人保到底怎麼了?

  一文)的威力,而是市場對於2月份經濟數據的擔憂。

  滬股通近三日都是資金流出,敏感的外資也對經濟數據早有預期。女神節當日,指數不僅綠了還跌破了3000點心理位置。那麼這組神奇的數字到底是啥?

  這裏最核心的就是社會融資規模,也就是反映了央行發的票子去到實體經濟中了沒有。易行長的這個週末也非常忙碌,在央行公佈了這個低於市場預期的2月份成績單後,他在昨天上午的答記者問中解釋到:

  人民幣不會搞競爭性貶值,匯率市場化穩步推進,並明確表示匯率也是中美談判中提到的問題;

  去年一直在降低無風險利率,在逆週期調節中央行發揮了主動作用BalaBala……此處略去近萬字。然後說到2月份的信貸數據這個硬核問題時,易行長表達了要拉長時間綜合看。這裏有春節的影響因素,最好等3月份一起看(呵呵,3月份數據出來的時候正好會也開完了,不用總被記者圍着,智慧啊領導)。

  易行長還是易教授的時候,菠菜聽過他的課(講座),主要講計量經濟學理論與宏觀政策結合。那會兒他已經在人行工作許久。可以說,易是伴隨周小川共事15年,參與了央行幾次逆週期調節(易比周英語好,笑)。周行長轉身離去前,不忘叮嚀金融界警惕明斯基時刻的到來。那時,央行內部在權威人士的帶領下已經開始着手逆週期調節新的應對方案。如果沒有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央行僅做逆週期調節,也算是經驗豐富。而眼下的挑戰正是平衡貨幣投放,推動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市場化爲人民幣國際化做鋪墊。

  國際化就意味着接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更意味着國際外部風險對內部的傳導可能會失控。央行主要調節的是貨幣供應量和價(利率),如何把錢給到中小企業且不受外部大環境的拖累是個大問題。這兩年,國際大環境並不好。

  理性的看這次新增人民幣貸款8858萬億低於市場預期的9500萬億,原因菠菜分析:

  市場預期是基於1月份的大放水基礎上的,因此這個預期本身比較高;

  經濟下滑的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很多企業沒有那麼多業務擴張的空間,也就是需求不足

  1月大寬鬆,2月小收緊,房地產依舊拿不到錢,這可是貸款大戶啊。但不能就此就否定了整個結構性調整的有效性,可以說,藥效在發揮作用,需要時間;

  降準仍有空間(一語道破天機)。

  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會倒逼政策利好落地的速度。歸根到底是讓中小微企業拿到資金,這會是貫穿整個2019年的主要問題,減稅也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股市的機會顯然是多於房市的,要擠壓資金給企業直接融資而不是全民繼續高槓杆買房。

  從盤面上看,我覺得圍繞3000點的爭奪會成爲本週的熱點。點位主要靠上證50指標股和大盤藍籌。週五能跌下去也是金融股普(疊加地產股)跌帶來的,可以說不及格的2月份經濟數據本身放大了這個跌幅。偏離市場的東西一定會得到修復,這是我堅信的,因此3000以下遍地機會,特別是科技股。

  當市場普遍討論那兩篇賣空報告時,我發現一股風向變了,大家在質疑高估值是否就應該被賣出。牛一旦瘋起來,高估值是可以被市場接受的,因爲炒起來需要泡沫啊。今天我看會有反彈,但機構調倉也在加劇,熱點還會持續,總體不看空。如果你看的細緻點會發現,深股通並沒有大幅資金流出,其實那些錢不是在遠離,只是不喜歡權重罷了。遊資也會趁機入場,講真,前半個月不少私募都踏空了。

  手藝,不是散戶能邊上班邊掌握的,追熱點不如持有好的公司拿住,謹記。

  (據說今天封面的主人公叫——撿漏王)

  聲明:本文爲菠菜原創,若有雷同純屬抄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