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思齐
摄影/杨国滨

    位在腹腔深处的胰脏,与胃、十二指肠、空肠、胆道、脾等都有关连,使相关疾病手术相对困难,其中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困难度更高;而腹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hipple Operation)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外科的圣母峰。

 五月二日上午,花莲慈济医院举办「腹腔镜胰头十二指肠肿瘤手术成果发表会」,分享一般外科团队自2017年中至今,已成功以腹腔镜手术为二十位病人切除胰头肿瘤,且复原良好的成果。由花莲慈院院长林欣荣、副院长陈培榕、外科医学发展中心主任赖鸿绪教授、外科部主任张睿智、一般外科主任陈言丞,一般外科陈华宗教授、大肠直肠外科陈宗明教授以及两位病友一起为这项杰出成果做见证。

 根据统计,近年来胰脏肿瘤个案死亡率将近九成。陈言丞主任表示,因为胰脏位在后腹腔,时常会被忽略,而且早期病变症状不是很明显,如果癌细胞持续扩大则有可能会有上腹痛、背痛、黄疸、体重减轻,甚至会有拉肚子的症状发生。如果癌症是发生于胰头,则癌细胞有可能侵犯到胆管而导致胆汁无法畅流到十二指肠,这时病人会有皮肤发黄、眼角膜黄、尿液呈现深茶色或皮肤会有发痒的情形,严重者甚至会有发烧或畏寒等症状。

 七十岁的林姓病友,平时三餐饮食正常,还有运动习惯,完全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直到今年农历春节过后,在一次的聚会中,朋友们都觉得他明显变瘦,且他也觉得自己有有较往常容易拉肚子的症状,便在医师朋友的建议下,来到肠胃内科就医检查,结果一扫超音波,发现他胆管有阻塞的症状,进而抽血检查,癌症指数偏高,确诊胰脏癌后,便转由陈言丞主任手术治疗。

 「手术后第二天我就到一般病房了,而且竟然一点都不痛。」林先生表示,真的很谢谢陈言丞主任跟医护团队,从头到尾的治疗都很仔细,一开始先解决胆管阻塞问题,等身体状况稳定之后再来开刀。林先生说,听说这个刀很难要开很久,但是我只住了一天加护病房,而且之后就跟没事了一样,整个连伤口都不痛了,现在健走运动也都不会喘,感觉又重新活过来了。

    「我也七十岁了,很高兴还有机会可以做志工!」同样重获新生的黄女士表示,自己是慈济志工,除了骨髓关怀之外,还有协助花莲县各校学童健检,会发现异常要特别感谢花莲慈院家庭医学医科黄亮凯医师跟小儿科朱绍盈医师,去年暑假时见面就直说怎么变更瘦了,特别是黄亮凯医师提醒她一定要检查,结果超音波一看就是肝胆有问题,于是她找肠胃内科医师再深入检查,竟是罹患胰脏癌,去年九月经陈言丞主任以腹腔镜手术后,定期追踪至今,一切良好,同时也持续在中医科继续针灸调养身体。

 黄女士说,当时黄亮凯医师跟很多医护同仁、志工都很关心我,一开始其实我还没有特别放在心上,直到他们问我「打算志工只做到今年为止吗?」我才认真决定要好好听医师的话,仔细检查跟治疗,手术后三、四个月,我又开始做志工了!希望大家如果有问题,一定不要大意,而且要好好听医护人员的话。

 近7成左右的胰脏癌好发在胰脏的头部,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自1935年发展以来,一直是治疗胰头肿瘤、胆管中下段、壶腹部,与十二指肠肿瘤的标准术式,在腹腔镜手术中属于极高难度的一种。切除脏器包括胰脏头部十二指肠、肝外胆管、部分的胃与小肠等器官,甚至还需要作血管的切除与吻合,在切除后仍需进行精密且复杂的重建手术,包括胰肠、胆肠与胃肠吻合,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腹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被称为现代外科的圣母峰,是一般外科中最具挑战性的手术。目前在台湾只有少数医院成功开展这项手术帮助病人。

 「这项手术,我们开过年纪最大的病人是九十九岁!」陈言丞主任表示,腹腔镜手术透过器械可以在手术时,放大五到十倍的视野有利于重要组织、器官及血管的辨识,而且相比传统的传统开腹手术,伤口小、出血少、伤害也能尽量减轻,就能大大放宽适用的年龄范围,让许多长者也能接受这样困难的手术。

 花莲慈院一般外科团队自2017年年中开始进行此高难度之腹腔镜手术,目前已成功完成二十例手术,病患术后皆恢复良好与顺利出院。陈言丞主任说,这项手术队团队来说也是个挑战,很感谢病人及家属的信任。通常病人在术后的饮食状态恢复较慢,起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胃和小肠配合,所以,在接受术后除了配合用药之外,还会提醒病人要要清淡饮食,减少高蛋白、高油脂食物,以避免腹泻,同时也要注意淀粉摄取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