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黄慧玫 咨询专家/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赵毅、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医学部药物治疗科主治医师陈明晃

卫福部最新癌症登记报告显示,国内胃癌于10大癌症发生率,男性排名第7位,女性发生率排名第10位,但两者死亡率皆排名第6位,居高不下的死亡率,更需严正以待。

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赵毅表示,胃癌好发于亚洲族群,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韩国,罹患率高达45%;第二位为日本30%,台湾发生率则为11%,因日韩饮食多以腌渍、发酵类食物为主,为胃癌好发主要因子之一。

赵毅指出,未能及早发现是胃癌存活率偏低的主因。由于胃癌多为非特定性症状,常与胃溃疡、胃食道逆流等肠胃疾病混淆,许多人抱著「没那么严重」的心理轻忽警示;加上国内胃癌筛检未能纳入健保给付,造成主动利用胃镜筛检率偏低,因此,早期发现十分困难,多数发现时已是末期。

他说明,目前国内胃癌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但仅有约3成患者可早期发现接受手术治疗,然而,术后5年内仍有4成患者会再复发或转移,多数患者需再接受化学药物治疗,若是标准治疗无效,就只剩安宁治疗或缓和性症状治疗的选项。

值得庆幸的是,现今已有新型癌症免疫治疗药物通过核准,可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突破过去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

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医学部药物治疗科主治医师陈明晃表示,新型癌症免疫治疗药物已通过第3期临床试验证实,患者1年存活率可达近3成,而且对于治疗有反应者,其药物持续反应时间可长达近10个月,有效延长胃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他进一步说明,该药临床试验以亚洲患者为主,更能符合亚洲的治疗现况。赵毅解释,临床预期复合式免疫治疗效果比单方使用更好,目前也有多个第3期临床试验正进行中,乐观预测3至5年后,新形癌症复合式免疫疗法将改变癌症治疗方向,嘉惠更多晚期胃癌患者。

许多人担心免疫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赵毅提醒,接受治疗的患者,约有1.5%会发生较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因此,治疗期间仍需仰赖患者与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治疗期间,若有任何不适都应主动与医疗团队联系,早期介入治疗,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都能获得控制。

建议日常生活中应少吃腌渍食品、避免烟酒,并定期接受健康检查,若肠胃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等持续2周以上,且症状未随时间减轻,就该提高警觉,及早就医诊治,把握治疗黄金期,远离胃癌的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