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7月1日起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图/记者陈政录摄)

▲上海市7月1日起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图/记者陈政录摄)

记者陈政录/上海报导

大陆自2000年起,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垃圾分类,面对中央决心追赶地方实施进度,去年时任上海常务副市长周波来台参加双城论坛,提出要重点交流「垃圾分类」经验后,上海仿佛在该领域加足了马力,于今(7月1日)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做全大陆的榜样。

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上海市生活垃圾共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种。若个人没有将垃圾分类丢弃,最高罚款200元人民币;混装、混运垃圾,最高罚款5万元人民币。

▲上海市长应勇在人大会议上提出政府工作报告,包括2018年施政总结及2019年新政推动方针。(图/记者魏有德摄)

▲今年初上海人大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图/记者魏有德摄)

事实上,大陆推动垃圾分类的历史,可追溯2000年,当时中央决议,在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主要城市推动垃圾分类。

后于2016年,制定2019年,地级以上城市应启动分类工作,2020年46个城市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和提高回收利用率,并在2025年底前,全大陆地级城市制定相关法律和标准体系等。

因此在今年一月上海「小两会」上,上海市政府就宣布,7月1日起全面实施垃圾分类,这也被认为是在去年双城论坛举办后,台北市实施多年的垃圾分类,能够提供上海方面借镜、落实的最好方式。

▲▼上海市7月1日起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图/记者陈政录摄)

▲垃圾分类对解决城市问题至关重要。(图/记者陈政录摄)

根据统计,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产生量超过900万吨,若以2.5吨卡车运送,每天的垃圾可以绕上内环一圈,在此之下,垃圾分类、落实回收已刻不容缓。

值得注意的是,就连大陆官媒《人民日报》,也在上月于头版报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对垃圾分类的指示,也另上海的垃圾分类实施更受重视,因为「如果自诩素质最高的上海人都做不好的话,其他地方怎么推动」。

为了奖励民众,近月以来,上海市各街道委不只广发免费垃圾桶,各个社区内还会设置「光荣榜」,定期选出积极参与回收、表现良好的住户予之表彰。

▲▼上海市7月1日起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图/记者陈政录摄)

▲上海各社区表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图/记者陈政录摄)

但也有上海徐汇区内的住户坦言,虽然小区宣传很多,但譬如干垃圾、湿垃圾的分类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而且我家那边现在只能在规定的时间丢垃圾」,还要刷卡垃圾桶才会开,「很多人家丢垃圾的都是大爷大妈,他们会比较辛苦」。

当记者跟对方聊到,关于「定时、定点」丢垃圾的转变,其实在台湾,就好像台湾人都要按照垃圾车来的时间丢垃圾一样,不少街坊还会趁那个时候一起聊天、联系感情,这位上海大爷连忙回答,「对对对!我们大伙老街坊现在都一起倒垃圾、一起侃大山」,直呼两岸在一些地方还是蛮像的,「你们这个东西走得比较快」,可以多互相学习。

►►比贸易战更煎熬!上海人新日常 见面就问:你是什么垃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