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又名公孫起,秦國郿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戰功赫赫,白起是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出世之前,秦國通過變法改革,國力強盛,稱雄於諸侯。

秦昭襄王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君主,即位之後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白起順應時勢,出現在中國歷史的舞台之上。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侍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

這是《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的第一句話,也是史籍中關於白起的第一次記載。

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白起在擔任左庶長之前的經歷,史籍中沒有任何記載,說明白起可能出身平凡,並沒有顯赫的貴族背景。然而依據秦國新法的軍功爵制,斬首一名,進爵一級,左庶長位列二十等爵制第十級,白起如果從一個秦國的低級軍官,逐級升任左庶長,至少需要砍下十顆敵軍的頭顱。

昭王十四年(前293年),韓魏聯軍扼守崤山、函谷關,以阻止秦國東進,秦國命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兩國。白起採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繼而渡過黃河攻取安邑以東到乾河。

昭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一舉奪取大小城邑六十一座。

昭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

昭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

昭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軍大敗,割讓上庸、漢水以北的土地,與秦國講和。

昭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秦國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

昭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都,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向東進兵至竟陵,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地,楚頃襄王將陳地作為都城,仍稱作郢。同年,秦國又攻佔了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楚國自此國力大衰,一蹶不振。

秦國在郢地設立南郡,冊封白起為武安君。

翻開《史記》,我們不難發現,白起的進階之路,就是一個不斷戰爭和殺戮的過程,然而白起之所以被後人稱之為「人屠」,是之後在長平與趙國的一場戰役。一場在當時震驚天下的戰爭,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使人唏噓不已,然而這場戰爭又是因何而起?請關注下集《兵家白起·上黨之爭》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