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當時的表現就差直接上殿指著贏稷大仙貝的鼻子罵傻x了……要是這都不死,秦昭襄王要麼是純傀儡娃娃,要麼是千古完人,很顯然他兩者都不是。

至於所謂的「定位」,我倒是覺得他對自己的定位是很清楚的,魏冉倒台之後,白起即無法獲得秦庭在軍事上的的全力支持,又無法保證自己在戰敗後像之前林下之圍那樣被輕輕放下。他去了也對前線的敗局毫無影響,除了代替前線主帥承擔敗軍之將責任之外毫無意義。這是白起作為資深將領理性判斷。這要是答應去前線,就真成給個套兒就鑽的薩達姆了。

這時候,正常人都會想到的辦法就是拖,只要我拖到前線敗了,那就最多是因為戰國時期再正常不過的「抗命」行為受點罰,決計是比不得秦法理論上講對敗軍之將的懲罰的。

至於秦昭襄王之後對白起的處理並不是基於理性的判斷,並不能寄希望於白起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而做出上帝視角的判斷。

某些秦粉強調白起「古今無雙」的「不可替代性」之後,又大談「定位」屬實是迷惑行為,白起要是真有一台高達,那他怎麼也死不了……


白起被賜死的直接原因是拒絕執行秦昭襄王的命令,並對秦昭襄王的戰略決策公開表現出極大不滿。

間接原因是大致是秦昭襄王和穰侯政治鬥爭的餘波,只有白起這個「穰侯餘孽」下台了,秦昭襄王的「自己人」(大霧)才能上位。

並且,通過以往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白起之所以強,並不是他具有召喚天兵天將或者有刀槍不入的超能力,而是他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把握好稍縱即逝的機遇,給敵軍以致命打擊。

但是對於朝堂運作對戰爭的影響,白起通常顯得比較無力,尤其是在秦國陷入明顯外交孤立的情況下,白起一般是沒什麼辦法的——比如近20年前的林下之圍。

在魏,楚,趙,韓各自訴求的第一要務都是痛打秦國的前提下,白起挂帥九成九也是挨揍的命。

面對幾乎必死的局面以及穰侯下台,應侯上位後白起在秦廷的尷尬局面,白起拒絕出戰才是最優解。但他顯然低估了應侯上位後秦廷集體的非理性程度和失控程度,於是他就下去跟趙國降卒謝罪去了。

至於「白起沒有找准自己定位」這一說法,通常經常出現在《做老闆賞識的員工》《99招教你玩轉職場》這類讀物中。

這種「跨學科交叉分析法」實際是最不利於討論歷史事件的。


他就是他認得清了才會拒絕呀,不去有可能活有可能死,反正貢獻誰都抹不掉。去了必輸必死,身敗名裂。

在昭襄王的視角可能是,我給你最後一個機會。

在白起的視角,去了也是輸,這仗死都不能打。


如果單從維護君臣綱紀的角度來說,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是沒有問題的。白起也的確是沒有認清自己臣子的身份,被賜死恐怕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其實白起之死的本質,還是君臣之間的猜忌與不同政治派系之間鬥爭的結果。

首先,我們得承認,白起是當是秦國的戰神,秦昭襄王對他也十分器重。

雖然白起不屬於秦昭襄王的嫡系,但是由於他傑出的軍事才能,這讓有獨霸天下,統一宇內之雄心的秦昭襄王尤為愛惜。所以即便穰侯魏冉倒台後,秦昭襄王嬴稷並沒有進行政治清算,沒有因此對白起進行打擊報復。

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這句話充分證實了白起一生中為秦國立下的汗馬功勞。這是其他任何一位將軍都不曾有過的功績。這也正是秦昭襄王在打倒自己的舅舅穰侯魏冉後,沒有對白起等進行政治清算的很重要原因。

影視劇《大秦帝國》中的秦昭襄王形象

其次,白起在穰侯魏冉辭去相國之位退隱後,仍然屢立戰功,為秦昭襄王開疆拓土,並沒有表現出二心。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用范雎策削奪了魏冉的權力,將其逐回到封地,以范雎為相。

公元前265年,在范雎的遠交近攻和「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的新戰略下,秦國開始大舉進攻韓國,先攻取了少曲和高平,次年派白起攻取了陘城等九城(《史記?秦本記》)。第三年,白起又攻取了太行山東南的南陽。第四年,白起又攻取了野王(今河南沁陽),於是韓國上黨和韓國本土隔絕了。

這裡可以看出,在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62年的這三年里,白起是屢屢攻城克地,屢立戰功的。再後來的長平之戰,又是在白起的領導下,秦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從此,秦國取得了相對於東方六國的絕對性優勢,為秦統一六國打好了基礎。

第三,正當白起決定一鼓作氣,滅掉趙國的時候,以范雎為代表的政治勢力開始對白起等軍事將領開始進行打擊和掣肘。

在趙國派出蘇代對應侯范雎進行遊說之後,應侯因為私心發作,而在秦昭襄王面前搬弄是非,以阻止武安君白起再立新功。

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出,矛盾集中體現在范雎與白起兩人之間關於要不要立即攻打趙國都城邯鄲上。最終,由於秦昭襄王支持范雎的態度,讓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秦國也因此失去滅趙的機會。

影視劇《大秦帝國》中的范雎形象

第四,秦昭襄王對白起拒不服從命令的行為採取了縱容的態度,讓白起產生了錯覺。

當時秦國正處於用人之際,秦昭襄王對白起拒不服從命令的行為採取了容忍和縱容的態度,這讓白起覺得自己不會被秦王處以重罰。

由於白起一再觸碰秦昭襄王的底線,加上范雎再進讒言,秦昭襄王最終不 再容忍白起的拒絕執行君命的行為,並擔心白起有異心而將其賜死。

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第五,白起自恃戰功卓著,忽視了當時君主專權日益強化的大趨勢。

如果是在春秋時期,只要大臣不謀反,通常來說,國君是不會輕易殺戮大臣的。但是進入戰國時期後,君主集權制度不斷得到強化和完善,這使得國君對臣子的過錯的容忍度大大降低。

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從上面這段兩話可以看出,白起因為滅趙戰機已失,自己覺得沒有必勝的把握,為了自己的名聲和將士的生命考慮,因此一再拒不奉秦王命。這使得秦王很沒面子,致使其惱羞成怒,同時,白起又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將軍,這讓秦昭襄王多少產生了疑忌,最終他拋棄了白起。


白起只是不懂政治,不知道君王最在意的是什麼。

要知道戰國歷史上,秦國是最亂的一個國家,國外經常被外族侵擾,直到後期才平定。

而過內的動亂更多,造反時有發生,這種情況下開疆拓土雖然重要,內部安定更重要。

就這個時候,突然一個能戰善戰的人不聽自己指揮,那麼留著幹啥呢?

如果有一天白起和別的人一起對付自己怎麼辦。

這是秦王不能承擔的可能。

哪怕去掉這些,一個不聽話的大將留著幹啥?今天不聽話,明天去別的國家對付自己?

政治是很殘酷的,你的存在成了不安,你就得消失。

秦懷公四年(公元前425年),秦庶長鼌聯合其它貴族逼秦懷公自殺。由於太子昭子早卒,次年大臣立秦懷公之孫為君,是為秦靈公。

公元前385年左庶長菌改發動政變,殺秦出子及其母,迎秦靈公嬴肅太子公子師隰回國。自秦厲共公嬴刺(公元前477年—公元前443年在位)之後,到秦出公在位時,大臣專權,數易君主,國政不穩,秦國日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