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趙括7月上任隨後秦國換上白起,至9月全殲趙軍。也就是最多白起用了3個月的時間達成百萬人斬的成就,其中趙括斷糧46天。這麼長的時間趙國為什麼不來救援?根據時間推算,此時的趙國國內除了廉頗,很大可能還有樂毅、田單,邊境還有李牧的至少17萬大軍,加上其他軍隊湊一支20萬以上的軍隊應該是可以湊出來的


從當時秦廷命令放棄秋收去封鎖趙軍的舉動看,當時趙廷可能有解救的計劃,或秦廷認為趙國有解救的能力。

但是,這裡需要討論一下「救援」的程度,這個程度應該不會太大,絕不可能是題主說的,需要把北方趙長城軍團都調回來孤注一擲地救援。

我們必須要看到:

長平之戰並非是秦趙兩國孤立的戰爭。

在當時,齊、燕名義上宣布支持趙國,魏國和秦國的關係十分曖昧,楚軍則在魯國境內行動。

可以看到,對趙廷而言,它所面臨的絕非只有秦軍的威脅,還包括:

1,魏國的威脅——主要來自於鄴邑,魏軍從這裡出發溜達兩步就能直達邯鄲;

2,楚國的威脅——楚軍在泗上的活動已不可遏制,而當時齊國的莒都很有可能已經在楚國手裡,雖然楚軍直接進入冀州地區的可能性很小,但在泗上地區的行動足以牽動齊國的態度;

3,齊國的騎牆——齊國宣布救趙顯然只是為了站隊,而它的態度自然會隨著縱橫的局勢發生轉變,一旦秦、魏、楚之間達成了某種共識(比如瓜分趙國),那麼齊廷自然會搶先一步再次站好隊;

4,燕國的態度——也是站隊,而且它的形式比齊國更兇險。

綜上所述,如果當時趙廷真的調撥其他地方軍團,做孤注一擲地去長平救援,那麼足矣給列國一個重要信號:

趙國真的要完蛋了。

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信號:

它給我們留有大量的可乘之機。

這樣一來,其實趙國的形式更為危機。

現在回到歷史本身:

秦軍在完成長平屠殺以後,司馬梗去打太原,王齕在武安虛晃一槍以後馬上去解除皮牢的威脅,白起直接被招回。此時,虞卿則在趙廷美顛顛地說「吾國尚利」。

實際上,我們平時討論長平之戰時,會被秦廷斬首公布的巨大斬首記錄誤導,認為趙國的傾國之兵都在這裡,然後討論趙國應該如何如何。

但實際上,除了一些特殊環境下的政治語言外,所有歷史事件都可以證明趙國方面尚保佑一定實力的軍團。


趙國是有救援的,但是被秦昭王攔截了。秦昭王親自去河內,徵發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去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白起用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全殲趙括了。七月,廉頗與王齕打了一仗,然後形成對峙,趙王多次指責廉頗不與秦軍交戰。接著反間、換將、出擊、大包圍。一個月內發生那麼多事,換將、大圍只能是七月下旬的事。從七月下旬算起,包圍四十六天,也就是九月中旬,一共不到兩個月。

樂毅在燕國幹了二十多年,然後擊敗齊國,對峙五年,然後跑到趙國,又十幾年過去了,才爆髮長平之戰。參考歷代秦王的壽命,四五十是正常水平,六七十是高壽,所以長平之戰樂毅大概率不在了。

田單的對手騎劫的水平,齊軍對手燕軍的戰鬥力,在七雄中都是墊底的,跟秦軍不是一個維度。田單也不是那麼神,且看「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真正的人海戰。而且田單是齊國宗室,趙王敢把全國軍隊交給他嗎,趙王連自己的大將廉頗都不信。

李牧脫穎而出的時間稍晚一點,史書沒有記具體年份,個人估計李牧大破匈奴應是在前246年或前245年。長平被圍時(前260年),趙國外圍並沒有二十萬那麼多軍隊。接下來準備了一年的邯鄲之戰,趙國也只有十萬人對抗秦軍。

———————————————————————————————————

個人對李牧的考證,僅供參考:

馮唐先祖馮亭原是韓國官員(漢書馮奉世傳),後投趙,引髮長平之戰。此後馮亭之子孫一支居秦,一支居趙。馮唐之祖父為官卒將,善李牧,李牧破匈奴之事可知是發生在長平之戰以後。

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李牧事迹,被趙王罷免前「如是數歲」,罷免後「歲余」,重新啟用「如約故,匈奴數歲無所得」,這幾段時間加起來有七年左右了。

邯鄲保衛戰幾年裡,此系生死存亡之秋,趙國四處求救,自己的機動兵力應都調邯鄲了。所以李牧罷免前的「如是數歲」應在邯鄲保衛戰之後,因為如果機動兵力都調去邯鄲了,趙王如何能怪李牧不出戰匈奴?

從邯鄲保衛戰之後,再退後七八年,那就是燕趙戰爭(前250—247)的幾年了。燕國攻趙時,其中一路指向代郡。如果李牧大破匈奴在燕趙戰爭前,那麼趙國北邊騰出手了,李牧也顯露了,他也應將兵參加對燕國的戰爭。但兩路燕軍都是被廉頗擊潰的,沒有李牧的參戰記錄。所以李牧大破匈奴的事,應發生在燕國攻趙(前250年)之後。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李牧事迹的順序,李牧破匈奴應是在趙悼襄王(前244)前的事。所以可能性最大的是前249—245這五年之間。

考慮到燕趙戰爭(前250—247)期間,趙國另一條戰線大舉出擊的可能性較低,所以估測李牧大破匈奴應是在前246年或前245年。前246年秦拔趙之晉陽,李牧破匈奴之事發生在秦拔晉陽前幾率大些,也可能是同一年的事,接著才東西掃蕩其他游牧勢力。

此前李牧只是一邊將,級別不高,兵力不多(十幾萬水分很大),沒法跟廉頗、樂乘這些人比。此後,趙國北邊的機動兵力松出手來。趙悼襄王二年(前243),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次年燕軍攻趙,趙將龐暖將兵迎擊,取燕軍二萬,殺其主將辛劇。可見燕趙戰爭投入兵力並不多,由此也可窺知兩國國力跟長平之戰時的秦趙比簡直是小孩子玩泥沙。

李牧解決北方邊患的時間,跟廉頗出走的時間剛好交接,也許是上天眷顧趙國吧,走了一個名將又給他一個。李牧攻燕之後,從史記中消失了十年,不知是不是又回雁門戍邊了。前241年五國攻秦,趙軍主將是龐暖。前234年,秦將桓齮攻趙平陽,趙將扈輒將兵十萬迎戰。「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由此可推測,李牧解決北方邊患後十餘年裡,仍然不受一級重視。直到次年肥下之戰,李牧才開始成為趙國最重要的將領。可見趙國北方邊將地位要比內地的低很多,要想升官發財,那就擊敗秦軍。

李牧打敗匈奴時,趙國邊境為什麼有那麼多軍隊? - 南有喬木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782683/answer/956233840


以下都為個人推論。

我感覺趙括之敗與關羽之敗,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相似。

因為,這46天前後發生了什麼,偏重於記述戰略的《史記》和知識碎片化的《戰國策》,都不能給我們提供足夠詳細的「復盤長平之戰」的資料。

有些細節只能靠推論來進行拓展性分析,都不是權威答案。

一、我推測趙括是在公元前260年5月左右到了前線,接替廉頗。題主是說7月份,我認為應該是5月份左右,可能時間更加充足。有這樣幾點理由:

1.在9月份時趙軍已經被圍困了46天,假如這個時間是9月中旬,那麼在7月末8月初時,趙軍就已經陷入了最後的包圍圈,而此前還有多次戰鬥,所以說趙括7月才到前線,時間有些倉促;

2.趙括到了前線之後,需要熟悉情況,完成工作交接,而且「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這個過程可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完成的。悉,是全部的意思。他既然要全部改變廉頗的規定,要更換一批自己的嫡系,那麼他就要制定出新的軍規法條,同時,需要讓手下的心腹將領也熟悉整個戰場情況。如果稍微有一些工作經驗的,就知道如此大規模的換人、換血、換規則,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穩定下來;

3.完成第二條的工作之後,他還需要制定戰略戰術,這也需要一個頭腦風暴、確定主題、制定策略、提交PPT、確定細節、反覆論證的過程;

4.而且,在46天合圍之前,秦趙發生了一系列戰鬥,秦國使用誘敵之計,不斷地把趙括引入埋伏圈;

5.因此,我認為趙括在5月份到了前線,完成一系列部署,在7月份發動攻擊,7月底8月初被深度包圍,可能這個時間軸,更加合理一些。

二、我們先擱置一下趙括,看一下關羽在敗亡之前的節奏。

1.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賜予符節與斧鉞。關羽攻擊曹仁駐守的樊城,曹操派于禁救援樊城;

2.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

3.梁郡(今河南商丘一帶)、郟縣(今河南中部)、陸渾(今河南嵩縣)一帶的盜賊,有的就接受了關羽的官印和封號,他們以「關羽支隊」的名義四處活動;

4.關羽威震華夏,曹操甚至準備遷都以避其鋒芒。

5.至此,關羽這次出征,達到了輝煌的頂峰。此前,關羽一定會向劉備做彙報,劉備接到的都是勝利的戰報


6.轉折開始;

7.司馬懿和蔣濟不同意遷都,並且認為應該聯合孫權共擊關羽;

8.孫權、呂蒙偷襲荊州,摧毀了關羽的大本營;

9.曹操同時派出大將徐晃救援樊城,關羽攻不下樊城,退不回荊州,進退失據;

10.然後就是走麥城,關羽父子被殺。


11.關羽最後那個向劉備彙報戰功的報告可能還沒有送到成都,他就突然雪崩,徹底失敗;

12.一方面離得太遠,一方面過於突然,都沒有給劉備任何一點救援的可能性,關羽就被殺了。

13.我認為,關羽之敗的案例趙括之敗的案例,在某種程度上非常相似

三、趙括在被圍死之前,給趙孝成王的戰報也一定都是宣示勝利的。

1.趙括在獲得統帥大印之前,一定是向趙王保證過的,他會用速決戰,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潰秦軍主力;

2.他在決定發動總攻之前,也應該做了很多樂觀的估計,並且把自己的戰略規劃呈報上去,那肯定是一個「完美的計劃」;

3.在被圍死之前,「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如果趙括這時向趙王彙報工作,依然會是勝利的戰報;

4.然而失敗來得太快了,白起的兩路奇兵、正面的壁壘、秦昭王調集來實施更大包圍圈的秦軍,迅速進入了指定的戰區,實現了戰術切割,趙括想不到,趙王想不到,等到包圍圈已經成為鐵壁合圍之際,即便想要調兵,也已經來不及了。

5.有人認為,秦昭王事先沒有準備,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秦國一直是准軍事化和軍事化的管理體制,恐怕在聽說趙括替代了廉頗,白起秘密替換王齕之際,秦昭王就已經開始著手做這項工作了。等到白起初步得手之後,迅速調集大軍,開赴前線,根本不給趙括和趙王以反應的機會。

四、個人認為,趙王不是不想去救,而是像關羽之敗一樣,一是鞭長莫及,二是崩潰得太快,三是對手釜底抽薪,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精銳被吃掉,心在滴血,卻拿不出最有效的救援方案來。


長平之戰,秦軍司馬梗部攻克北部的百里石長城,王陵部則切斷大糧山與長平大營的聯絡。此時趙軍被圍,但還沒有失敗,壓垮趙括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呢?

趙軍與大糧山的屯糧點失去聯絡,若要打通糧道,趙軍必須控制住小東倉河谷。然而小東倉河谷水雖不深,但兩岸懸崖峭壁,亂石嶙峋,除偶爾冒出的幾蓬雜草之外,別無他物。

要在毫無隱身之處的小東倉河谷運送糧草,趙軍明知關山難越,也不得不奮勇突圍。趙括令部分趙軍分別向百里石長城方向和丹河方向突圍,吸引秦軍的注意力,卻派出一支精兵往大糧山強運糧草。

可秦軍主帥是白起,哪能這麼好糊弄,白起錨定趙軍缺糧,他增兵最多的地方就是小東倉河谷。

趙軍奮力搶運糧食,秦軍拚命阻擊,兩軍在小東倉河谷展開激戰,河裡和岸上,一時喊聲鼎沸,殺聲震天。

小東倉河谷中,屍積河道,血流成渠,極少數趙軍血盈袍鎧,也只扛了數袋糧草返回長平大營。

趙軍大營還有三十萬人上下,光是千夫長就有三百多個,這點糧食也就是千夫長們一頓的口糧,連趙軍的燃眉之急都解不了。

白起令秦軍守住各個山口要道,修築壁壘,將三十餘萬趙軍困在長平。

雖然白起用兵如神,但是秦軍此時還未獲勝,從傷亡來說,秦軍還是大於趙軍的,只不過秦軍開始掌握戰場的主動了。

面對秦軍的包圍,兵法造詣天下第一的趙括,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向邯鄲方向突圍。

秦軍據險而守,若趙軍三十餘萬人向邯鄲撤退,難以調度,半途還要損失不少,突圍並不划算。

趙括派人向邯鄲求援求糧,此時若是邯鄲方面派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就能與長平軍一起反包圍秦軍!只要邯鄲運來糧食,長平趙軍根本不怵秦軍。

要說趙國的援軍,只有李牧的邊軍,實力比較強勁,其他的軍隊數量不足。

生死存亡時刻,將代郡、雲中、雁門等地的李牧守軍調來,也就是十幾天的事情。可當時李牧還不出名,他要十多年後才會大破匈奴。若李牧軍南下,是可以改變長平戰局,但匈奴亦有可能乘機南下。

權衡再三,趙孝成王與平原君還是不敢調動李牧的邊軍。

於是趙括修築和加固營壘,以防秦軍攻擊,雖然援軍無望,只要邯鄲方面運來糧草,三十餘萬趙軍足以與秦軍周旋。

趙軍長平大營的餘糧所剩不多,僅可維繫一段時間不至餓死。此時趙國也在動用外交攻勢,平原君派人到魏國、齊國、楚國借糧。可是長平勝負未分,這幾個諸侯都不願意借糧給趙國。趙孝成王下令從趙國各地徵調糧草,準備給趙括再雪中送炭。

然而此時,秦昭襄王卻搞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靜。他將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全部徵發到前線,每人賜爵一級。相當於每人要發一套田宅,一頃地。秦昭襄王深諳戰爭之道,此時他是下了血本,決定與將士一起分享日後勝利果實。

河內郡原屬於韓國,是野王城所在的郡,秦國這前幾年一直在攻佔河內郡的領土,但是卻並沒有在河內郡徵兵。

河內郡靠近上黨,秦昭襄王從這裡就地取材,也是時間所迫,這時候時間就是生命。

趙國邯鄲方面,如果要運送糧草,此前是先從「4羊腸陘」和「5滏口陘」運到北上黨,再由北上黨南下。但是南北上黨之間的百里石長城,已經為秦軍所有,那麼趙軍運送糧草,只能是通過魏國的「3白陘」來實現。

秦昭襄王臨時組建這麼一支軍隊,為的就是將魏國的「3白陘」堵死,對整個長平戰場再進行一次外圍的包圍,目的是阻止邯鄲的援軍,斷絕長平趙軍的救命糧草。

這支秦軍數量足有八萬至十萬,雖然沒有作戰經驗,但是對付同樣是民兵為主的趙國運糧部隊,不成問題。如果趙國像他一樣徵召無作戰經驗的少年來,那這支秦軍就不懼趙國援軍。如果趙國調北方的精兵來,數量必然有限,秦軍新兵蛋子修築壘城守之,也無大礙。

戰爭打到這裡,趙括的軍隊就難受了,無糧也無援軍,但這並非全是趙括的錯,年輕的趙孝成王比之老謀深算的秦昭襄王,確實遜色兩籌。

趙括離開邯鄲之後,趙孝成王沒有要求趙括事無巨細地向其彙報,趙孝成王深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就像當年趙惠文王信任趙奢一樣,趙氏家族這幾代君王,對將領可是充分信任的。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趙孝成王也沒有給趙括更多的支持,趙孝成王放權給趙括,這在一場中小型戰爭中沒有問題,但是像長平之戰這樣的曠世大戰,國君在背後光有信任是不夠的,還得頂力支持。

在對大將的支持上,秦昭襄王就老辣得多,他秘密更換主將白起,親自趕赴與上黨郡相鄰的河內郡督戰,再徵發河內十五歲男子參戰,切斷趙軍糧道。

長平之戰,壓垮趙括和趙軍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秦昭襄王發河內十五歲男子參戰,切斷趙軍糧道。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正義】:時已屬秦,故發其兵。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索隱】:時已屬秦,故發其兵。遮絕趙救及糧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