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谢明芳
摄影/谢明芳

    「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在面对困难的医疗抉择时,要承担我现在看到家属的压力。」嘉义大林慈济医院胸腔内科暨内科加护病房主治医师陈易宏表示,在临床时常遇到重症患者无法表达意愿或事前未做好决定,以至于医疗决定的责任和压力,都落在家属身上。为了不让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未来也面临同样的窘境,陈易宏与太太日前相偕签署「预立医疗决定书」。

    身为内科加护病房的重症医师,陈易宏很常询问家属,患者曾表明想或不想怎么做吗?得到的回复大多是「没有说过」,只有少数的重症患者曾清楚表达「我不要气切,也不要插管」。

    陈易宏指出,随著科技进展,三、五十年前慢慢有加护病房和重症的照护,然而,对于人权、尊严的提升,似乎没有跟上科技的脚步。「维持失智症、重度昏迷等这些病人生命所需的医疗,当病人意识清楚的时候,他有权利拒绝,为什么意识不清就没有权利了呢?病人在还没插管之前可以拒绝,插管之后为什么就没有权利拒绝了呢?」陈易宏几度思考著。

    当过往的「安宁缓和医疗条例」和当今的《病人自主权利法》问世后,陈易宏意识到人性的尊严和人文,是日渐进步以及被实现的。他指出,加护病房正是预立医疗执行的最前线,而平日在临床上所遇到的问题,驱使他有强烈的意愿来接受预立医疗照护咨询门诊。

   「有没有什么保障,在我没有办法享受生命的价值的时候,不要再去维持我的生命?」陈易宏与太太结婚以来,太太一直问他这样的问题。陈易宏说明,太太是一个非常独立自主的人,总认为生命的价值高于生命的本身,生命的体验高于生命本身,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再享受音乐、文学、大自然等等,无法感受风吹过身上的感觉、闻到花草的香气,她觉得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当《病人自主权利法》在今年上路,太太也就赶紧一起来签署。

    总是在感受患者病情没有好转,此时陷入两难的家属的心情,陈易宏不希望儿子,将来在面对困难的医疗抉择的时候,也要承担他现在看到病房家属的压力,他提及签署「预立医疗决定书」对自己、家人、孩子是最好的遗嘱。

    嘉义大林慈济医院将于5月9日星期四上午十点至十二点,在医院大厅举办「预立医疗照护咨商宣导暨母亲节感恩音乐会」,欢迎民众前来参观询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