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相信很多读过高中的人都曾经背诵过圣人孟子的这段话,而且都从中得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作为从底层出身而后坚韧不拔、成就大事的成功人士中的一员,胶鬲历来被后世称颂不已。后人也常常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昔日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着三位盐宗,胶鬲就是其中之一。其他的两位,一是海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是食盐专营的创始人管仲。

  能和管仲相提并论,可见胶鬲的能量。

  在著名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也曾经出现过胶鬲的身影。

  他被当做一个直言敢谏的典型,一出场就因为劝谏纣王制造虿盆而死于非命。

  起因是妲己在害死了姜皇后后,还对姜后的下人心怀忌惮,于是想出了一个狠毒无比的法子来惩治这帮宫人。

  妲己奏纣王曰:“将摘星楼下方圆开二十四丈,阔深五丈,陛下传旨,命都城万民,每一户纳蛇四条,都放此坑之内;将作弊宫人跣剥干净,送下坑中:此毒蛇,此刑名曰:‘虿盆。’”

  所谓“最毒妇人心”,莫过于此。如此刑法,何止让人痛不欲生,简直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身为上大夫的胶鬲听说后,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上前谏言,结果说着说着越来越激动,音调也越来越高,唾沫星子差点溅到了纣王脸上,结果惹怒了纣王,于是下令将他也剥尽衣服,送入虿盆。

  事已至此,胶鬲绝望至极,只好“先下手为强”,奋不顾身从摘星楼跳下,结果跌了个脑浆迸裂,死于非命。

  可纣王还不依不饶,竟然命令手下将其尸体一同送入虿盆喂了蛇。

  惨惨世界,成何体统!成汤不灭,天理不容!

  后来,姜子牙归国封神之时,怜其忠义,将其封为奏书星。

  这样看来,《封神演义》里面的胶鬲还真是一个对纣王忠心耿耿(虽然纣王并不领情)、为国为民的好大夫。

  但是,真实历史中的胶鬲形象,其实跟这个大相径庭。

  他确实忠心耿耿,但忠的对象根本不是纣王;他确实为国为民,但“为”的方式也不是以“文死谏”的方式来博取清名。

  虽然身在商朝为官,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人不是纣王,而是文王。

  他不但不像《封神演义》里所说的那样为了成汤的天下而陪葬,反而是亲自将成汤天下断送的“千古罪人”。

  《国语·晋语》就曾经指出:“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把他与妲己并列,视为亡殷的罪人。可见胶鬲在扶周灭纣中所起的作用。

  由此可见,我们通常所说的“红颜祸水”论,可以歇歇了。纣王坐拥“铁桶般的江山”,仅靠妲己一己之力是无法将其灭亡的。

  关于胶鬲的“间谍”往事,《吕氏春秋·贵因》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朅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这段话大致意思就是:殷商派胶鬲刺探周国军队的情况,武王会见了他。

  胶鬲说:“您要到哪去?不要骗我。”

  武王说:“不骗你,我要到殷去。”

  胶鬲说:“哪天到?”

  武王说:“甲子日就将到达殷都郊外。你拿这话去禀报吧!”于是胶鬲走了。

  没想到两人刚约定完,天就下起雨来,日夜不停。武王只好日夜行军,加速前行。

  同行士兵都累了,军官们都劝谏说:“士兵们很疲惫,让他们休息休息吧。”

  武王说:“我已经让胶鬲把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禀报给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能到达,这就是让腔鬲没有信用。腔鬲没有信用,他的君主一定会杀死他。我加速行军是为了救胶鬲的命啊。”

  武王果然在甲子日到达了殷都的郊外,殷商已经先摆好阵势了。

  ......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胶鬲本人跟武王相交不浅,甚至武王为了让胶鬲不失信于纣王,宁肯冒着大雨让全军前进,也要做到不耽误行程。可见在武王心目中,胶鬲的命有多重要。

  可是,胶鬲既然是武王的人,又为什么要把武王大军的行踪报告商纣王那边呢?

  如果据实相告,那商军就占领了先机,武王又如何能够取胜?

  我们似乎有理由猜测,胶鬲其实是一个双面间谍。

  而且在这场战争中,胶鬲被委以了重任。他有点儿“骑虎难下”,即他必须把武王大军的到达日期准确告诉自己的上司,以此来获得保命的机会。

  这也和开头的“殷使胶鬲候周师”相呼应。

  应该说,武王对于自己跟纣王的这场战争有着十足的把握和自信,即使被知道了行军时间也毫不担心。

  更诡异的是,在暴露了行踪的情况下,武王还能大获全胜。可见他们已经事先做好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很多人将武王成功的原因归功于“王道”,其实不然。

  因为扶周灭纣的大功臣姜尚,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也不是靠什么天神相助来获得成功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周姬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由此可见,真实的姜太公其实是一个阴谋家而非修仙之人。

  而胶鬲,就是姜太公寄放在纣王身边的一枚棋子。

  身为贩盐商人的胶鬲,自然知道什么是“奇货可居”,知道什么时候是“卖货”的最佳时机。

  此外,在《吕氏春秋·诚廉》中,也有关于武王派周公密会胶鬲的记载。

  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于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四内,皆以一归。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武王即位后,对胶鬲许诺以高官厚禄,并且歃血为盟,保证各自遵守诺言。因此,胶鬲如果不是生命遇到了危险,是不会出卖武王的。

  本以为的君臣知遇,事实上不过是一场利益交换。

  好在武王言而有信,没有陷胶鬲与不义;胶鬲信而有智,没有让武王失望。

  在《吕氏春秋·诚廉》中,当伯夷、叔齐听说了武王的这些小把戏之后,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是准备去投靠西岐的),没想到武王居然是这样一个人,于是宁肯饿死在首阳山上,也不愿食周之粟。

  据说孟子在读了《尚书》中的《武成》一篇时,发出了疑问:“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仁者无敌于天下,所以武王之师应该是兵不血刃就将纣王打败了。何至于“流血漂杵”呢?

  事实可能恰恰和孟子想得相反,武王伐纣应该就是像伯夷、叔齐所说的那样,“割牲而盟以为信,因四内与共头以明行,扬梦以说众,杀伐以要利,以此绍殷,是以乱易暴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