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路

中國人興起過洋節該有很多個年頭了。國人與洋節一直相安無事。過去可能還會認為過洋節是中國人融入全球化的表現。可就在去年,洋節忽然收到了一些人的抵制。我所見所聞的就有這樣兩三件事。我生活在一個縣級市,本市教育局很早就下文件:不準洋節進校園,意思是所有幼兒園、中小學不準圍繞感恩節、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等洋節開展活動。臨近聖誕節時,微信羣和朋友圈中又流行起轉發「我是中國人,我不過聖誕節」的文章和抵制洋節的簽名、宣誓活動。其中一個廣泛傳播的觀點是說應該紀念偉大領袖的誕辰(12月26日),而絕不該紀念那個子孫後代曾侵略蹂躪中國的洋人。和這兩件事正形成對照的是史航老師發了一條微頭條:這兩張圖裡,有一張代表了文化自信。一張圖片是某大學共青團和學生會的宣傳標語:「國人慎對聖誕節,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印象中區區幾個洋節引起這幾份敏感與風波是頭一回。在史航老師的為頭條下,多數網友的評論很有意思,點明要害。各個洋節的頭等主題是娛樂、消費,是賺錢。至於這是什麼節,有怎樣的文化內涵是極其次要的,甚至是who care。不過是商家多了促銷的由頭,消費者有了買打折貨,及消遣放鬆的機會。即便有張燈結綵熱鬧氣氛,所謂過節不過如此而已。若論其調動消費、購物的能力,話題性,關注度,參與性乃至儀式感遠不如中國人創造的「雙11」,更不如春節。說到春節,對了,我們都知道報道洋人過春節可是其樂融融,一派自豪啊。洋人過春節行,這是祖國強大,文化厚重,中華文化的魅力折服異邦,遠播海外;中國人過洋節不行,是文化入侵,是西化,是中國人丟掉文化傳統,失去文化自信。前者證明瞭我們的虛榮心和自卑感,後者證明我們失去的不是自信心,而是平常心,同時收穫了玻璃心。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喜歡看到鏡頭前一個外國人說「我愛中國」,說他自己多麼熱愛中國文化;喜歡看到美國人為首的西方人如何慶祝中國的春節。在這其中我們獲得極大的滿足,可這滿足算是意淫還是手淫?我很想知道當一個外國人說「我愛中國,我愛中國文化,我要加入中國籍」時,他本國的同胞會不會罵他「不愛國、賣國賊、牧羊犬、x奸」;當一個美國人要過春節的時候,會不會有人要抵制春節,說過春節就失掉了本國的文化自信。我忽而又聯想到,這些抵制洋節的人士帶著他們的邏輯回到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時代會不會抵制《西遊記》:為什麼要跑到印度去求取真經,我們有孔孟老莊諸子百家,我們怎麼對外文化五體投地?

「文化自信」是個好詞,不,是個中性詞,關鍵是你用這個詞時所指的是什麼。倘若按照上述邏輯來判斷,兩三百年來,最具文化自信的是乾隆皇帝和義和團。乾隆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不需要與洋人互通有無;義和團認為自己有神功護體,刀槍不入,要「扶清滅洋」。現在中國人都知道他們的自信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希望抵制洋節的人士能意識到自己與乾隆與義和團一脈相承、前車後轍。

史航老師說的對,李白的那個姿態更像是文化自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