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生育,加拿大政府照顾母婴的福利政策颇为完善。(图片来源/pixabay)

加拿大为鼓励生育,照顾母婴的福利相当完善,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华人俗称的「牛奶金」,目的是确保儿童从出生到满18岁前获得一定的照顾。这项行之有年的福利政策在自由党政府上台后重新调整并更名,今年7月再次调高金额。

加拿大的生育福利政策有多好?从「双非婴」(婴儿的父母皆非加国公民)及华人「生育旅游潮」等问题近来不断引发地方民众请愿抗议,要求取缔「生育旅游」、修改《入籍法》可见一斑。

双非婴、生育旅游惹议,加国仍无意修改入籍法

加拿大法律规定,在加国境内出生的婴儿自动入籍。而加拿大一流的社会福利、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含金量高的护照,使它成为国外孕妇、尤其是华人产子的热门地点。据卑诗省政府内部文件显示,该省目前有26家提供外籍孕妇生产期间照顾服务的月子中心。

忧心社会福利被滥用的卑诗省地方居民,已多次向议会请愿,要求修改《入籍法》、取缔生育旅游。不过,加国政府至今无意为此修法,只强调「双非婴」出生后自动入籍成为加国公民,但婴儿父母无法就此定居加国或享有任何福利,必须等子女18岁后,才可按照程序及条件申请来加依亲。

牛奶金照顾小孩到18岁,托育补助分担家庭负担

加拿大为鼓励生育,照顾母婴的福利相当完善,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华人俗称的「牛奶金」(儿童福利金,CanadaChild Benefit),目的是确保儿童从出生到满18岁前获得一定的照顾。

这项行之有年的育儿福利政策,在自由党政府上台后,重新调整内容并更名,今年7月再次调高金额。牛奶金是免税补贴,每月拨款入户,对中低收入、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支持。

其中,6岁以下儿童每人每年「牛奶金」最高为6,496加元(约新台币15万元),6岁~17岁每人每年最高5,400加元。「牛奶金」发放额度依家庭净收入而定,年净收入不超过3万加元的家庭可领到全额;若超过19万加元就没有领取资格。

牛奶金申请者必须和儿童一同生活,且承担全部或大部分养育责任,须为加拿大纳税人,且儿童父母之一必须是加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或申请前18个月生活在加国的临时居民。

在加拿大,6岁以前的学前教育自费;每名儿童月托费约600至800加元。为分担家庭负担,各省市政府都专门拨款成立「托儿补助金」。

其中,卑诗省的托儿补助金今年9月更名为「可负担育儿津贴」(Affordable Child Care Benefit),补助款直接支付给托儿机构。家庭年收入低于11万1,000加元者有资格申请,家庭收入高于11万1,000加元者能否申请,视家庭人口及儿童特殊需要而定。

卑诗省同时提供每月最多55加元的学前教育津贴(B.C.early childhood tax benefit)给家有6岁以下儿童的合格家庭,降低育儿开销。

至于安大略省政府则是提供托儿补助金(Ontario child carefee subsidy)给13岁以下儿童或18岁以下有特殊需要儿童,让他们可以接受有牌照的托儿照顾、参加学校安排的课前或课后辅导活动、夏令营或冬令营。安省同时提供18岁以下儿童「安省儿童津贴」(Ont ar ioChild Benefit)给所有符合领取加拿大牛奶金资格的省民。

从怀孕到产后全面照顾,新手妈妈育儿无烦恼

怀孕津贴(Maternity Benefits )与育儿津贴(Parental Benefits)都属就业保险范畴下,当怀孕、生产、刚领养小孩或照顾初生婴儿而不能工作时,就有资格领取怀孕及育儿津贴,津贴额度约平时工资的55%。

怀孕津贴只发给亲生母亲(包括代理孕母在内),最长可领取15周;最早领取时间为产前12周,最晚结束时间为产后第17周。

育儿津贴是发给孩子的亲生或领养父母,让他们可以留在家中照顾初生婴儿或被领养的儿童,最长可领取10周。若儿童有健康问题,需要特别照顾,育儿津贴可增加至15周。此津贴可由母亲或父亲一人领取,或由父母两人共同分享;亲生母亲可同时申请怀孕及育儿津贴。

除了联邦、省市政府各有不同程度的育儿补助津贴外,加拿大政府也结合社区资源,让准妈妈们在准备怀孕、怀孕中或新手妈妈阶段,获得一对一的营养咨询、食物准备培训、母乳课程等相关帮助。

此计划已有20年历史,每年在遍及全加拿大2,000个社区服务逾5万名怀孕妇女和家长。加拿大卫生部并另外设置相关计划为原住民保留区的妇女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原文作者为胡玉立,本文转载自《中央社全球中央杂志》。全球中央电子书请连结:https://www.ysgoshopping.com/

更多信传媒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