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第一场毕业典礼都是懵懵懂懂地度过,但却是爸妈们的第一场社会交手成果展。

IMG_4516

小孩送去学校前,不管是给谁带,几乎都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一旦揹起书包走进教室了,他们才会慢慢退居为团体中的一份子。

为了不让分离焦虑太过惨烈,同时符合爸妈心中的期望,学校一间看过一间,好像在检验我们到底了不了解自己的小孩,好不容易有一间学校脱颖而出了,还不一定可以走到最后,因此虽然是他们在毕业,但典礼的那一天,常常让爸妈启动人生跑马灯的转轴。

Devin第一次上学是他满二十二个月左右,原本我没计划要让他这么早去学校,但那时Owain在我肚里已经七个月,我们又刚搬家,一个孕妇要监工要整理,要是再拖一个不定时炸弹在身边,什么时候被炸得粉身碎骨都不知道,刚好Devin从小玩在一起的玩伴也要去上学,我跟另一个妈妈认为,他们至少有个认识的人可以互相照应,实地访查几个校园后,就这么满怀不舍地推出去。

IMG_6759

结果两个礼拜上不到五天我们就辍学了,Devin每天哭,一次比一次不愿意踏进学校,他算是班上较大的孩子,老师常常得先处理其他婴儿的生理需求(换尿布、吃东西),有天我站在窗边看,他就这么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嚎啕大哭没人搭理,十分钟过去好像有十年这么久,我拔腿狂奔回到车上红了眼眶,不知道他还要哭多久才轮得到老师的关照,又不好直接冲进去带走他,毕竟老师没有做错什么,这样做对第一线的幼教人员打击很大,只能说我的孩子还没准备好。

隔天办理退学手续,Devin紧张地以为我又要把他塞进教室,发现我跟园长讲完话,要他跟大家说掰掰后,整个笑开...

可惜好景不长,Owain34周时差点早产,医生叮咛不能再操劳,不定时炸弹终究要送出去,但这次不上学,改送家庭式保母,Devin的抗拒少了很多。

后来我自己小小的心得是,话不成句的孩子,如果从小是妈妈自己带,没有经手过其他人,家庭式的托育是个不错的过渡期,以Devin的年纪,保母一次最多处理六个小孩,然而实际上的人数都比这些少,环境也是最接近家里的氛围,小孩第一次不在父母的羽翼下,又是陌生的环境,亟需一个能够即时回应他们内心需求的照顾者。

两个月后Owain出生,妈妈来帮我坐月子,哥哥暂时停止托育的日子,一直到他两岁半,我越来越无法兼顾两兄弟的作息,保母家的空间也无法再满足Devin这种好动的小孩,我又做了一次校园巡回参访,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走访过八间学校,归结出两个重点:

1.所有的传说,都比不上一次登门造访。

打听消息是为了要有心理准备,但任何资讯如果没有第一手的再次验证,都只能算是传说。

因此透过园长还有老师的对谈,以及现场师生互动情形,你会清楚知道学校想收的学生是什么,越学术派的学校越喜欢能够自主管理的小孩,否则至少也要温驯听话,十人以上的团体教学,只要有一两个作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活动范围也是重要的一环,比较浮动的孩子,一旦挤在狭小的空间,爆走的机会也会大增;其他硬体设备只要有定期维护,差别不会太大,这些除非你走到校园里,别人的感觉都不是你的感觉。

2.接送距离,越方便越好。

这点跟学校及小孩一点关系也没有,却紧紧地掐住选校的条件,想想每天同样的路程要来回两遍,如果又要赶去接另一个,或是后面又载著另一颗不定时炸弹,一遇到塞车,就只能在驾驶座上锻炼心智;这还不包括紧急事故发生,两岁到四岁的小孩毛病又特别多。

 

IMG_7905

区区一个preschool(在台湾的学制是幼幼班到中班的阶段)我们到底再纠结什么?说来好笑,湾区竞争激烈其实跟台湾的状况差不多,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在学校可以学到什么程度」,但以当时Devin的情况,我们只是要找一个可以接纳他的学校。

Devin的学校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是松散几乎没有学术可言,几点到几点要做什么事情,缓冲时间可以长达十分钟,常常我去接他时,明明要进教室了,却还在外面的操场玩;一整天的行程大多在唱游、讲故事、吃点心,以及在外面跑跳,只有一个时段在做「正事(写字认字母)」。

但这个学校送给Devin最大的礼物是「爱人的能力」与「被看见的价值」,在他两岁狂风暴雨期,没有一个老师包含职员口出恶言,有时妈妈都觉得荒诞乖张的行为,他们也只是要我别担心,然后一同研拟适应学校生活的对策。

IMG_2656

如果我第一胎是乖顺的Owain,哥哥的这间学校我一定会觉得很贫乏,因为弟弟的行为不太需要调整,去学校吃喝玩乐那跟在家有什么不同?

反观Devin,其实他们班上转出去的很多,有几个转出去又转回来,跟那些妈妈们聊,发现竟然是其他学校不收她们的小孩,我们笑说这间学校以男孩居多专收小麻烦,有些家长担心上学会带回更多的坏习惯,我们这班的爸妈没这方面的困扰,那群臭男生各个武功高强,老大碰头各据一方,因此他们都不成人形了,如何谈得上学习?

如今他们一个一个毕业了,典礼上没有人扰乱秩序,该做什么一个也没脱钩,每个人脸上无时无刻挂著大笑脸,你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被爱的满足,孩子们真的都长大了。

IMG_4317

学习是一条长远的路,只要有开始,什么时候都不嫌晚,学龄前教育并不是用来赢在起跑点,那是一个帮助孩子融入团体生活,顺应社会规范的前哨站。

每当有人问我推不推荐Devin的学校,我都会跟她们说:永远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你小孩的学校。

 

延伸阅读

【稚儿痞趣】几岁以前,你会不在意孩子的名次 

【稚儿痞趣】为什么要教我乖?人生哲理认真答 

【稚儿痞趣】爸妈不可不知的学校志工/义工 

 

上脸书,轻松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