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寧問世後,價格一直很高,不是一般人所能支付得起的,即便這樣,全球對奎寧的需求量還是越來越高。西班牙知道這是發大財的機會,國王專門下令,任何人去南美都要得到國王的批准,任何有關南美的材料都不得發表。祕魯獨立後,限制得更嚴,任何私運金雞納種子出境的都要處以極刑。

壟斷是次要問題,關鍵問題是祕魯的金雞納樹都是野生的,那幫人光扒皮不種樹,到了19世紀,野生的金雞納樹越來越少見,再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奎寧就沒有了。歐洲人想方設法將金雞納樹和種子偷運出來,可是金雞納樹對環境要求太苛刻,很難種植成功,到1848年,在亞洲和荷蘭東印度殖民地種植成功,但這些金雞納樹的樹皮所含奎寧量很低,無法替代南美的原產金雞納樹皮。

不能異地種植,能不能自己合成?1856年,英國人威廉·哈維·帕金打算用煤焦油這種廢物製造人造奎寧,結果意外地製成了染料。德國人從染料開始建立了龐大的化學工業,然後搞合成藥物,埃爾利希的魔球之夢,成了多馬克的磺胺,合成藥物就是從試圖合成奎寧而發展起來的。

5.走出金雞納樹

另外一位英國人,查爾斯·列格在利馬的一家英格蘭商行中工作,一次他救了一名落水的叫曼紐爾·印克瑞·馬納米的玻利維亞艾馬拉族印第安人,為了報答列格的救命之恩,馬納米成了他的僕人。列格去澳大利亞搞羊駝養殖業,血本無歸後返回祕魯,打起了金雞納樹的主意。

馬納米一直在玻利維亞採集金雞納樹的種子。他發現了一種罕見的金雞納樹種,據說所含奎寧量很高,馬納米花了五年時間採集了幾磅種子,於1865年交給列格,列格將之偷偷帶出境,交給在倫敦的哥哥喬治。喬治·列格找到英國政府,希望政府買下這些種子,但英國政府在此之前已經花錢買了幾次金雞納樹種,全是低產品種,這次死活不上當。喬治·列格只好找別人,最後荷蘭政府用20美元一磅的價格買下了這些種子。

荷蘭人到爪哇種植,因為那裡的海拔和氣候和安第斯山接近。但這種金雞納樹非常難生長,稍稍不合適就會夭折。荷蘭人將當地的其他作物全部毀掉,包括低產金雞納樹和橡膠樹,只種這種金雞納樹,經過三十年的努力,終於種植成功,到1900年,爪哇出產5百萬公斤的奎寧,佔有全球66%的市場,到1930年,爪哇產的奎寧佔據了全球市場的97%。

這筆買賣讓荷蘭人控制了全球奎寧市場100年,為了對列格表示感謝,荷蘭政府於1897年給予79歲的列格每年100英鎊的年薪。這種金雞納樹的樹皮直到1944年一直是生產奎寧的最佳原料。

為人類拯救了奎寧原料的馬納米則被玻利維亞官方逮捕,受盡酷刑而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