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康熙皇帝也得了瘧疾

8年後,在北京的清朝康熙皇帝也得了瘧疾,於是就有了一次中華傳統醫學抗瘧之法大總結,和一回中西藥學對決。

康熙得瘧疾,是因為朝廷平三藩之亂,八旗兵深入南方瘧疾疫區,回來的時間就把瘧原蟲也帶回來了,先傳給了北京的蚊子,然後就在北京城裡傳來了,連住在紫禁城裡的皇帝也不能倖免。當時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寄生蟲病,也不知道是怎麼傳播的,至於治嘛,中醫有的是「辦法」。

還沒有中醫之前,中國就有了許多年瘧疾了,因此中醫從一開始就涉及到了瘧疾。瘧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現了,《素問》就有《瘧論》、《刺瘧論》等專篇,《神農本草經》有用常山治瘧疾,《金匱要略》的瘧疾脈證並治篇以蜀漆治瘧,並加了瘧母一症,治瘧用白虎加桂枝湯和治瘧母的鱉甲煎丸,沿用至今,除此之外,還有柴胡等葯。

到了康熙得瘧疾的時候,中醫抗瘧起碼有兩千年歷史了,這麼博大精深,驅除皇上的瘧疾還不是輕而易舉?

皇上在宮中病得一會冷一會熱,太醫院全力以赴,找個老鱉,拔下來做鱉甲煎丸,再加上蜀漆、常山、桂枝、柴胡一起上吧。不成,這回是皇上,不能當藥罐子,得先做試驗,在宮裡養著一夥瘧疾病人,先給他們喫,治好了再給皇上用。

於是,從有文字以來,所有中醫書籍中記載的治瘧方法全試了一遍,結果統統無效。

怎麼回事?博大精深的中醫這是怎麼了?

不能怪中醫,全世界的醫學整了幾千年了,沒一個能完全對付瘧疾的。

太醫院只好老老實實說能耐全用上了,皇上恕罪吧。康熙在冷熱交替中這叫一個氣,心說非得我親自得回瘧疾才知道中醫抗瘧全不靠譜。

現在怎麼辦?到民間去找老中醫的祕方吧。朝廷張榜招賢,向民間徵求良法。清廷這個做法,非常符合中醫愛好者的理論,就是好中醫都在民間。於是在驗證了學院派後,又對民間中醫的豐碩成果進行了一場驗證。

用不著擔心沒人獻寶,關於獎勵之類的都用不著說,只要治好了皇上,便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於是各路神仙帶著方劑草藥丸藥用具,絡繹不絕奔北京城。到了北京,一打聽獻寶的規矩,當即就跑了一小半。

這回不是獻紅丸的路數,也不是太醫院給皇上治病的路數,來了這麼多人三教九流都有,萬一有個存心反清復明的獻上毒藥怎麼辦?就算真心想治皇上,民間的東西誰敢打保票?於是先進行安全性試驗,派四位大臣負責,既主持此事,也當安全試驗的試驗品,獻上的藥物或方法,都由四大臣先試。為什麼不找些下人?是因為要讓騙子們知道,把哪位大臣喫壞了都便宜不了。四大臣試完後再由宮中的瘧疾病人進行藥效性試驗。

沒跑掉的那些多少有些自信,於是各種葯和法包括某老頭的泡腳法某老頭的推拿術等一一先由四大臣試,這一來四位大臣可受苦了,那些用上後讓人上吐下瀉的或者昏死過去的東西把原主找來一頓板子,沒什麼問題的東西送進宮去讓瘧疾病人試,竟然還是沒有一個管用的。

辮子戲裡面的那些神醫都躲哪裡去了?

4. 金雞納粉PK中藥

四大臣正彷徨中,就見來一僧人,一看就有修行,近前施禮曰貧僧有佛光大法。

四位大臣眼睛一亮:請高僧速施法術。

那高僧叫人提來一桶井水,在太陽下照著,他兩眼瞪著太陽,嘴裡念著經文,向東南西北都禱告了一番,然後鄭重其事地趴在地上把水呈上。

四大臣依次喝了神水,過了幾個時辰沒有什麼動靜,吩咐好生招待高僧,令人把那桶水端進宮中。

大半天后一太監出來了,四位大臣連忙圍了上去:公公,可有效否?

公公一咧嘴:無效。列位大人,娘娘們可說了,找不著管用的葯,也不能端一桶洗腳水呀。

來人,把那賊禿給我亂棍打出去。

把那和尚暴打一頓後,這幾位也沒主見了,外面有人報告:大人,又來和尚了。

啊,這幫禿驢排著隊來騙呀,給我打出去。

大人,這回是洋和尚。

來人是在京的天主教傳教士白晉、張誠,他們奉路易十四之命來華,來以前正好趕上王子服用金雞納粉治好了瘧疾,因此隨身帶了金雞納粉。不過一直沒敢獻,知道中華醫學博大精深,這點粉就別露怯了。一直等到沒有獻葯了,他們纔敢出面。

國際友人說這東西專治瘧疾,四位大臣就著酒喝進去,確實很難喝,不過也沒什麼大問題。在宮中找了三位瘧疾病人,都是一劑見效。這才給康熙服用,很快治好了瘧疾。

真應了那句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康熙從此找機會就讓人服金雞納粉,自己也在宮中進行了試驗,瞭解了藥效和劑量。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得了瘧疾,向康熙請聖葯,康熙在批複中寫明瞭使用辦法,並且囑咐不要聽庸醫用補藥的建議,一定要確定是瘧疾才服用,可惜等葯送到時,曹寅已經死於瘧疾。

康熙得瘧疾一事是中醫怎麼也繞不過去的一塊心病,歷史事實在那裡,無法否認,只好裝啞巴。到現在中醫教材裏還包括上面說的那些抗瘧方劑方法,讓人看得哭笑不得。

先別說《黃帝內經》如何牛逼,也別說中醫如果牛逼,先把康熙得瘧疾這塊心病治好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